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气导入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96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部空气导入通道,其可确保空气入口周围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宽阔空间的密封性能。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其中,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前端设置朝向车辆前方而开口的空气入口(2),而在空气入口(2)的周围配置压接于发动机罩(6)内面的密封构件(5),其特征在于,密封构件(5)具有:台座部(7),其延伸出以将发动机罩的内面与空气入口(2)的周围之间的空间堵塞;突出部(8),其从台座部的前端附近沿发动机罩(6)的形状并与发动机罩抵接;使突出部的压缩量在密封构件(5)的长度方向大致一定,对照发动机罩(6)而设定台座部(7)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部空气导入通道(duct)。
技术介绍
为提高内燃机的充填效率,较好的是尽量获取低温的外部空气作为吸入空气。这里,专利文献1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结构将外部空气导入通道在车辆前方位置朝向前方开口,并且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duct)的开口周围配置抵接于发动机罩的密封构件,使得在发动机室(engine room)内所加热的空气不会从后方流入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开口部。专利文献特开平5-3231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近年正在开发一种车辆在与步行者相撞时根据其冲击使车体产生适度变形以实现吸收冲击的所谓“减轻步行者伤害车体”,当行驶中的车辆出现失误与步行者相撞时,会出现步行者的脚部与车辆前档板(bumper)碰撞,其次腰部与发动机罩的前缘部相撞,并且其胸部或头部与发动机罩的后缘部相撞的情况。为此,在发动机罩上,追求与步行者相撞时实现冲击吸收而减轻步行者的负伤的程度的保护步行者相应对策,但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现有构造中,当将机罩嵌板(hood panel)与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开口部周围之间的间隙变大以谋求吸收对步行者的冲击时,需要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与发动机罩之间确保规定的空间,由于确保空间,使得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开口周边可多用海绵状填料作为密封材料,但是,当只增加海绵状填料的高度时,会使密封材料倒塌,由此存在不能确保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开口周围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密封性能之虞。而且,在发动机罩上存在凹凸形状,故当将密封材料高度设为固定时,为确保密封性能将根据情况改变密封材料的压缩量,对于压缩量较大的地方,密封材料比压缩量小的地方更压曲,而存在当发生压曲时不能发挥所期的密封性能之虞。这里,本专利技术方案1所揭示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其中,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前端设置朝向车辆前方而开口的空气入口,而在空气入口的周围配置压接于发动机罩的内面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构件具有台座部,其延伸出以将发动机罩的内面与空气入口的周围之间的空间堵塞;突出(leap)部,其从台座部的前端附近沿发动机罩的形状并与发动机罩抵接;使突出部的压缩量在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大致一定,对照发动机罩来设定台座部的高度。并且,在本专利技术方案2所揭示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案1所述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使突出部的壁厚比台座部的壁厚更薄地设定密封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突出部的压缩量在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大致一定,故可使突出部的密封反作用力在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保持大致均匀,可使密封构件确保稳定的性能,并且能够在发动机罩与外部空气导入通道之间确保规定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突出部的抗弯应力σa与竖壁的抗弯应力σb的作用状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依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图1是从正面观视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面对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进行观视的立体图,图3是与发动机罩嵌板组合的通道1的剖视图。配置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内的发动机(未图示)中,通过构成吸气通道的管路状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将外部空气导入内部。该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使作为一端侧的前端形成沿车辆宽度方向呈细长的剖面矩形结构。并且,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前端设置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空气入口2。该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在该空气入口2中,使底壁3的前端相对于上部端4的前端而延长形成以位于车辆前方侧,而使空气入口2的开口形成为偏向倾斜状。在空气入口2的周围配置密封构件5,以使不将发动机室内已加温的空气吸入空气入口2中。密封构件5为由EPDM等橡胶材料构成的所有成形填料,其具有台座部7,其延伸以将发动机罩6的内面与空气入口2的周围之间的空间堵塞;以及突出部(lip)8,其从台座部7的前端附近沿着发动机罩的形状延伸,并与发动机罩6的内面抵接。台座部7具有薄板状的固定壁9,其固定于空气入口2的周围;以及竖壁10,其从固定壁9向发动机罩6折回;整个台座部7呈断面为大致L字形状。总之,突出部8,从竖壁10的前端附近突出,顺着发动机罩6的形状而形成。而且,竖壁10的高度,以使突出部8的突出量为大致固定而形成。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密封材料5,按使竖壁10的抗弯应力σb比突出部8的抗弯应力σa更大来设定。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突出部8的抗弯应力σa比竖壁10的抗弯应力σb的作用状态的说明图,使来自上方的负荷F作用于竖壁10的前端上时的竖壁10的抗弯应力σb比来自上方的负荷F作用于突出部8前端时的突出部8的抗弯应力σa大来进行设定。总之,确保竖壁10具有比突出部8更强的刚性,使得突出部8能柔软地将发动机罩6的内面密封。突出部8的抗弯应力σ与竖壁10的抗弯应力σb的相对大小关系,取决于由突出部8的壁厚、竖壁10的壁厚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竖壁10的抗弯应力σb比突出部8的抗弯应力σa大。列举一实例,例如,若突出部8的壁厚为1mm左右,则将竖壁10的壁厚设定为2.5mm。还有,台座部7,由多个肋条11(rib)支承竖壁10的背面侧。这些肋条11连接于竖壁11和固定壁9上,即使通过这些肋条11的厚度或数目,也可对负荷F作用于竖壁10的前端上时的抗弯应力σb进行调整。另外,12指对照发动机罩6内面的凹凸(形状)而从突出部8突出的形状追随部。在这种的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中,当作为对步行者保护对策使发动机罩6与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周围之间的间隙变大时,使得台座7的竖壁10的高度对应变大。总之,使抵接于发动机罩6的内面上的突出部8的长度不会随着发动机罩6与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周围之间的间隙而变长,而且台座部7通过肋条11来提高刚性,故即使发动机罩6与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周围之间的间隙变长,也可确保密封构件5具有稳定的密封性能。时而,使得突出部8在发动机罩6的内面与台座部7之间进行挠曲变形,但使突出部8的压缩量在密封构件5的长度方向大致固定,因此,可使突出部8的密封反作用力在密封构件5的长度方向上变得大致均匀,并且不会使突出部8被部分压曲,能确保在使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周围与发动机罩6之间具有稳定的密封性能。还有,由于突出部8形成比竖壁10更壁薄,故可使来自突出部8作用于发动机罩6上的弹性反作用力相对变小,从而可防止发动机罩6进行开闭动作时发动机罩6的关闭性能恶化。并且,因为设定竖壁10的抗弯应力σb比突出部8的抗弯应力σa大,所以可将外部空气导入通道1的空气入口2与发动机罩6之间的距离相对变大而作为步行者保护对策,可防止密封构件5的倒塌,并使突出部8对发动机罩6的密封反作用力变小,即便假如与步行者发生碰撞,发动机罩6也可将与步行者的冲击吸收。另外,在吸收冲击之前的通常状态下,可确保发动机罩6与空气入口2之间的密封性能,并能确保具有防止将发动机室内已加温的空气流入空气导入通道1中入口2的预期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外部空气导入通道,其中,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前端设置朝向车辆前方而开口的空气入口,而在空气入口的周围配置压接于发动机罩的内面的密封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部空气导入通道,其中,在外部空气导入通道的前端设置朝向车辆前方而开口的空气入口,而在空气入口的周围配置压接于发动机罩的内面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密封构件具有:台座部,其延伸出以将发动机罩的内面与空气入口的周围之间的空间堵塞;突出部,其从台座部的前端附近沿发动机罩的形状并与发动机罩抵接;使突出部的压缩量在密封构件的长度方向大致一定,对照发动机罩而设定台座部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腰高义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马勒滤清系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