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847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9:27
一种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连接到被测的航电系统(1)中,其构成如下:载机飞行仿真器(2)、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测试总控台(6)、各目标模拟器(7)、综合测试系统(8)、判断和记录系统(9)、提示系统(10);该装置通过将外挂物模拟器、各目标模拟器、通导激励器、载机飞行仿真器等测试辅助设备进行实时网的连接,自动控制各测试辅助设备在每个检查步骤产生具有严格时序的信号,并且在测试总控台的控制下,通过一种可以被称为检索式自动判断的方法,来完成数据正确性的判断,从而完成自动测试,通过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航电系统测试的效率,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动测试的全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电系统的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航电系统集成测试中,对数据流的判断采用的是人工判断或静态自动判断。人工判断费时费力,不但拖延产品交付进度,而且可能产生漏判误判的情况。而所谓静态自动判断,就是在某个检查步骤操作结束后,控制测试系统对当前总线上的数据流进行采集,并自动判断这一采集时间点上所有数据的正确性如专利“航电设备功能测试系统”中描述的判断方法,专利号:ZL201220652188.4。这样的判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效率,但由于只是对一个确定时间点的判断,如果在一个操作中数据流是动态变化的话,就只能判断最后一拍数据的正确性,导致判断不全面。而且,各个模拟器和激励器的操作目前都需要人工进行,如果操作的时序未满足需求,或者有一点操作误差,往往会造成数据自动判断结果为错误,影响测试的进行。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 本技术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连接到被测的航电系统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构成如下:载机飞行仿真器2、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测试总控台6、各目标模拟器7、综合测试系统8、判断和记录系统9、提示系统10;其中: 为航电系统提供模拟的飞行参数的载机飞行仿真器2与航电系统的惯性导航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相连接,接收航电系统的供电、加温、外挂物发射等命令,并模拟各挂点外挂物的状态的外挂物模拟器3与航电系统1相连接,为航电系统提供模拟的无线电环境,如塔康台数据、数据链信息等的通导激励器4与航电系统1相连接,模拟飞机的机电系统和飞控系统的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与航电系统相连接,各目标模拟器7与航电系统1相连接,综合测试系统8与航电系统1相连接,控制综合测试系统采集航电系统的相应数据,并转发这些数据给判断和记录系统,控制其进行数据的自动判断,并记录数据和判断结果的测试总控台6通过与各种原有测试辅助设备的实时网与综合测试系统8相连接,自动控制各设备产生需要的数据;由于是实时网的控制,所以这些数据有着精准的时序,并且不会存 在操作误差的问题;同时,测试总控台6还对航电系统显示控制设备发出操作提示。 测试辅助设备也可以是多个子系统的组合;在当前步骤下自动控制各设备产生需要的数据。由于是实时网的控制,所以这些数据有着精准的时序,并且不会存在操作误差的问题;对综合测试系统8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判断的判断和记录系统9通过实时网与测试总控台6连接,提示系统10通过实时网与测试总控台6连接。 所述载机飞行仿真器2采用计算机安装板卡21的形式,包括板卡21和实时网卡14,其中板卡21通过板卡通道将载机飞行仿真器内计算模块生成的载机飞行参数发送给被测航电系统1中的惯性导航设备11和大气数据计算机12;实时网卡14通过光纤通道与实时网交换机13连接,从而连接到自动测试装置中,实现接收测试总控台6发送的载机初始状态参数以及变化控制,据此进行载机飞行参数的计算,以将飞行参数计算结果发送给被测航电系统1;同时,载机飞行仿真器2接收测试总控台6发送的目标初始状态参数以及变化控制,据此进行目标的飞行仿真,并将目标的实时飞行参数返回给测试总控台1,以转发给各目标模拟器7; 所述板卡21具体为ARINC429板卡。 所述外挂物模拟器3仿真飞机配挂的各种外挂物的控制响应逻辑和功能,采集和/或接收被测航电系统中外挂物管理分系统向外挂物输出的所有信息,同时按真实外挂物控制逻辑回送信息,外挂物模拟器中安装实时网 卡14,以连接到自动测试装置的实时网交换机13上,接收测试总控台6发送的外挂物状态设定控制参数,以完成外挂物的模拟。 所述通导激励器4模拟航电系统接收的无线电环境,并通过射频注入的方式送给被测的航电系统中的通导设备;通导激励器4为罗盘激励器、塔康激励器、数据链信息激励器等子系统的任意组合或其中之一; 参见附图5,通导激励器4的控制模块41实现激励器的系统控制,以及模拟射频信号的激励控制、数据处理和信号处理,并通过实时网卡14与实时网交换机13的连接,实现与测试环境中测试总控台6的连接,接收测试总控台6的控制,并回送自身的状态信息。 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采用开放式的工控机加扩展机箱,并在此基础上配置模拟量输出接口板、离散量输出接口板、同步器量输出接口板、频率量输出接口板、串行总线RS-422接口板、ARINC429接口板作为航电系统仿真器的主体,通过转接电缆盒与被测航电系统的机上电缆对接,实现对各系统的测试。并通过实时网卡与实时网交换机的连接,实现与测试环境中的测试总控台的交互,接收测试总控台发送的非航电设定参数,以模拟产生非航电信号。 测试总控台6以计算机安装实时网卡的形式存在,其中实时网卡14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到自动测试装置的实时网交换机13上,向载机飞行仿真器 2发送载机和目标的初始状态参数和变化控制,并接收载机飞行仿真器回送的目标;向外挂物模拟器3发送外挂物状态设定控制参数;向通导激励器4发送通导激励相关状态设定参数;向各目标模拟器7转发载机飞行仿真器实时计算的目标参数;向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发送非航电设定参数;向综合测试系统8发送每个步骤的开始记录和停止记录命令,并接收测试总控台返回的测试数据;将测试总控台返回的测试数据发送给判断和记录系统9,并且接收判断和记录系统返回的自动判断结果和对应数据;向提示系统10发送每个步骤应进行的操作提示。以上测试总控台6发送的参数均可根据对应测试步骤自动发送。 所述各目标模拟器7是多个目标模拟器,包括雷达目标模拟器、光雷目标模拟器、电子战目标模拟器等的任意组合或其中之一;每个模拟器都配装实时网卡14,连接到自动测试装置的实时网交换机13上,接收自动测试装置从载机飞行仿真器2转发的目标飞行参数,以完成相应目标信号的产生,并最终以射频注入的方式或辐射方式送给被测航电系统中相应的传感器装置; 参见附图6,各目标模拟器的为一种典型的连接方式:雷达目标模拟器71、光雷目标模拟器72、电子战目标模拟器73都通过光纤通道与实时网交换机13相连,接收测试总控台6转发的载机飞行仿真器2实时计算的目标参数,从而各目标模拟器完成相应目标信号的产生,以射频注入或辐射的方式发送给被测航电系统中的雷达74、光雷75、电子战76三个分系统。 所述综合测试系统8内部以内部实时网交换机81为核心的连接形式,参见附图7,将采集控制计算机85、采集计算机82连接到内部实时网交换机81上,采集计算机数量可以根据测试需求有所增减,其中采集计算机82完成对被测航电系统中待测量的采集,例如:开关量、模拟量、频率量、同步器量、RS-422信号、ARINC429信号、GJB289A总线信号和视频画面的采集、存储,并根据采集控制计算机85的统一控制将相应所采集数据送往采集控制计算机85;采集控制计算机85通过实时网为采集计算机广播统一的时间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连接到被测的航电系统(1)中,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总控台(6)、综合测试系统(8)、判断和记录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有:载机飞行仿真器(2)、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各目标模拟器(7)、提示系统(10);其中: 载机飞行仿真器(2)与航电系统的惯性导航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相连接,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各目标模拟器(7)、综合测试系统(8)分别与航电系统(1)相连接;载机飞行仿真器(2)、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各目标模拟器(7)、综合测试系统(8)、判断和记录系统(9)、提示系统(10)分别通过实时网与测试总控台(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24 CN 201320591392.41.一种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连接到被测的航电系统(1)中,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总控台(6)、综合测试系统(8)、判断和记录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还包括有:载机飞行仿真器(2)、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各目标模拟器(7)、提示系统(10);其中: 
载机飞行仿真器(2)与航电系统的惯性导航装置和大气数据计算机相连接,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各目标模拟器(7)、综合测试系统(8)分别与航电系统(1)相连接;载机飞行仿真器(2)、外挂物模拟器(3)、通导激励器(4)、非航电系统仿真器(5)、各目标模拟器(7)、综合测试系统(8)、判断和记录系统(9)、提示系统(10)分别通过实时网与测试总控台(6)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航电系统的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机飞行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儒刘文旭张宇孟凡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