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向钟表的旋入式元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69862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1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定向旋入式元件(1),其包括盖部(11)和用于调整所述盖部(11)相对于手表的中间部件(3)的角定向的角定向调整装置。所述角定向调整装置包括联接构件(5)、分度装置(551,91)以及恢复装置(4),所述分度装置(551,91)位于所述盖部(11)与所述联接构件(5)之间,所述恢复装置(4)倾向于使所述盖部(11)和所述联接构件(5)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定向钟表的旋入式元件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钟表的旋入式元件的方向的装置,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调整在其端部表面上具有设计或标志并且所述设计可以按需要定向的表冠的方向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旋入式表冠用于安装在手表内,以便提高它们在其上条器或控制柄轴处的密封。这种类型的表冠具有能够采取旋出位置和旋入位置的特殊特征,在旋出位置,手表可以被上条、设置时间等,在旋入位置,表冠被旋入并锁定在位于表壳的中间部件的压入管或旋入管内以便压缩垫圈,从而改善手表的密封。因此,旋入位置对应于手表被佩戴时的正常位置并且是垫圈或多或少总是受到磨损的位置。在表壳上制造和组装这些旋入式表冠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些表冠的组装方法不适于在其端部表面上具有题字或设计——例如标志、制造商标记或类似的标记——的旋入式表冠。事实上,已知的组装方法一般不允许表冠在被旋入后相对于表壳处于特定的方向,当在表冠的端部表面上附加有题字时,这破坏了表壳的美观。当然,当这些表冠安装在奢侈的和高品质的产品上时,这种情形是不可接受的。在文献EP1124167A1中已提出一种允许表冠旋入到管上之后在特定位置或方向被调整的方案。根据该文献,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环放置在中间部件与管之间或者放置在表冠与管之间。通过使用该环的变形,特别是通过手表在特定温度下造成的直径减小,可以在中间部件与管之间和在表冠与管之间分别地产生暂时的间隙,并且该间隙允许表冠在其旋入位置调整角度。这种方案的缺点是:形状记忆合金目前没有小尺寸的条状形式,因此加工所涉及的环以获得所涉及应用所需的小尺寸是很困难且很昂贵的。另外,该工艺仅用于手表制造商对表冠的初始组装,不能用于对表冠方向的后续调整操作,因为这将产生损坏手表中对温度变化敏感的其它零件的风险。文献EP1701225描述了可定向旋入式表冠,该表冠具有盖部和与上条柄轴一体的头部,在盖部上有题字,其中,头部和盖部通过截锥形状的表面旋转固定,所述截锥形状的表面通过弹性元件保持相互接触。盖部的角位置可通过将其相对于中间部件沿表冠的纵向轴线沿轴向拉出而调整。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盖部相对于头部的旋转固定布置仅由截锥形状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这被证实在手表的整个使用寿命期间不足够可靠,特别是当由弹性元件施加的压缩力逐渐减小时。此外,另一缺点是不能保证精确地获得相同的角位置,因为角位置仅能通过逐步接近的方法确定。文献EP1411401描述了一种特殊表冠,该表冠在其上外侧表面上具有可相对于由中央体部和侧裙部形成的头部定向的基部,其中,该基部具有题字,并且当抵抗制动装置施加压力时该基部可以与表冠的头部转动分离。该方案的缺点是受到冲击时不稳固,这种冲击还可以在基部上施加压力并且因此使得基部在不适当的时间相对于表冠的体部重新定向。此外,当夹持表冠时,如果需要避免基部的不合时宜的旋转,则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在表冠的方向上没有施加压力,这使得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很不方便。此外,尽管可以提供分度装置以使基部定位在预定的角度位置上,但是不能正确地夹持基部使得调整操作非常费力并且不一定非常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经济的用于定向旋入式元件、例如传统表冠的定向装置来克服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该旋入式元件包括例如标志或商标等设计,其中,在确定的位置或方向上可以容易地调整附加到所述旋入式元件的端部表面上的标志或商标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比迄今为止提出的那些装置更可靠的定向装置。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定向旋入式元件(6l6ment visse orientable),该旋入式元件包括盖部和用于调整所述盖部相对于手表的中间部件的角定向0- orientation angulaire)的角定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定向调整装置包括联接构件、分度装置(moyens d’ indexation)以及恢复装置,所述分度装置位于所述盖部与所述联接构件之间。所述盖部和所述联接构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盖部与所述联接构件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盖部是自由的以围绕所述可定向旋入式元件的旋转轴线转动,其中,所述恢复装置努力地使所述盖部和所述联接构件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由于这些特征,由所述盖部承载的设计的方向可以在相对于中间部件长期可重复的确定的角位置处被容易地调整,同时避免了使用者方面的任何意外操作错误。恢复装置的方向以及由恢复装置施加的力的方向使得可以确定为了调整可定向旋入式元件所需的力的大小。此外,分度装置相对于联接构件的布置和恢复元件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使得能够确定是否要求这种调整仅在可定向旋入式元件从表壳上移除时、即在组装或服务过程中由制造商执行,或者也在手表的使用者本人没有工具辅助时执行。另外,这种新 构造具有从旋入式元件的外侧对使用者来说不可见的优点,这是因为,所述调整装置被盖部覆盖并隐藏。手表的美学外观因此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点是,由于使用联接构件而能够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盖部,使得所述装置可以模块化地潜在地适用于具有中央开口以容纳旋拧到手表的中间部件上的管的任何表冠类型的元件。【附图说明】从下面参考附图经由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图1示出设置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方向调整装置的由可定向表冠构成的旋入式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该旋入式元件处于旋拧到中间部件上的位置;图2A和2B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接构件的两个优选实施例;图3是与图2类似的处于与中间部件分离的位置处的剖视图,其中,示出表冠处于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处,表冠的盖部与头部分离,以便角定向至由盖部承载的设计的确定位置处。【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由总的附图标记I指示的由表冠构成的旋入式元件沿其旋转轴线A-A的纵向剖视图,以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方向调整机构。表冠此处示出处于旋拧到带螺纹的管2上的位置处,带螺纹的管2通过第一螺纹21旋拧到表壳的中间部件3内,同时内螺纹22与管状联接构件5的螺纹51协作。然而,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管的内螺纹22可以由第二螺纹构成,联接构件5的螺纹51可以相应地由内螺纹构成,如同在传统的表冠头部上一样。还可以在所述管和中间部件3之间布置垫圈23。联接构件5是位于表冠的盖部11与中间部件3之间的中间元件,使用者可以使用所述盖部来抓紧所述表冠。另一方面,联接构件5旨在确定表冠的多种使用模式:在相对于中间部件3的锁定位置,此处通过带螺纹的管2锁定到中间部件3上,表冠确保了系统的密封但不能被操作,而在调整位置,表冠是轴向自由的以设定调整模式且是转动自由的以当表冠是传统地机械连接到上条柄轴和拉出件上时执行所需调整,其轴向位置限定调整模式。另一方面,联接构件5类似地根据联接构件5和盖部11的相对轴向位置确定用于表冠定向的调整模式和锁定模式。在图1中示出由附图标记Pl指示的用于角定向的锁定模式,而在图2中示出由附图标记P2指示的用于角定向的调整模式。根据所示出的优选实施例,联接构件5构造成插到带螺纹的管2的内部的活动构件。如图1所示,表冠的中央部分通过布置在活塞(piston)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定向旋入式元件(1),包括盖部(11)和用于调整所述盖部(11)相对于手表的中间部件(3)的角定向的角定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定向调整装置包括联接构件(5)、分度装置(551,91)以及恢复装置(4),所述分度装置(551,91)位于所述盖部(11)与所述联接构件(5)之间,其中,所述盖部(11)和所述联接构件(5)能够在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P1),所述盖部(11)与所述联接构件(5)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P1),所述盖部是自由的以围绕所述可定向旋入式元件(1)的旋转轴线(A?A)转动,所述恢复装置(4)努力地使所述盖部(11)和所述联接构件(5)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P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6.08 EP 11169052.51.一种可定向旋入式元件(I ),包括盖部(11)和用于调整所述盖部(11)相对于手表的中间部件(3)的角定向的角定向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定向调整装置包括联接构件(5)、分度装置(551,91)以及恢复装置(4),所述分度装置(551,91)位于所述盖部(11)与所述联接构件(5)之间,其中,所述盖部(11)和所述联接构件(5)能够在第一位置(Pl)与第二位置(P2)之间相对于彼此轴向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Pl ),所述盖部(11)与所述联接构件(5)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二位置(P1),所述盖部是自由的以围绕所述可定向旋入式元件(I)的旋转轴线(A-A)转动,所述恢复装置(4)努力地使所述盖部(11)和所述联接构件(5)相对于彼此不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第一位置(P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装置(551,91)包括布置在所述联接构件(5)上的第一齿结构(55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结构(551)与布置在与所述盖部(11) 一体的中间元件(9)上的第二齿结构(91)协作,其中,所述恢复装置(4)布置成使所述齿结构(551,91)压靠在彼此上。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装置(4)沿所述旋入式表冠(I)的旋转轴线(A-A)施加朝向所述中间部件(3)的内侧的轴向力(F1)。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结构(551,91)布置在垂直于所述旋入式表冠(I)的旋转轴线(A-A)的平面内。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克努歇尔S·布里茨瓦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奥米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