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晖专利>正文

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064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包括针壳(1),所述针壳(1)内设有针芯(2),所述针壳(1)的外侧设有一组刻度圈(1a),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壳(1)后端配合连接一组可拆卸的延长管(3),所述针芯(2)的前端设有一组成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所述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还与针壳(1)对应配合,每个所述空心针(4)均与所述针芯(2)连通,每个所述空心针(4)的侧壁上均设有一组通孔(4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穿刺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好,本穿刺针不仅能充分抽尽多房囊肿囊液,而且能安全方便的进行囊内药物注射治疗,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囊肿穿刺抽液及硬化治疗的需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在超声引导下用于清理囊肿、脓肿的介入囊肿穿刺针。
技术介绍
介入超声技术以其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对于人体内各器官囊肿的硬化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目前,超声引导下使用的介入穿刺针主要有普通穿刺针(又称PTC针)、EV针等,但均有不足之处,其主要缺陷有:第一、两者均为单孔穿刺针,外壳均利用尖端的单孔抽吸囊液,不带有侧孔:第二、前者穿刺针针芯为实芯针,不能进行药物注射:第三、后者穿刺针外壳为软管,易打折、超声下不易显影。因此,对于体积较大且多房性、囊液内含有絮状成分的囊肿治疗存在诸多缺陷。这就使得现有的穿刺针在囊液抽吸过程中,穿刺针外壳针孔易贴上囊壁,造成抽吸不畅,囊肿内分隔及絮状成分易阻塞穿刺针外壳尖端唯一的抽吸孔,极易造成阻塞,一旦阻塞造成囊液抽吸不尽,必然会影响到疗效。PTC针还不能针芯囊内给药,后着外壳易打折,不利于针芯再次穿入。因此现有穿刺针的缺陷给囊肿介入硬化治疗手术的顺利完成带来困难,增加医疗风险,降低手术疗效,甚至导致手术失败,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所使用的超声引导下使用的介入穿刺针存在的针尖易被阻塞不能充分抽吸囊液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包括针壳,所述针壳内设有针芯,所述针壳的外侧设有一组刻度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壳后端配合连接一组可拆卸的延长管,所述针芯的前端设有一组成束状分布的空心针,所述束状分布的空心针还与针壳对应配合,每个所述空心针均与所述针芯连通,每个所述空心针的侧壁上均设有一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延长管由两个对称的弧形板配合形成圆筒形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一组卡块、另一个弧形板上设有一组与相应卡块对应卡接配合的卡口,每个所述弧形板一端的外侧都设有一个外卡槽,在外卡槽的外侧设有一个外挡板;另一端的内侧设有一个内卡槽,在内卡槽的外侧设有一个内挡板。 所述针芯后端活动连接一个延长软管。 所述空心针伸出针壳后弯曲成伞状,每个所述空心针的端部设有尖部。 相邻的两个所述刻度圈间隔1CM,由前端向后5CM处的刻度圈为一条粗线条,5nCM处的刻度圈为η条粗线条,其余的刻度圈均为细线条。 所述刻度圈的不同粗细和条数的设计便于操作者明确穿刺针进针深度。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穿刺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好,本穿刺针不仅能充分抽尽多房囊肿囊液,而且能安全方便的进行囊内药物注射治疗,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囊肿穿刺抽液及硬化治疗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剥除延长管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延长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包括针壳1,所述针壳I内设有针芯2,所述针壳I的外侧设有一组刻度圈la,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针壳I尖端针孔为斜面针孔,使得穿刺壳更锋利;所述针壳I外侧的刻度圈Ia相邻的两个间隔1CM,由前端向后5CM处的刻度圈Ia为一条粗线条,5nCM处的刻度圈Ia为η条粗线条,其余的刻度圈Ia均为细线条;所述针壳I前端距离针尖约5cm的内外壁做多界面粗糙打磨处理,可呈螺纹样、环状、磨砂状等;所述针壳I后端设有一个环形凹槽lb。 b、所述针壳I后端配合连接一组可拆卸的延长管3,所述延长管3由两个对称的弧形板3a配合形成圆筒形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3a的侧壁上对称设置四个卡块3e、另一个弧形板3a的侧壁上设有四个与相应卡块3e对应卡接配合的卡口 3d,每个所述弧形板3a一端的外侧都设有一个外卡槽3c,在外卡槽3c的外侧设有一个外挡板3m ;另一端的内侧设有一个内卡槽3b,在内卡槽3b的外侧设有一个内挡板3n,两个弧形板3a相应的外卡槽3c和内卡槽3b对应配合形成环形的外环槽和环形的内环槽,相应的外挡板3m和内挡板3n配合形成外环形板和内环形板。两弧形板3a配合形成第一个延长管3后通过所述内环槽和内环形板卡接在针壳I后端的环形凹槽Ib处,第二个延长管3通过内环槽和内环形板与第一个延长管3相应的外环形板和外环槽卡接,使用时,把延长管3剥除,针芯2便可从针壳I的前端伸出针壳。 C、所述针芯2的前端通过一个转接头连接一组成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每个所述空心针4均通过转接头与所述针芯2连通,每个空心针4的外侧面为与所示针壳I内壁相配合的圆弧状,内侧面为扇形面,所有的空心针4配合后形成一个与针壳I内腔配合的圆柱体,既能保证两者紧密接触,又能保证针芯在针壳内插拔自如,每个所述空心针4的侧壁上均设有一组通孔4a,所述空心针4伸出针壳I后弯曲成伞状,每个所述空心针4的端部设有尖部4b。所述空心针4由高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在释放状态时,空心针4呈伞骨状展开,当散开伞状空心针4抽吸囊液时,多个侧孔能有效发挥抽吸作用,将囊液抽尽。 d、述针芯2后端活动连接一个延长软管5。所述延长软管5—端连接针芯2后端的注射器连接头,另一端连接注射器连接头,此延长管可以改变注射器与针壳的连接方向,便于术者自如抽吸囊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包括针壳(1),所述针壳(1)内设有针芯(2),所述针壳(1)的外侧设有一组刻度圈(1a),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壳(1)后端配合连接一组可拆卸的延长管(3),所述针芯(2)的前端设有一组成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所述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还与针壳(1)对应配合,每个所述空心针(4)均与所述针芯(2)连通,每个所述空心针(4)的侧壁上均设有一组通孔(4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包括针壳(I),所述针壳(I)内设有针芯(2),所述针壳(I)的外侧设有一组刻度圈(la),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壳(I)后端配合连接一组可拆卸的延长管(3),所述针芯(2)的前端设有一组成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所述束状分布的空心针(4)还与针壳(I)对应配合,每个所述空心针(4)均与所述针芯(2)连通,每个所述空心针(4)的侧壁上均设有一组通孔(4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囊肿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管(3)由两个对称的弧形板(3a)配合形成圆筒形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3a)上设有一组卡块(3e)、另一个弧形板(3a)上设有一组与相应卡块(3e)对应卡接配合的卡口(3d),每个所述弧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晖
申请(专利权)人:葛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