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拔罐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拔罐器。
技术介绍
拔罐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但是,在拔罐时如果操作不当,也会有不良反应,比如:拔罐时负压太轻,常会导致罐体脱落或拔罐效果不佳,若拔罐时产生负压过重,则可能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发冷,脉沉细,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绝等现象,称为晕罐;现有的拔罐器不能指导人员操作,而且,现有的拔罐器需要双手操作,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拔罐器,能够避免使用者的错误操作,避免晕罐等现象的发生,指导非专业人员正确地进行拔罐操作,并且能单手操作,使用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拔罐器,包括罐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推杆为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所述罐体的顶盖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中安装有与齿条相适配的2个齿轮,2个齿轮分别位于齿条两侧,穿过齿轮中心孔的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在通槽的侧壁上,所述中心轴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至少一端与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罐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所述标识线之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推杆为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所述罐体的顶盖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中安装有与齿条相适配的2个齿轮,2个齿轮分别位于齿条两侧,穿过齿轮中心孔的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在通槽的侧壁上,所述中心轴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至少一端与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罐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所述标识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齿条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的2个标识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罐器,包括罐体和活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推杆为齿条,所述齿条的两相对侧面设置有齿,所述罐体的顶盖的中央区域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所述通槽中安装有与齿条相适配的2个齿轮,2个齿轮分别位于齿条两侧,穿过齿轮中心孔的中心轴的两端连接在通槽的侧壁上,所述中心轴与中心孔间隙配合,中心轴至少一端与通槽的侧壁固定连接,在罐体外表面从上至下设置有3根标识线,所述标识线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齿条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从上至下的2个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宇,方正,刘昱,余曙光,张承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