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以及钟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5078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以及钟表。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良好地保护操作部件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开关装置,具备:具有贯通孔(7)的手表壳(1);具有插入该手表壳的贯通孔的操作轴部(9)和设置于该操作轴部的端部且向手表壳的外部突出的操作头部(10)的操作部件(8);以及设置于手表壳且可移动地保持操作头部的引导保护部(14)。因此,通过仅在手表壳设置可移动地保持操作部件的操作头部的引导保护部,即使操作部件的操作头部从外部受到冲击,也能够利用引导保护部来防止操作头部在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冲击而引起的操作部件的操作轴部的弯曲变形或者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于手表等电子设备中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
技术介绍
例如,在手表中,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公知有具备开关装置的手表,该开关装置通过表把等操作部件对手表壳内的钟表模块进行开关操作,从而进行时刻校正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63340号公报这样的开关装置的操作部件具有:插入于手表壳的贯通孔的操作轴部;以及设置于该操作轴部的外端部且位于手表壳的外部的操作头部。另外,该开关装置具有保护位于手表壳的外部的操作头部的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具备:位于操作头部的两侧附近且设置于手表壳的一对保护突起部;跨越该一对保护突起部的各前端部而配置且覆盖操作头部的外端面的横梁部;以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将该横梁部的一端部安装于一方的保护突起部的前端部的安装轴。在该开关装置中,当对操作部件的操作头部进行操作时,使横梁部以设置于一对保护突起部的一方的安装轴为中心转动移动,使操作头部的外端面敞开,在该状态下对操作头部进行,由此进行开关操作。在这样的开关装置中,使横梁部以设置于一对保护突起部的一方的安装轴为中心转动移动,从而使操作头部的外端面敞开,因此除了存在结构复杂、横梁部的开闭操作麻烦的问题之外,还存在横梁部在使操作头部的外端面敞开时变得碍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良好地保护操作部件的开关装置以及具备该开关装置的钟表。>本技术的第一方案的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贯通孔的壳体;具有插入该壳体的上述贯通孔的轴部和设置于该轴部的端部且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的头部的操作部件;以及一体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壳主体且以能够沿上述轴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保持上述头部的引导保护部。就本技术的第二方案的开关装置而言,上述壳体具备:由硬质的材料形成的壳主体;以及覆盖该壳主体的外周面且由软质的材料形成的表框。就本技术的第三方案的开关装置而言,上述引导保护部形成为覆盖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头部的外表面的筒状。就本技术的第四方案的开关装置而言,在上述引导保护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防止覆盖上述壳主体的外周面的表框从上述壳主体脱离的防脱落部。就本技术的第五方案的开关装置而言,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头部在位于上述壳主体侧的内侧面以环状形成有引导槽,上述引导保护部形成为能够移动地插入上述头部的上述引导槽内而保持上述头部的筒状。本技术的第六方案的钟表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根据本技术,通过仅对壳体设置可移动地保持操作部件的头部的引导保护部的简单的结构,即使操作部件的头部从外部受到冲击,也能够利用引导保护部来防止操作部件的头部在与其轴向正交的方向上位移,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因冲击而引起的操作部件的轴部的弯曲变形或者损坏,所以能够可靠而且良好地保护操作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将本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侧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A-A箭头方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手表的B-B箭头方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将本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3来说明将本技术应用于手表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1。该手表壳1具有壳主体2和表框3。壳主体2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在该合成树脂中埋入金属制的加强部件2a而构成。表框3由聚氨酯树脂等软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在壳主体2的外周面以覆盖壳主体2的方式进行设置。如图2所示,在该手表壳1的上部开口部亦即壳主体2的上部开口部安装有表玻璃4。另外,在该手表壳1的下部亦即壳主体2的下部安装有背盖(未图示)。进而,在手表壳1的内部亦即壳主体2的内部收纳有表模块5。在该表模块5装入电路基板等表功能所必要的各种部件(未图示)。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该手表壳1的侧部设置有多个开关装置6。该开关装置6是按钮开关,具备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在设置于手表壳1的贯通孔7内的操作部件8。在这种情况下,贯通孔7具有设置于手表壳1的壳主体2的小径孔7a和设置于手表壳1的表框3的大径孔7b,它们形成为台阶状。如图2所示,操作部件8具有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手表壳1的贯通孔7内的操作轴部9和设置于该操作轴部9的外端部且向手表壳1的外部突出的操作头部10,它们形成为一体。操作轴部9以如下长度形成,其内端部向手表壳1的壳主体2的内部突出,外端部位于手表壳1的表框3内。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所示,操作轴部9构成为,在其内端部安装有E形环等防脱落部件11,该防脱落部件11可离合地抵接于壳主体2的内表面,由此不从手表壳1向外部脱落。另外,该操作轴部9构成为,在其外周面安装有多个防水环12,该多个防水环12以压接于壳主体2的小径孔7a的内表面的状态滑动。如图2所示,操作头部10形成为比操作轴部9的外径大许多、而且比表框3的大径孔7b的内径小的大致圆板状。在该操作头部10的内端面,以操作轴部9的外端部位于操作头部10的中心部的状态,一体形成有操作轴部9。另外,该操作部件8具备在朝向手表壳1的外部推出操作头部10的方向上施力的弹簧部件13。如图2所示,该弹簧部件13是螺旋弹簧,配置在位于手表壳1的壳主体2与操作头部10之间的操作轴部9的外周。该弹簧部件13构成为,其内端部配置在设置于壳主体2的外表面的锪孔部2b,外端部配置在设置于操作头部10的内端面的锪孔部10a,并且以这种状态在朝向手表壳1的外部推出操作头部10的方向上施力。由此,如图2所示,操作部件8构成为,在通常的状态下,操作头部10利用弹簧部件13的弹簧力而朝向手表壳1的外部被推出,操作轴部9的内端部的防脱落部件11抵接于手表壳1的壳主体2的内表面。在这种情况下,操作部件8构成为,其操作轴部9的内端部与设置在手表壳1的表模块5的开关接点板(未图示)接触或者接近,并且使该开关接点板成为断开状态。另外,如图2所示,该操作部件8构成为,当克服弹簧部件13的弹簧力而推入操作头部10时,操作轴部9在壳主体2的小径孔7a内滑动,从而操作轴部9的内端部向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贯通孔的壳体;具有插入该壳体的上述贯通孔的轴部和设置于该轴部的端部且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突出的头部的操作部件;以及一体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壳主体且以能够沿上述轴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保持上述头部的引导保护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8.05 JP 2013-162196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贯通孔的壳体;
具有插入该壳体的上述贯通孔的轴部和设置于该轴部的端部且向上述壳
体的外部突出的头部的操作部件;以及
一体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壳主体且以能够沿上述轴部的轴向移动的方式保
持上述头部的引导保护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具备:由硬质的材料形成的壳主体;以及覆盖该壳主体的外周面
且由软质的材料形成的表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保护部形成为覆盖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头部的外表面的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导保护部形成为覆盖上述操作部件的上述头部的外表面的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引导保护部的外周面形成有用于防止覆盖上述壳主体的外周面的
表框从上述壳主体脱离的防脱落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柜本信池津早人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