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558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体、散热装置边框、水冷却装置以及散热装置底座;所述散热装置边框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的边缘,所述散热体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散热装置边框之间;所述散热装置底座上还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散热体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通过水冷却装置通过散热装置中间,然后水冷却管的水和水冷却面循环,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信息机房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所有的IT机柜和电气柜都需要散热,由于热源发热量的差异,小功率发热量的机柜仅需要将机柜内部的热量排到设备外部,再通过机柜外部的空调将空气降温即可,以达到机柜内电子器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但随着IT机柜和电气柜的内部发热量越来越大,上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柜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工作,由此发展了以下五种冷却方式:1,大功率空调对机柜的精确送风,将冷风强制性的送入设备附近,冷空气在被动的被吸入柜体;2,大幅度提高机柜工作空间的制冷冗余量,以保证合理的环境温度;3,在柜体上安装制冷设备,直接给柜体热空气进行冷却;4,在柜体上安装独立风道,将热风引流到室外进行水冷却,再将冷却后的空气送进室内。 以上五种冷却方式对应存在的缺陷如下:1,在采用精确送风方式时,冷气的利用效率仍然很低,大量的冷风不能有效使用,使得空调的制冷效率低下,在机柜内电子器件工作的不同时间段仍不能完全避免局部“热岛”现象的发生;2,大幅度提高制冷冗余量,带来的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机柜的运行成本;3,在柜体上直接安装制冷设备带来初期投资的大量增加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隐患;4,安装独立风道再进行空水热交换带来的是设备工作空间 内部的复杂风道管的施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设备工作空间是不允许进行此类施工的。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机房高效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体、散热装置边框、水冷却装置以及散热装置底座;所述散热装置边框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的边缘,所述散热体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上,且位于所述散热装置边框之间;所述散热装置底座上还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散热体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及 所述散热体包括若干热管,所述热管排列在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三固定件上;所述热管包括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上设有引脚,所述引脚插接于所述第二热管上,形成一个导热整体,且所述第一热管以及第二热管之间形成穿孔;其中,所述水冷却装置可以穿过穿孔; 所述散热装置框架的内表面设有卡槽,所述热管的一端可以插接于所述卡槽内,使其稳固; 所述水冷却装置包括水冷却面、连接管道以及水冷却管;所述水冷却面、连接管道以及水冷却管为一整体,冷却水可以在其之间循环;所述水冷却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面,所述水冷却面位于所述散热体下方,所述水冷却管与所述热管间隔排列;且所述水冷却管中间述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热管为“凸”形状,其中,所述散热装置框架高度高于所 述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装置底座长度为150mm~300mm;宽度为80mm~100mm,高度为10mm~15m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散热装置通过水冷却装置通过散热装置中间,使用热管作为传热材料,然后水冷却管的水和水冷却面循环,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该机房高效降温装置为完全的显热热交换,这样就使得整个冷却系统简单化,提高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热管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A'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体2、散热装置边框3、水冷却装置4以及散热装置底座5;所述散热装置边框3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的边缘,所述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上,且位于所述散热装置边框3之间;结合图2所示,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上还设有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这样将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固定在一起,其中,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散热体的固定装置;这样使用冷却水快速高效的将热量散发出去。 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散热体2包括若干热管6,所述热管6排列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上;所述热管6包括第一热管24以及第二热管25;结合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一热管24上设有引脚240,所述引脚240插接于所述第二热管上,形成一个导热整体,且所述第一热管24以及第二热管25之间形成穿孔;其中,所述水冷却装置4可以穿过穿孔;本技术的散热装置通过水冷却装置通过散热装置中间,使用热管作为传热材料,然后水冷却管的水和水冷却面循环,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散热装置框架3的内表面设有卡槽31,所述热管 6的一端可以插接于所述卡槽31内,使其稳固;这样热管可以很好的固定在散热装置底座上。 如图7所示,其中,所述水冷却装置4包括水冷却面43、连接管道42以及水冷却管41;所述水冷却面43、连接管道42以及水冷却管41为一整体,冷却水可以在其之间循环;结合图6所示,其中所述水冷却管41通过所述连接管42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面43,所述水冷却面43位于所述散热体2下方,所述水冷却管41与所述热管6间隔排列;且所述水冷却管41中间还设有缺口44,所述缺口44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2上。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热管6为“凸”形状,所述散热装置框架3高度高于所述热管6。 另一优选方案,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长度为150mm~300mm;宽度为80mm~100mm,高度为10mm~15mm。 本技术的散热装置通过水冷却装置通过散热装置中间,使用热管作为传热材料,然后水冷却管的水和水冷却面循环,提高散热的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该机房高效降温装置为完全的显热热交换,这样就使得整个冷却系统简单化,提高冷却系统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体(2)、散热装置边框(3)、水冷却装置(4)以及散热装置底座(5);所述散热装置边框(3)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的边缘,所述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上,且位于所述散热装置边框(3)之间;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上还设有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及 所述散热体(2)包括若干热管(6),所述热管(6)排列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上;所述热管(6)包括第一热管(24)以及第二热管(25);所述第一热管(24)上设有引脚(240),所述引脚(240)插接于所述第二热管上,形成一个导热整体,且所述第一热管(24)以及第二热管(25)之间形成穿孔;其中,所述水冷却装置(4)可以穿过穿孔; 所述散热装置框架(3)的内表面设有卡槽(31),所述热管(6)的一端可以插接于所述卡槽(31)内,使其稳固; 所述水冷却装置(4)包括水冷却面(43)、连接管道(42)以及水冷却管(41);所述水冷却面(43)、连接管道(42)以及水冷却管(41)为一整体,冷却水可以在其之间循环;所述水冷却管(41)通过所述连接管(42)连接于所述水冷却面(43),所述水冷却面(43)位于所述散热体(2)下方,所述水冷却管(41)与所述热管(6)间隔排列;且所述水冷却管(41)中间还设有缺口(44),所述缺口(44)卡设于所述第二固定件(2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房服务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散热体(2)、散热装置边框(3)、水冷却装置(4)以及散热装置底座(5);所述散热装置边框(3)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的边缘,所述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设于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上,且位于所述散热装置边框(3)之间;所述散热装置底座(5)上还设有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上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散热体(2)以及所述水冷却装置(4);及 
所述散热体(2)包括若干热管(6),所述热管(6)排列在所述第一固定件(21)、第二固定件(22)以及第三固定件(23)上;所述热管(6)包括第一热管(24)以及第二热管(25);所述第一热管(24)上设有引脚(240),所述引脚(240)插接于所述第二热管上,形成一个导热整体,且所述第一热管(24)以及第二热管(25)之间形成穿孔;其中,所述水冷却装置(4)可以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琳李晓博姜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