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叔平专利>正文

发动机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3983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机动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包括风扇、中冷器和散热器,所述中冷器一侧边和所述散热器一侧边固定连接,中冷器另一侧边和散热器另一侧边分别固定于机动车内,使得中冷器和散热器成并排结构设置,所述风扇固定于机动车内,所述风扇的横断面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冷器和散热器的横断面,覆盖于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中冷器和散热器并排设置,并通过风扇的鼓吹作用使中冷器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出去,避免了现有发动机散热系统中中冷器产生的热量又传递至散热器(或风扇与散热器)而导致风扇和散热器散热效率变低的问题,降低了发动机因过热而产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了车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配件
,特别是指机动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发动机工作中散热器及中冷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为了避免发动机过热或过冷,燃烧室周围的零部件(缸套、缸盖、气门等)必须进行适当的衡温。为了保证冷却效果,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由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缸体水道、风扇等组成。散热器负责循环水的冷却,它的水管和散热片多用铜材制成,铜制水管做成扁平形状,散热片带纹波状,注重散热性能,安装方向垂直于空气流动的方向,尽量做到风阻要小,冷却效率要高。 由于目前很多发动机为增压发动机,因而中冷器是增压发动机的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压发动机中,当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从而使空气膨胀密度降低,同时也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因此需要在将空气注入汽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该冷却作用就是通过中冷器来实现的。 本 申请人:曾于2013年4月9日,申请一款专利号为:ZL201320180427.5,名称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技术专利,本专利中公开了如下技术特征:在中冷器的外侧固定有前置冷却风扇组,在散热器内部封装固定有后置冷却风扇组,所述前置冷却风扇组与后置冷却风扇组为至少两个成排列结构的电子风扇,且前置冷却风扇组的电子风扇与后置冷却风扇组的电子风扇一一对应固定。该结构的散热系统,不但降低了散热风扇的噪音,而且具有散热盲区小,散热效率高,故障率低等优点。 然而,上述专利以及现有发动机散热系统中所固有的依次排列风扇、中冷器、散热器的结构,均存在一个不足之处:中冷器位于机动车前进方向的最前方,因此,机动车在前进过程中,中冷器所散发出的热量被吹向于中冷器后方的散热器,或者是风扇和散热器,导致散热器(或风扇与散热器)外部均被高温的气体所笼罩,使得散热器(或风扇与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发动机散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发动机散热系统,包括风扇、中冷器和散热器,所述中冷器一侧边和所述散热器一侧边固定连接,中冷器另一侧边和散热器另一侧边分别固定于机动车内,使得中冷器和散热器成并排结构设置,所述风扇固定于机动车内,所述风扇的横断面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冷器和散热器的横断面,覆盖于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表面。 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为一体结构,包括中冷器支架和散热器支架两部分,支架四侧壁固定于机动车内,所述中冷器固定于中冷器支架内,所述散热器固定于散热器支架内,所述中冷器远离中冷器支架的侧边与所述散热器远离散热器支架的侧边固定连接,将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并排固定。 本技术通过将中冷器和散热器并排设置,并通过风扇的鼓吹作用使中冷器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出去,避免了现有发动机散热系统中中冷器产生的热量又传递至散热器(或风扇与散热器)而导致风扇和散热器散热效率变低的问题,降低了发动机因过热而产生故障的概率,提高整车性能,无需对现有机动车发动机部分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即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散热效率,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散热器结构图; 图1为本技术中冷器结构图; 图3为本技术风扇结构图; 图4为本技术支架结构图; 图5为本技术总装结构主视图; 图6为本技术总装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该实施例为对本技术结构及其原理的解释,而非对其进行的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对本技术所做出的任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散热器和中冷器结构图。所述散热器I包括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器I的上部和下部,所述中冷器2包括进气口21和出气口 22,分别位于所述中冷器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散热器I和中冷器2总体结构设计相同于现有的散热器和中冷器,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散热器I和中冷器2在宽度上变窄,而在厚度上可选择不变或变厚,散热器I和中冷器2变窄后的宽度应保证二者并排设置时总宽度等于或小于原来散热器或中冷器的单个宽度,以避免对机动车整体结构尺寸造成破坏。 图3所示为本技术风扇结构图,所述风扇3可包括用于对散热器I进行散热的散热器风扇31和用于对中冷器2进行散热的中冷器风扇32两个部分,也可以将整个风扇作为一个整体同步对散热器和中冷器进行散热。 图4为本技术支架结构图,所述支架4为一体结构,可包括用于固定散热器I的散热器支架41和用于固定中冷器2的中冷器支架42两个部分,当然,也可以将整个支架作为一个整体固定散热器和中冷器。所述支架4边框上设有螺孔,所述散热器1、中冷器2以及风扇3边框上均对应设有螺孔,固定时将螺杆分别穿过散热器1、中冷器2以及风扇3上的螺孔与支架4上的螺孔并通过螺帽固定,将所述散热器1、中冷器2、风扇3和支架4固定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任意二者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噪音和磨损。 如图5和图6分别为本技术总装结构主视图和俯视图。支架4四侧壁通过螺栓固定于机动车内,支架为一体结构,包括中冷器支架42和散热器支架41两部分。所述中冷器2和所述散热器I分别固定于所述中冷器支架42和散热器支架41内,所述中冷器2远离中冷器支架的侧边与所述散热器I远离散热器支架的侧边固定连接,固定可采用直接将二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将二者分别固定于支架4上的结构。所述中冷器2 —侧边或其余三侧,以及散热器I 一侧边或其余三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中冷器支架42和散热器支架41上,使得中冷器2和散热器I成并排结构设置。所述散热器I的进水口 11和出水口 12连接至水箱,中冷器2的进气口 21和出气口 22连接至发动机。 所述风扇3通过螺栓与支架4固定,所述风扇3的横断面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冷器 2和散热器I的横断面,覆盖于所述中冷器2和所述散热器I表面,如图6,用于分别对所述中冷器2和散热器I进行散热。以车前行方向为迎风面,所述风扇3可固定于支架4上的迎风面一侧,所述中冷器2和所述散热器I位于所述风扇3的出风方向,风扇3将外部的风吹向中冷器2和散热器I,对中冷器2和散热器I实行散热,风扇3还可以固定于支架4上的背风面一侧,所述中冷器2和所述散热器I位于所述风扇3的进风方向,风扇3吸入中冷器2和散热器I中的热量并朝后部散发,同样可实现对中冷器2和散热器I的散热降温效果O 本技术通过将中冷器和散热器并排设置,并通过风扇的鼓吹作用使中冷器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出去,避免了现有发动机散热系统中中冷器产生的热量又传递至散热器(或风扇与散热器)而导致风扇和散热器散热效率变低的问题,同样原理,也可以选择将中冷器和散热器宽度保持不变,将中冷器和散热器高度变小,从而实现将中冷器和散热器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叠加,此种结构下,风扇及支架结构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其余结构可维持不变。本技术由于解决了热量在发动机散热系统内部相互传递的技术问题,因而可提高发动机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降低发动机因过热而产生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散热系统,包括风扇、中冷器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一侧边和所述散热器一侧边固定连接,中冷器另一侧边和散热器另一侧边分别固定于机动车内,使得中冷器和散热器成并排结构设置,所述风扇固定于机动车内,所述风扇的横断面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冷器和散热器的横断面,覆盖于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散热系统,包括风扇、中冷器和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一侧边和所述散热器一侧边固定连接,中冷器另一侧边和散热器另一侧边分别固定于机动车内,使得中冷器和散热器成并排结构设置,所述风扇固定于机动车内,所述风扇的横断面大于或等于所述中冷器和散热器的横断面,覆盖于所述中冷器和所述散热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架,所述支架为一体结构,包括中冷器支架和散热器支架两部分,支架四侧壁固定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叔平
申请(专利权)人:胡叔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