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69790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步骤如下:将不同素质正常成熟的鲜烟叶装于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中,装烟密度为70kg·m-3,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末期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判定烟叶易烤性,判定条件如下:下、上部叶1.50以上,中部烟叶2.30以上,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好;下、上部叶1.00~1.50,中部烟叶2.00~2.30,烤烟品种易烤性中等;下、上部叶1.00以下,中部烟叶2.00以下,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烟叶烘烤质量的关系评价烟叶耐烤性,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降低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属于烤烟调制领域。
技术介绍
烟叶的烘烤特性是指烟叶在农艺过程中获得的,在烘烤过程中表现出的变黄、脱水、定色、变黑等容易与否的自身所固有的素质特点。烟叶烘烤特性可以用“易烤性”和“耐烤性”来描述。“易烤性”主要反映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脱水、定色的快、慢、难、易特性。通常把在烘烤过程中对温度、湿度条件要求不很严格,易于变黄、较易脱水、色泽也易于固定的鲜烟被描述为易烤,反之则不易烤。目前生产中,对烤烟易烤性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烟叶质地判断烘烤特性,烟叶质地柔软,弹性好、不易破碎的,易烘烤,这种方式多以感官和经验判断为主,比较笼统,不易操作;另一种方式是烘烤过程中根据烟叶的变化情况判断烘烤特性,如叶尖先变黄,逐步向叶基和主脉扩展,变黄速度适中的烟叶,易烤性好;点片先黄,逐渐扩展,先黄叶面,后黄叶背,变黄速度稍慢的烟叶,说明易烤性稍差;变黄过慢或叶基先黄,多属黑暴叶或遮阴叶,易烤性差。如授权公告号CN102172296B一种烤烟烘烤特性判定方法中给出的:判定条件如下:当下部烟叶变黄时间为48~60h,中上部烟叶变黄时间为72h左右时,表明烟叶易烤性好;当下部烟叶变褐时间为72h以上,中部烟叶变褐时间为120h以上,上部烟叶变褐时间为60h以上,表明烟叶耐烤性较好。此种方式给出了通过时间和颜色作为判断的标准,本案件则反应烤烟烘烤特性的一些量化指标评价烟叶烘烤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不同素质正常成熟的鲜烟叶装于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中,装烟密度为70kg·m-3,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第二步: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末期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判定烟叶易烤性,判定条件如下:下、上部叶1.50以上,中部烟叶2.30以上,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好;下、上部叶1.00~1.50,中部烟叶2.00~2.30,烤烟品种易烤性中等;下、上部叶1.00以下,中部烟叶2.00以下,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差。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表示烟叶变黄程度,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末期的类叶比,评价烟叶易烤性更科学。与现有技术方法比较,克服了传统感官经验判断烤烟耐烤性的缺点,准确度高,重复性较好,降低了对技术人员的经验要求,可以准确的判定烟叶易烤性。具体实施方式对山东省诸城市贾悦镇试验田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的成熟鲜烟叶,采取本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进行判定:分别采收中烟100、NC55、NC297、中烟203和红花大金元五个品种下部、中部和上部三个部位的正常生长发育的成熟鲜烟叶装于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中,装烟密度为70kg·m-3,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末期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即类叶比),判定烟叶易烤性。各处理具体类叶比见表1。表1不同品种三个部位烟叶烘烤变黄末期类叶比品种中烟100NC55NC297中烟203红花大金元下部叶2.121.821.361.640.84中部叶2.682.302.202.401.52上部叶2.621.731.391.520.71根据本专利技术判定条件对表1中各品种的易烤性进行判定,判定结果见表2。判定条件为:下、上部叶1.50以上,中部烟叶2.30以上,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好;下、上部叶1.00~1.50,中部烟叶2.00~2.30,烤烟品种易烤性中等;下、上部叶1.00以下,中部烟叶2.00以下,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差。表2不同品种烟叶易烤性判定情况品种中烟100NC55NC297中烟203红花大金元易烤性较好较好中等较好较差为了验证本专利技术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另采收上述五个品种下部、中部和上部三个部位的正常生长发育成熟烟叶装于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中,装烟密度为70kg·m-3,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烤后烟叶按国标进行分级,结果见表2、表3、表4和表5。表3下部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4中部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表5上部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比较从表3、表4、和表5可以分析看出:NC55、中烟100和中烟203品种烤后烟叶黄烟组含量大,青烟组含量小,说明其易烤性较好。NC297品种烤后烟叶黄烟组含量中等,青烟组比例较大,说明其易烤性表现一般。红花大金元品种烤后烟叶黄烟组含量中等,青烟组含量大,说明其易烤性较差。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对不同品种易烤性进行评价,与各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特性完全吻合,烘烤变黄末期的类叶比反应了烟叶的易烤性,这说明类叶比法完全可以作为烤烟易烤性的评价方法。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不同素质正常成熟的鲜烟叶装于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中,装烟密度为70 kg·m‑3,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第二步: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末期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判定烟叶易烤性,判定条件如下:下、上部叶1.50以上,中部烟叶2.30以上,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好;下、上部叶1.00~1.50,中部烟叶2.00~2.30,烤烟品种易烤性中等;下、上部叶1.00以下,中部烟叶2.00以下,烤烟品种易烤性较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烟易烤性的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不同素质正常成熟的鲜烟叶装于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中,装烟密度为70kg·m-3,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第二步:根据烟叶烘烤过程中变黄末期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峰王爱华孙福山徐秀红刘伟王传义张国超廖和明孙帅帅董淑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