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秀兰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968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它是由以下原料制成:生地,青皮,黄连,陈皮,细辛,香附,木香,柴胡,当归,黄柏,黄岑,党参,金银花,苍术,郁金,山楂,败酱草,白术,炒枳壳,山药,薏苡仁,肉桂,炙甘草。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具有温中健脾,清热利湿,温阳益气,调和肠胃的作用,在慢性肠炎的治疗中,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稳定,费用低,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为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肠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肠炎包括由细菌、病 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特异性炎症和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临床表 现为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 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 肠炎的治疗目前以西医治疗为主,主要是使用抗生素,虽有部分疗效,但根治率 低,易复发,且其中有些药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如果长期服用,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是巨 大的,尤其是菌群失调的危害,是不可预测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该药 物能够迅速、有效地缓解腹痛、腹泻,改善本病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生地5-15克,青皮5-15 克,黄连5-15克,陈皮5-15克,细辛5-15克,香附5-15克,木香5-15克,柴胡5-15克,当 归5-15克,黄柏10-20克,黄岑10-20克,党参10-20克,金银花10-20克,苍术10-20克,郁 金10-20克,山楂10-20克,败酱草10-20克,白术10-20克,炒枳壳15 - 25克,山药15 - 25克,薏苡仁20-30克,肉桂3-6克,炙甘草3-8克。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为:生地10克,青皮10克,黄连10克,陈皮 10克,细辛10克,香附10克,木香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黄柏15克,黄岑15克,党 参15克,金银花15克,苍术15克,郁金15克,山楂15克,败酱草15克,白术15克,炒枳壳 20克,山药20克,薏该仁25克,肉桂5克,炙甘草6克。 配制及服用方法: 先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2小时,水煮30分钟,倒出药液;再加水煮30分钟,倒出 药液;两遍药液混一起,凉透,分别于早饭前半小时,晚饭后两小时服用。7天为一疗程。 药理作用: 生地:苦寒清热,甘寒质润养阴,为清凉滋润之品,擅长于滋阴清热凉血。功效清热 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青皮:气温,味辛。入肝、胆经。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 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黄连: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 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 疹,汤火烫伤。 陈皮:性温,味苦、辛。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细辛:辛,温。入肺、肾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热解 毒等功效.治风冷头痛,鼻渊,齿冷,风湿痹痛。 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 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木香:气芳香,味甜、苦,稍刺舌。性温,味辛、苦。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 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柴胡:辛、微苦、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舒肝解郁,升举阳气。本品疏达善透, 长于疏解肝胆郁热,又能疏肝理气,为治疗肝胆郁热、肝郁气滞所致胁肋疼痛要药。药理研 究证实:柴胡有较强的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保肝、利胆、镇静、镇痛等作用。 当归:味甘,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 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黄柏:苦,寒。入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 疸,带下,热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药理研究表明,黄柏水煎液在体 外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并能抑 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 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泻实火,去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 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 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 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金银花: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 苍术:辛苦,温。入脾、胃经。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 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 癫狂,热病神昏.吐血,黄疸。 山楂: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 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 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 腹痛、痈肿疔疮。 白术:苦甘,温。入脾、胃经。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虚胀,泄泻, 水肿,黄疸,湿痹,头晕,自汗。 炒枳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 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山药:味甘,温。入肺、脾、肾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 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 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薏该仁: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搏,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 痿,肺痈,肠痈,淋池,白带。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 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炙甘草:味甘,平,无毒。入脾、胃、肺经。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 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心悸,肺痿咳嗽。中医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大肠,与 脾胃关系密切,久病多及肝肾。 中医认为慢性肠炎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本病的发生是因脾胃失 和、肾阳不足,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本专利技术将以上药物组 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具有温中健脾,清热利湿,温阳益气,调和肠 胃的作用,在慢性肠炎的治疗中,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稳定,费用低,无毒副作用。 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一、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选自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的门诊及住院肠炎患者共60例,随 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治疗。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5 - 72 岁,平均52. 5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2 - 67岁,平均54岁,两组近期均未接 受其他治疗。 2、诊断标准: (1)常有进食不洁食物病史。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生地5‑15克,青皮5‑15克,黄连5‑15克,陈皮5‑15克,细辛5‑15克,香附5‑15克,木香5‑15克,柴胡5‑15克,当归5‑15克,黄柏10‑20克,黄岑10‑20克,党参10‑20克,金银花10‑20克,苍术10‑20克,郁金10‑20克,山楂10‑20克,败酱草10‑20克,白术10‑20克,炒枳壳15-25克,山药15-25克,薏苡仁20‑30克,肉桂3‑6克,炙甘草3‑8克。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肠炎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生地5-15克,青皮5-15 克,黄连5-15克,陈皮5-15克,细辛5-15克,香附5-15克,木香5-15克,柴胡5-15克,当 归5-15克,黄柏10-20克,黄岑10-20克,党参10-20克,金银花10-20克,苍术10-20克,郁 金10-20克,山楂10-20克,败酱草10-20克,白术10-20克,炒枳壳15 - 25克,山药15 - 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孙秀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