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619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安装支架(1),用于固定热交换器组件(2)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内。安装支架被设置为包括具有固定通道(5)和封闭端部(6)的主体(4);固定通道(5)用于容置热交换器组件(2)至少一个集管(9);紧固件座(7)与主体(4)一体地设置,其中紧固件座(7)用于容置紧固件,以紧固地安装安装支架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热交换器组件的集管(9)通过固定通道(5)插入,并通过卡扣配置锁定于适当位置。安装支架(1)是由树脂、塑料及其他绝缘物料制成。绝缘安装支架(1)的应用有利地防止全铝热交换器组件(2)因全铝热交换器组件与钢壳体的相异金属物料接触而产生电偶腐蚀。此外,还公开具有这种用于热交换器组件的安装支架的室外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使用全铝热交换器组件的空调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腐蚀结构,以防止铝热交换器组件在安装时与空调装置的反应性较低的金属部件接触而产生电偶腐蚀。
技术介绍
空调装置是已知技术。空调器通常使用制冷剂作为热传送工具,用于从内部传送热力到外部。传统的制冷剂包括氟利昂或现时较环保的无氟制冷剂。过程涉及三个主要部件,即压缩器、室外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亦称为冷凝器)、室内热交换器(在制冷模式亦称为蒸发器)以及膨胀装置如毛细管。压缩器和室外热交换器通常设置在室外单元内。在此描述基本制冷剂循环的初始结构及特性。到达压缩器的制冷剂为清凉、低压的气体。然后,压缩器压缩制冷剂,使制冷剂的焓和压力增加。制冷剂离开压缩器时为热且高压的气体,并流入冷凝器。冷凝器设有金属片,用于协助制冷剂传送热力到周围的室外空气。此传送释放额外的热能到周围空气,使制冷剂转变成液体或近乎液体。高压液体通过膨胀装置流到蒸发器。此膨胀装置使液体的压力下降,而焓则保持不变。随着液体蒸发,液体从蒸发器周围的空气吸收热力,并从液体转相为气体。蒸发器亦设有金属片,协助制冷剂与周围空气交换热能。制冷剂离开蒸发器时,它变成清凉、低压的气体,并返回压缩器再开始新的循环。在一般情况下,制冷剂释放热力到外部空气并从内部空气吸收热力。这个过程进一步由风扇协助,其中风扇相应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热交换器设置。在空调装置中,热交换器是其中一个确保空调装置正常操作的主要部件。如前所述,热交换器组件通常设置多块翅片以及集管和板,用于协助传送热力到周围的室外空气。现有技术设有多种热交换器配置,例如设有薄翅片的管、设有平坦金属翅片的微细通道、设有翅片的微细通道平坦管等。典型的热交换器结构由一条或以上载有制冷剂的铜管组成铜管在多块相对较薄的铝片之间穿过。铜管在钢制的入口端板和出口端板之间延伸,而热交换器通过连接钢制的端板到室外单元的钢壳体安装。然而,此已知的热交换器组件配置并非没有内在缺点。例如,热交换结构由两种不同的物料制成,因而使制造困难。此外,铜的高成本亦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优选的是发展一个用于空调装置的全铝热交换器组件。在这方面,全铝热交换器组件较优胜,其成本低、重量轻、热传送较好。在成本方面,铝仍然是其中一种最具成本效益的物料。在性能而言,铝显着改善系统重量。然而,如果铝结构与反应性较低的物料如空调装置的典型钢壳体接触,便会产生电偶腐蚀,并通常为全铝热交换器组件带来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降低室外单元的性能、缩短全铝热交换器组件的寿命。然而,由于物料的特性,铝被适当使用时会较其他物料耐用。另外,铝在制造过程中亦具有较易成形的特性。为解决有关相异接触物料的反应性或电偶腐蚀的问题,必须在钢壳体和全铝热交换器组件之间设置适合的隔离结构。这样的结构可用于固定热交换器组件到壳体,以及防止全铝热交换器出现电偶腐蚀。本专利技术为现有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提出解决方案。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出非金属架或安装支架,用于安装热交换器组件到空调装置的钢壳体;非金属架或安装支架亦用作为隔离结构,防止全铝热交换器组件接触钢壳体。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固定到非金属架或安装支架,然后通过轻易滑动及锁定接合固定到壳体的钢板。这样的滑动及锁定接合使组件空调装置更简便。此外,优选地,非金属架或安装支架由树脂或其他绝缘物料制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的、用于空调装置的全铝热交换器组件,其设有用于安装热交换器组件的隔离结构。隔离结构用作为抗腐蚀结构,防止热交换器组件和空调装置的钢壳体的相异接触物料之间的反应产生电偶腐蚀。隔离结构被配置成非金属架或安装支架,用于固定热交换器组件到空调装置室外单元壳体的钢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使用的安装支架,其通过滑动卡扣配置固定热交换器到壳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目的通过设置以下部件实现:安装支架(1),用于固定空调装置(3)的热交换器组件(2)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包括:主体(4),其内部设置有固定通道(5)并具有封闭端部(6);固定通道(5)用于容置热交换器组件(2)的至少一个集管(9);紧固件座(7),其与主体(4)一体地设置;紧固件座(7)用于容置紧固件,以紧固地安装安装支架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从而固定热交换器组件(2)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以及安装支架(1)是由树脂、塑料或其他绝缘物料制成,以防止热交换器组件(2)产生电偶腐蚀。优选地,狭槽和开口设置在安装支架主体上;狭槽用于接合热交换器组件的板,以进一步把热交换器组件固定于适当位置,而开口设置为用于让排出的水通过。此外,优选地,至少一个紧固件座与安装支架的主体一体地设置。更优选地,两个这样的紧固件座与安装支架的主体一体地设置。此外,优选地,固定通道稍微大于热交换器集管的横截面,这样较大的横截面在集管与固定通道之间形成间隙,用于配合热交换器组件在操作时的膨胀。此外,优选地,四个相同的安装支架用于固定热交换器组件在适当位置;每个固定支架位于大致长方形的热交换器组件的每个角。此外,优选地,只制造一种这样的安装支架,以便于在空调装置的组件过程中制造和贮存。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实施例仅为示例:图1a及1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配置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分解图,其中图示出未完成组装的室外单元的一些部件。图2示出安装支架的透视图,其用于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全铝热交换器组件。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全铝热交换器组件以及已安装的安装支架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安装支架固定于热交换器组件的上部分。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全铝热交换器组件以及已安装的安装支架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安装支架固定于热交换器组件的下部分。图5示出另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配置的安装支架的透视图。图6示出位于适当位置、相应地组装的上安装支架和下安装支架的组合,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室外单元的部分结构。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配置的安装支架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前所述,参考图1的图1a及图1b,典型的分体式空调装置一般包括室内单元(未示出)和室外单元(3)。室外单元的主壳体(12)内安装有风扇(13)、压缩器(未示出)、冷凝器或热交换器组件(2)和控制箱(未示出)。在所有空调装置,操作由控制箱(未示出)控制。各种电子部件被设置在控制箱的控制板(亦未示出)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安装支架(1),用于固定空调装置(3)的热交换器组件(2)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包括:主体(4),其内部设置有固定通道(5)并具有封闭端部(6);固定通道(5)用于容置热交换器组件(2)的至少一个集管(9);紧固件座(7),其与主体(4)一体地设置;紧固件座(7)用于容置紧固件,以紧固地安装安装支架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从而固定热交换器组件(2)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以及安装支架(1)是由树脂、塑料或其他绝缘物料制成,以防止热交换器组件(2)产生电偶腐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2.13 MY PI20120005871.安装支架(1),用于固定空调装置(3)的热交换器组件(2)到空调装
置的内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安装支架(1)包括:
主体(4),其内部设置有固定通道(5)并具有封闭端部(6);固定通道(5)
用于容置热交换器组件(2)的至少一个集管(9);
紧固件座(7),其与主体(4)一体地设置;紧固件座(7)用于容置紧固
件,以紧固地安装安装支架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从而固定热交换器组件(2)
到空调装置的内壳体;以及
安装支架(1)是由树脂、塑料或其他绝缘物料制成,以防止热交换器组件
(2)产生电偶腐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凹部(24)在封闭
端部(6)的边缘设置,而凹部(24)用于为排出流体、水或等同物提供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开口(11)设置在
封闭端部(6)上,开口(11)亦用作排出通道,让流体、水或等同物流出安装
支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支架(1),其特征在于,主体(4)一体地设
置有多个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奇翁·基恩·蒂门·奇普·库翁库奥·乔伊·科井康之·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设备空调研发马来西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马来西亚;MY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