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946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包括:管嘴主体、从所述管嘴主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从所述管嘴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吸管部、通过其上开设凹槽的柔性连接带而与所述吸管部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吸管部密封起来的封盖装置及纵向贯穿所述吸管部、管嘴主体及插入部的通道,所述管嘴主体、插入部及吸管部均具有扁平的横截面。所述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的封盖装置能够灵活柔性地弯曲,从而便于消费者饮用;且所述管嘴组件整体为扁平结构,因此大大减小了其自身体积,便于消费者携带整个柔性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
】本技术涉及容性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
技术介绍
】容性容器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装有各种饮料的塑料饮料袋。为便于消费者方便、卫生地引用饮料袋内的饮料,通常在饮料袋上设置可以开启的管嘴,消费者只需要打开管嘴就可以将饮料袋中的饮料倒入口中。当需要保存剩余饮料时,只需要再次经管嘴密封即可。现有的用于上述目的的管嘴通常都设置通过连接带而与管嘴主体连接的封盖。然而,现有的这种封盖与管嘴主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这种连接带比较僵硬,缺乏一定的柔韧性,在消费者将封盖开启的过程中,连接带朝着远离管嘴主体的方向弯曲。在弯曲过程中,由于连接带柔韧性差,因此很难顺利将封盖打开到远离管嘴主体的适当位置。换句话说,封盖与管嘴主体之间的距离很近,以至于消费者的嘴对准管嘴主体时,所述封盖通常也不可避免地碰到消费者的脸部,从而对消费者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同时,由于封盖与管嘴主体接触的一面通常附着有残余的液体饮料,因此一旦封盖碰到消费者的脸部,则会将残余饮料粘附到消费者脸上,从而给消费者带来卫生问题。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现有的管嘴通常具有圆形截面,这无疑增大了饮料袋的体积,因此不便于消费者携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饮料袋管嘴,比如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以便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各种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其封盖装置能够灵活柔性地弯曲,从而便于消费者饮用;且所述管嘴组件整体为扁平结构,因此大大减小了其自身体积,便于消费者携带整个柔性容器。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包括:管嘴主体、从所述管嘴主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从所述管嘴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吸管部、通过其上开设凹槽的柔性连接带而与所述吸管部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吸管部密封起来的封盖装置及纵向贯穿所述吸管部、管嘴主体及插入部的通道,所述管嘴主体、插入部及吸管部均具有扁平的横截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下优点:由于将吸嘴部与封盖装置互连的柔性连接带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有效减小了连接带的局部厚度,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连接带的弯曲灵活性,消费者在开启封盖装置后,封盖装置与管嘴主体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从而当消费者的嘴对准管嘴主体吸取饮料时,所述封盖不会碰到消费者的脸部,进而也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封盖上的残留饮料粘附到消费者脸上的麻烦,这样避免了卫生问题。此外,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整体上采取了扁平设计理念,因此其整体轮廓呈扁平状,这有效减小了管嘴组件自身的体积,大大提供了柔性容器的便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图1所示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的主视图;及图4为图1所示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其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诸多明显改进之处,比如:封盖装置能够灵活柔性地弯曲,从而便于消费者饮用;且所述管嘴组件整体为扁平结构,因此大大减小了其自身体积,便于消费者携带整个柔性容器。尤其是,在本技术中,专利技术人构思出在柔性连接带上开设凹槽的技术点,所述凹槽有效减小了连接带的局部厚度,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连接带的弯曲灵活性,消费者在开启封盖装置后,封盖装置与管嘴主体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从而当消费者的嘴对准管嘴主体吸取饮料时,所述封盖不会碰到消费者的脸部,进而也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封盖上的残留饮料粘附到消费者脸上的麻烦,这样避免了卫生问题。同时,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断设计,最终构思出管嘴组件整体上采取扁平设计的技术点,这有效减小了管嘴组件自身的体积,提供了柔性容器的便携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一并参考图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100包括管嘴主体102、从所述管嘴主体102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部104、从所述管嘴主体102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吸管部106、与所述吸管部106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吸管部106密封起来的封盖装置108及纵向贯穿所述吸管部106、管嘴主体102及插入部104的通道 1062。所述管嘴组件100可以组装到一个柔性容器(图未示)上,尤其是组装到柔性容器的容器开口处,进而可以让消费者通过所述管嘴组件100而饮用容器内的液体食物,比如饮料或果冻等。具体而言,所述管嘴组件100的管嘴主体102连同其底部的插入部104置于容器开口内,所述管嘴主体102通过适当方式比如热熔方式而紧紧被容器的开口处的内壁所密封包裹,从而将整个管嘴组件100组装在容器开口部位,而所述插入部104则深入容器开口内部,并且将开口适当撑开,进而提高了饮料的流动性。所述吸管部106及封盖装置108则外漏于所述容器开口之外。所述管嘴主体102用于与柔性容器的开口处的内壁配合,比如通过热熔方式而与所述内壁紧密贴合,从而实现管嘴组件100与容器开口之间的密封,防止饮料从容器内漏出。并且,所述管嘴主体102具有扁平状的横截面。所述插入部104用于在管嘴组件100组装到柔性容器后,将所述容器的开口部位撑开,从而改善了容器内饮料的流动性,便于消费者顺畅地饮用容器内的饮料。所述插入部104包括横截面形状为扁平状的柱体1043。所述柱体1043的底部端面开设与所述通道1062导通的主引流口 1041,所述容器内的饮料首先经由该主引流口 1041而进入所述通道1062 内。类似地,所述吸管部106从所述管嘴主体102的顶部朝上延伸设置,所述吸管部106为消费者嘴部接触的部件。即,消费者从该吸管部106处经由与容器内部导通的通道1062而将容器内的饮料吸到嘴里。并且,所述1吸管部106也具有扁平状的横截面。所述封盖装置108用于将所述吸管部106密封起来,进而防止容器内的饮料流出,并且防止外界灰尘通过上述通道1062而进入容器内,从而污染了饮料。所述封盖装置108包括通过其上具有凹槽10822的柔性连接带1082而与所述吸管部106柔性连接的盖板1084。所述盖板1084的底部朝下凸出形成可以密封插入所述通道1062位于所述吸管部106处的部位内的密封塞1086。在本技术中,由于将吸嘴部与封盖装置互连的柔性连接带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有效减小了连接带的局部厚度,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连接带的弯曲灵活性,消费者在开启封盖装置后,封盖装置与管嘴主体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从而当消费者的嘴对准管嘴主体吸取饮料时,所述封盖不会碰到消费者的脸部,进而也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封盖上的残留饮料粘附到消费者脸上的麻烦,这样避免了卫生问题。此外,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整体上采取了扁平设计理念,因此其整体轮廓呈扁平状,这有效减小了管嘴组件自身的体积,大大提供了柔性容器的便携性。优选地,所述管嘴主体102上设置横向凸出条1022,并且相连两个横向凸出条1022之间限定了间隙(未标号)。设置横向凸出条1022有助于在将管嘴主体102通过比如热熔方式而贴合于容器开口处的内壁时,增强管嘴主体102与内壁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嘴主体、从所述管嘴主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从所述管嘴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吸管部、通过其上开设凹槽的柔性连接带而与所述吸管部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吸管部密封起来的封盖装置及纵向贯穿所述吸管部、管嘴主体及插入部的通道,所述管嘴主体、插入部及吸管部均具有扁平的横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嘴主体、从所述管嘴主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的插入部、从所述管嘴主体的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吸管部、通过其上开设凹槽的柔性连接带而与所述吸管部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吸管部密封起来的封盖装置及纵向贯穿所述吸管部、管嘴主体及插入部的通道,所述管嘴主体、插入部及吸管部均具有扁平的横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包括横截面形状为扁平状的柱体,所述柱体的底部端面开设与所述通道导通的主引流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容器的管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装置包括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带而与所述吸管部柔性连接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朝下凸出形成可以密封插入所述通道位于吸管部处的部位内的密封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沃林
申请(专利权)人:泰格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