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965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包括彼此铰接的支臂和上臂;支臂的末端连接有工作平台;上臂具有一前伸端;前伸端与支臂铰接;前伸端与支臂的铰接点处同时铰接有支臂连杆;支臂连杆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上臂在前伸端的下方固定有支臂调整油缸;支臂调整油缸的阀杆与支臂连杆的下部铰接;支臂连杆的下部沿支臂的下方延伸;支臂连杆的下部末端铰接有支臂举升油缸;支臂举升油缸的阀杆与支臂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多关节折叠臂和多段伸缩臂的状态下,能实现工作平台调平,且可使支臂起伏角度达110°,支臂伸展长度达6米以上,同时能减小支臂起伏油缸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包括彼此铰接的支臂和上臂;支臂的末端连接有工作平台;上臂具有一前伸端;前伸端与支臂铰接;前伸端与支臂的铰接点处同时铰接有支臂连杆;支臂连杆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上臂在前伸端的下方固定有支臂调整油缸;支臂调整油缸的阀杆与支臂连杆的下部铰接;支臂连杆的下部沿支臂的下方延伸;支臂连杆的下部末端铰接有支臂举升油缸;支臂举升油缸的阀杆与支臂铰接。本技术在多关节折叠臂和多段伸缩臂的状态下,能实现工作平台调平,且可使支臂起伏角度达110°,支臂伸展长度达6米以上,同时能减小支臂起伏油缸尺寸。【专利说明】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的调平机构。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的工作平台工作时,需要时刻保持工作平台处于水平状态,以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操作施工。现有技术中,使高空作业平台保持水平的机构包括圆周等长调平机构、主从动油缸结构、平行四边形拉杆结构、电液式调平机构,以及综合前述机构特点的混合式调平机构。但无论哪种结构,都难以保证在多关节折叠臂和多段伸缩臂状态下,实现工作平台调平,并且与平台连接的支臂起伏角度不能过大,通常小于90°,支臂伸展不能太长,通常小于4米,否则将伴随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支臂起伏角度大、臂展长时,仍能使工作平台稳定调平的调平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臂起伏角度大、臂展长时,仍能使工作平台稳定调平的调平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包括彼此铰接的支臂和上臂;所述支臂的末端连接有工作平台;所述上臂具有一前伸端;所述前伸端与所述支臂铰接;所述前伸端与所述支臂的铰接点处同时铰接有支臂连杆; 所述支臂连杆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 所述上臂在所述前伸端的下方固定有支臂调整油缸;所述支臂调整油缸的阀杆与所述支臂连杆的下部铰接;所述支臂连杆的下部沿所述支臂的下方延伸;所述支臂连杆的下部末端铰接有支臂举升油缸;所述支臂举升油缸的阀杆与所述支臂铰接。 为使支臂起伏时,仍能调平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固定有平台连接块;所述平台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角度传感器; 所述支臂的末端具有一外伸凸块;所述平台连接块与外伸凸块铰接;所述支臂在所述外伸凸块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平台调整油缸;所述工作平台调整油缸的阀杆与所述平台连接块的下端铰接。 较佳的,所述支臂为多段伸缩支臂。 较佳的,所述上臂为多段伸缩上臂。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在多关节折叠臂和多段伸缩臂的状态下,能实现工作平台调平; (2)本专利技术可使支臂起伏角度达110° ; (3)本专利技术使支臂伸展长度达6米以上,并且外观漂亮; (4)本专利技术减小支臂起伏油缸尺寸。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包括彼此铰接的支臂I和上臂2,支臂I的末端连接有工作平台8,上臂2的另一端与主臂11连接。 上臂2具有一前伸端2a,前伸端2a与支臂I铰接,前伸端2a与支臂I的铰接点A处同时铰接有支臂连杆3,支臂连杆3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6。 上臂2在前伸端2a的下方固定有支臂调整油缸4,支臂调整油缸4的阀杆4a与支臂连杆3的下部铰接于B点。支臂连杆3的下部沿支臂I的下方延伸,支臂连杆3的下部末端铰接有支臂举升油缸5,支臂举升油缸5的阀杆5a与支臂I铰接。 工作平台8固定有平台连接块7,平台连接块7上设置有第二角度传感器10。支臂I的末端具有一外伸凸块la,平台连接块7与外伸凸块Ia铰接,支臂I在外伸凸块Ia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平台调整油缸9,工作平台调整油缸9的阀杆9a与平台连接块7的下端铰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臂I为两段伸缩支臂,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支臂也可为其他多段伸缩支臂,如三段伸缩支臂、四段伸缩支臂等,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臂可为多段伸缩主臂,如两段伸缩主臂、三段伸缩主臂、四段伸缩主臂等;上臂2可为多段伸缩上臂,如两段伸缩上臂、三段伸缩上臂、四段伸缩上臂等。 由于本实施例中避免支臂举升油缸直接安装在上臂上,因此避免了支臂在110°范围起伏而产生支臂举升油缸干涉,也减小了支臂油缸的缸径。 由于支臂举升油缸与支臂连杆和支臂铰接,因此支臂举升油缸伸缩,可实现支臂在-44°?+66°范围内动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主臂或/和上臂起伏时,第一角度传感器检测出主臂或/和上臂起伏带来的角度信号,传输给电气控制器,电气控制器控制支臂调整油缸的阀杆动作,使支臂连杆机构反方向回正相应角度。 主臂起伏、上臂起伏过程中,通过检测支臂连杆处的第一角度传感器信号,电控支臂调整油缸伸缩,使支臂连杆上的支臂与上臂连接铰点“A”及支臂调整油缸与支臂连杆铰点“B”连线始终垂直地面。 如支臂不进行起伏动作,工作平台就能自动实现调平功能。 如支臂进行起伏动作,通过检测第二角度传感器信号,电控工作平台调平油缸伸缩,工作平台就能自动实现此工况调平功能。 如主臂起伏、上臂起伏、支臂起伏复合动作,分别通过检测支臂连杆处角度传感器信号、工作平台角度传感器信号,分别电控支臂调整油缸伸缩、工作平台调平油缸伸缩,工作平台就能自动实现此工况调平功能。 显然,无论工作臂在何种动作工况下,工作平台均可保持水平状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包括彼此铰接的支臂(I)和上臂(2);所述支臂(O的末端连接有工作平台(8);其特征是:所述上臂(2)具有一前伸端(2a);所述前伸端(2a)与所述支臂(I)铰接;所述前伸端(2a)与所述支臂(I)的铰接点(A)处同时铰接有支臂连杆(3); 所述支臂连杆(3)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6); 所述上臂(2)在所述前伸端(2a)的下方固定有支臂调整油缸(4);所述支臂调整油缸(4)的阀杆(4a)与所述支臂连杆(3)的下部铰接;所述支臂连杆(3)的下部沿所述支臂(I)的下方延伸;所述支臂连杆(3)的下部末端铰接有支臂举升油缸(5);所述支臂举升油缸(5)的阀杆(5a)与所述支臂(I)铰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平台(8)固定有平台连接块(7);所述平台连接块(7)上设置有第二角度传感器(10); 所述支臂(I)的末端具有一外伸凸块(la);所述平台连接块(7)与外伸凸块(Ia)铰接;所述支臂(I)在所述外伸凸块(Ia)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平台调整油缸(9);所述工作平台调整油缸(9)的阀杆(9a)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作业工作平台调平机构,包括彼此铰接的支臂(1)和上臂(2);所述支臂(1)的末端连接有工作平台(8);其特征是:所述上臂(2)具有一前伸端(2a);所述前伸端(2a)与所述支臂(1)铰接;所述前伸端(2a)与所述支臂(1)的铰接点(A)处同时铰接有支臂连杆(3);所述支臂连杆(3)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6);所述上臂(2)在所述前伸端(2a)的下方固定有支臂调整油缸(4);所述支臂调整油缸(4)的阀杆(4a)与所述支臂连杆(3)的下部铰接;所述支臂连杆(3)的下部沿所述支臂(1)的下方延伸;所述支臂连杆(3)的下部末端铰接有支臂举升油缸(5);所述支臂举升油缸(5)的阀杆(5a)与所述支臂(1)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荣刘磊李星原张晓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晨光森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