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5507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包括特种安全防护拱顶、可升降支撑系统、双层床面及储物床头、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和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特种安全防护拱顶外侧铆焊连接伞状四支架,伞状四支架上部安装蜂鸣报警触发感应器;可升降支撑系统可以实现特种安全防护拱顶的升降;储物床头固定在不锈钢床面上;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由蜂鸣报警触发感应器、应急照明灯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储存食物、照明及蜂鸣报警的功能,同时可以提供一定范围的安全保护区。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安全防护逃生装置,在防震和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过程可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包括特种安全防护拱顶、可升降支撑系统、双层床面及储物床头、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和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特种安全防护拱顶外侧铆焊连接伞状四支架,伞状四支架上部安装蜂鸣报警触发感应器;可升降支撑系统可以实现特种安全防护拱顶的升降;储物床头固定在不锈钢床面上;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由蜂鸣报警触发感应器、应急照明灯组成。本技术具有储存食物、照明及蜂鸣报警的功能,同时可以提供一定范围的安全保护区。因此,本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地震安全防护逃生装置,在防震和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过程可以推广使用。【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种安全防护救援领域,具体属于地震安全防护逃生专用装备。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号称群灾之首。地震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裂、砂土液化、喷砂冒水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次生灾害。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多是以建筑物的倒塌而造成的。由于地震瞬间发生,人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逃离出去,同时由于变形等原因可能导致房门无法打开,而且现在住在楼房中的人们越来越多,要想逃离出楼房,需要较长时间。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将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变成了废墟,伤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以上。目前,发生地震时较好的避震方式是在室内选择较安全的避震空间,如承重墙墙角、桌床底部,然而,在这些地方也难免会由于天花板等各种坠物的掉落而伤及人身,且地震时会产生大量尘土,危害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目前,发生地震时处在室内的人员还没有较有效的避震方式。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地震发生时为室内人员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储物床头中可储存食物和水为遇灾人员提供能量,同时通过蜂鸣报警器提供声音报警方便救援。因此,其在防震或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过程可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动化、灵敏程度高,且安全有效的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包括特种安全防护拱顶、可升降支撑系统、双层床面及储物床头、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电源及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种安全防护拱顶上端在受到重物的严重冲击时,蜂鸣报警触发器感应,应急电源及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启动,蜂鸣报警器开启,应急照明灯打开,可升降支撑系统下降带动双层床面及储物床头下落;此过程的强冲击力通过高强度合金钢棒和高强度合金钢管传递到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被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和地面一起消除。 所述的特种安全防护拱顶采用特种合金钢加工成拱形,拱形外侧与伞状四支架的最低部铆焊连接其拱顶在冲击力最小500N撑开,拱顶的最大耐冲击力15000N不发生严重变形。 所述的应急照明灯装在安全防护拱顶的顶端,其电路与蜂鸣报警触发器相连,当蜂鸣报警触发器感应接通时,应急照明灯同时亮,伞状四支架的每个支架上装一只蜂鸣报警触发感应器,它们之间是串联关系。 所述的可升降支撑系统的四根高强度合金钢棒,在最大耐冲击力30000N不发生严重变形。 所述的双层床面由上层海绵软质床面和下层不锈钢床面构成,上层海绵软质床面通过多组弹簧与下层不锈钢床面连接,储物床头底部固定与下层不锈钢床面。 所述的上层海绵软质床面的厚度不大于15mm,与下层不锈钢床面连接的弹簧密度为81个/ m2,弹簧高度为25-50mm。 所述的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由单层合金钢板与两层橡胶缓冲垫复合而成,单层合金钢板采用强力胶粘结与两层橡胶缓冲垫中间,自平衡吸盘镶嵌与底层橡胶缓冲垫四角,其中钢板厚度不小于14_。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安全可靠智能化,抗震防震,配有救生储物床头。 床体主体框架采用的是高强度钢板,抗冲击性能强,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结构设计合理,符合现在床的设计风格,适合家庭使用,易于工厂批量生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升降支撑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包括特种安全防护拱顶1、可升降支撑系统、双层床面2及储物床头3、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电源及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9。 如图1所示特种安全防护拱顶I采用特种合金钢加工成拱形,拱形外侧与伞状四支架5的最低部铆焊连接。其拱顶在冲击力最小500N撑开,拱顶的最大耐冲击力15000N不发生严重变形。 可升降支撑系统详见附图2、附图3所示,四根高强度合金钢棒4呈长方形对称安装在四角,双层床面2和设备安装面8通过导套7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四根高强度合金钢棒4分别插在四个导套7内,导套7及连接在导套两端的双层床面2和设备安装面8延四根高强度合金钢棒4上下移动。四个导套7均开有锁孔10,锁杆11通过定位孔装置14 一头插入锁孔10内,另一头与摆杆15相连,摆杆15与带伸缩杆的电磁线圈13相连。正常使用状态,锁销10锁紧,双层床面2在四根高强度合金钢棒4的上端,和正常的床是一样使用。 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如图1所示由蜂鸣报警触发器6及应急照明灯2构成,4个蜂鸣报警触发器6分别安装在伞状四支架5上,它们之间是串联。应急照明灯2装在安全防护拱顶I的顶端,其电路与蜂鸣报警触发器6相连。当蜂鸣报警触发器6感应接通时,应急照明灯2同时亮,带伸缩杆的电磁线圈13通电。 应急电源及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应急电源为可充电的锂电池,安装在储物床头3内,为应急照明灯2,蜂鸣报警触发器6及带伸缩杆的电磁线圈13提供电源;安全升降控制系统为蜂鸣报警触发器6和电带伸缩杆的电磁线圈13之间的连接线路,隐藏在本专利技术的管路内,当蜂鸣报警触发器6触发感应时会通过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带动电磁线圈13启动。 当地震出现时,房屋剧烈震动甚至倒塌,安装在伞状四支架5上的蜂鸣报警触发器6瞬间感应,应急电源立即启动,应急照明灯2开启,带伸缩杆的电磁线圈13开启带动摆杆15朝带伸缩杆的电磁线圈13方向移动,锁杆11移除锁孔10,导套7及连接在导套两端的双层床面2和设备安装面8延四根高强度合金钢棒4下移,人睡在双层床面2上,由于双层床面2的下移,人则被四周的带有漏气孔的高强度钢板及上部的安全防护拱顶I保护,储物床头3内放置水及食物,为获得救援争取了足够的时间。为避免冲击力及瞬间的下落带来的危害,保证人体下落过程中的平稳安全,本专利技术双层床面2由上层海绵软质床面和下层不锈钢床面构成,上层海绵软质床面采用多组弹簧与下层不锈钢床面连接,上层海绵软质床面的厚度不大于15mm,与下层不锈钢床面连接的弹簧密度为81个/ m%弹簧高度为25-50mmo 为进一步优化,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7采用单层合金钢板与两层橡胶缓冲垫复合而成,单层合金钢板采用强力胶粘结与两层橡胶缓冲垫中间,自平衡吸盘镶嵌与底层橡胶缓冲垫四角,其中钢板厚度不小于14_。此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地震安全防护逃生床,包括特种安全防护拱顶、可升降支撑系统、双层床面及储物床头、蜂鸣报警触发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电源及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种安全防护拱顶上端在受到重物的严重冲击时,蜂鸣报警触发器感应,应急电源及安全升降控制系统启动,蜂鸣报警器开启,应急照明灯打开,可升降支撑系统下降带动双层床面及储物床头下落;此过程的强冲击力通过高强度合金钢棒和高强度合金钢管传递到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被减震缓冲自平衡底台面和地面一起消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荣昌廖甫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科创快速模具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