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减压装置及包含其的流体控制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843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0:26
公开了流体减压装置及包含其的流体控制阀。流体减压装置包括在堆叠阀盘中的径向和轴向流体流动通路。堆叠阀盘形成包括至少两个压降级的流体流动通路,第一压降级被定向为使得流体流动通路被径向向外引导,第二压降级被定向为使得流体流动通路被径向向内引导。通过将流体流至少部分地从径向向外的方向反转为径向向内的方向,所公开的流体减压装置有利地允许给定的径向距离中的更多的压强恢复级。所公开的阀盘可被用于形成具有比传统曲折通路阀笼更小直径的阀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减压装置及包含其的流体控制阀
本技术涉及用于流体控制阀的噪音降低装置,特别涉及包括限定了径向和轴向流体流动通路的多个堆叠阀盘的噪音降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过程中,例如油气管道系统、化学处理等的流体控制中,经常有必要降低流体的压强。如流量控制阀和流体调节器等的可调式限流装置及其它如扩散器、消音器等的固定限流装置,以及其它回压装置都用于实现该目的。在特定应用中的流体控制阀和/或其它限流装置的目的可以是控制流量或其它过程变量,但该种限制导致本质上作为其流量控制功能的副作用的压强降低和不必要的噪声。 目前可用的用于降低压强和流体噪音的一种装置利用了曲折的流体流动通路。在曲折的流体流动通路中,流体流需要经过具有多个节流性流体流动通道的装置,其中每个流体流动通道被构造成当流体沿平面的径向向外的方向从装置入口横穿到装置出口时,需要流体流改变方向,通常成直角贯穿曲折的通路。这些装置通常被称为“曲折通路调整装 β,, 直ο 在这种利用曲折通路技术的目前可用的曲折通路调整装置中,可获得的噪音减少的量通过控制阀的尺寸(例如,整个外壳或外部尺寸)来限制。更具体地,当流体流过堆叠阀盘时,流体在平面的径向的方向上向外连续地行进。然而,这种装置没有利用装置中的压强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方面,流体减压装置包括具有第一阀盘和第二阀盘的多个堆叠阀盘。第一阀盘包括中空的中心部分、第一环形周边、沿第一级节流口(restrict1n)径向向内布置的第一流体入口部分、沿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外布置的第一级恢复入口、以及沿第一级恢复入口径向向外布置的第三级恢复增压室(plenum)。第二阀盘包括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第二环形周边、设置在所述中空的中心部分和第二环形周边之间的节流和恢复增压室,该节流和恢复增压室包括第一级恢复区域、流体连接到第一级恢复区域的第二级节流口,以及流体连接到第二级节流口的第二级恢复增压室。流体流动通路形成在第一流体入口部分和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间,该流体流动通路在穿过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前穿过所述第一级节流口、第一级恢复区域、第二级节流口以及第二级恢复增压室,第二级节流口朝着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径向向内引导所述流体流动通路。 在本技术的另一示例性方面中,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具有通过连接通道连接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的阀体。多个堆叠阀盘被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中,所述多个堆叠阀盘包括第一阀盘和第二阀盘。第一阀盘包括中空的中心部分、第一环形周边、沿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内布置的第一流体入口部分、沿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外布置的第一级恢复入口、以及沿第一级恢复入口径向向外布置的第三级恢复增压室。第二阀盘包括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第二环形周边、设置在所述中空的中心部分和第二环形周边之间的节流和恢复增压室,该节流和恢复增压室包括第一级恢复区域、流体连接到第一级恢复区域的第二级节流口,以及流体连接到第二级节流口的第二级恢复增压室。流体流动通路形成在第一流体入口部分和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间,该流体流动通路在穿过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前穿过所述第一级节流口、第一级恢复区域、第二级节流口以及第二级恢复增压室,第二级节流口朝着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径向向内引导所述流体流动通路。 在本技术的又一示例性方面中,一种流体控制阀包括限定了穿过其中的流体流动通路的多个堆叠阀盘。该流体流动通路包括至少两个压降级。第一压降级被定向为使流体流动通路径向向外,而第二压降级被定向为使流体流动通路径向向内。 在本技术的又一示例性方面中,一种流体减压装置包括多个堆叠阀盘,所述多个阀盘形成第一压降级、第二压降级和第三压降级。流体流动通路形成在所述第一压降级、第二压降级和第三压降级之间,所述流体流动通路在所述第一压降级中具有径向向外的分量,在所述第二压降级中具有径向向内的分量,以及在所述第三压降级中具有径向向外的分量。 进一步根据任意一个或多个上述方面,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还可以包括下列任意一个或多个优选的形式。 [0011 ] 在某些优选的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在第二级恢复增压室和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间的第三级节流口,所述第三级节流口沿轴向方向从第二阀盘向第一阀盘引导所述流体流动通路。在其它优选的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沿第二级恢复增压室径向向外设置的流体出口槽。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第一级恢复区域,其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个第二级节流口和第二个第二级节流口。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级恢复区域成角度的第二级节流口。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角度为约40度。在某些优选形式中,所述角度为约31度。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具有基本平行的侧边的流体入口部分。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的所述第一流体入口部分可包括具有会聚然后发散的侧壁的文氏管(venturi) ( S卩,不平行的侧边)形状的流体入口部分。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多个流体入口槽,每个流体入口槽流体连接到单一的第一级恢复区域。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分别流体地连接至两个第二级节流口的第一级恢复区域。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每个所述第二级节流口流体地连接至单个第三级恢复增压室。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流体控制阀或流体减压装置可包括以交替的方式布置的多个第一阀盘和多个第二阀盘。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所述多个堆叠阀盘中的每个阀盘是相同的。在其它优选形式中,所述第二压降级同时降低压强和改变流体流动方向。 通过将流体流至少部分地从径向向外的方向反转为径向向内的方向,所公开的流体减压装置有利地允许给定的径向距离中的更多的压强恢复级。其结果是,所公开的阀盘可被用于形成具有比传统曲折通路阀笼更小直径的阀笼。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被认为是新颖的特征特别陈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本技术可以结合附图参照下面的描述来得到最好的理解,其中相同的参照数字标识多个附图中的类似的元件,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包含堆叠阀盘形式的阀内件的流体控制阀的横截面图,其中堆叠阀盘形成流体减压装置; 图2是图1的堆叠阀盘中的第一阀盘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堆叠阀盘中的第二阀盘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阀盘和第二阀盘堆叠在彼此之上的俯视图; 图5是第一阀盘的替换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二阀盘的替换实施例的俯视图;以及 图7是阀盘的替换实施例的俯视图,该替换实施例在一个阀盘中结合至少三个流动恢复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例示了一种流体压强和噪音降低装置的实施方式,其包括形成通过阀内件的径向和轴向流体流动通路的多个堆叠阀盘。阀内件采用阀笼10的形式,其具有安装在流体控制阀12内的多个堆叠阀盘,流体控制阀12包括阀体14,阀体14具有流体入口16、流体出口 18以及穿过阀体14的连接通道20。 阀座环22安装在连接通道20内并与阀塞(未示出)相配合,阀塞由例如阀杆24等阀的操作件控制,以控制流体流进内部并通过阀笼10的外部。阀笼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堆叠阀盘,所述多个堆叠阀盘包括: 第一阀盘,其具有中空的第一中心部分、第一环形周边、沿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内设置的第一流体入口部分、沿所述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外设置的第一级恢复入口以及沿所述第一级恢复入口径向向外设置的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以及 第二阀盘,其具有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第二环形周边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周边之间的节流和恢复增压室,所述节流和恢复增压室包括第一级恢复区域、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级恢复区域的第二级节流口以及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级节流口的第二级恢复增压室; 其中,流体流动通路形成在所述第一流体入口部分和所述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间,所述流体流动通路在穿过所述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前穿过所述第一级节流口、第一级恢复区域、第二级节流口以及第二级恢复增压室,所述第二级节流口朝着所述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径向向内引导所述流体流动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15 US 13/836,0311.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堆叠阀盘,所述多个堆叠阀盘包括: 第一阀盘,其具有中空的第一中心部分、第一环形周边、沿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内设置的第一流体入口部分、沿所述第一级节流口径向向外设置的第一级恢复入口以及沿所述第一级恢复入口径向向外设置的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以及 第二阀盘,其具有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第二环形周边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和所述第二环形周边之间的节流和恢复增压室,所述节流和恢复增压室包括第一级恢复区域、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级恢复区域的第二级节流口以及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级节流口的第二级恢复增压室; 其中,流体流动通路形成在所述第一流体入口部分和所述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间,所述流体流动通路在穿过所述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前穿过所述第一级节流口、第一级恢复区域、第二级节流口以及第二级恢复增压室,所述第二级节流口朝着所述中空的第二中心部分径向向内引导所述流体流动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级恢复增压室和所述第三级恢复增压室之间的第三级节流口,所述第三级节流口沿轴向方向从所述第二阀盘向所述第一阀盘弓I导所述流体流动通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盘包括沿所述第二级恢复增压室径向向外设置的流体出口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恢复区域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个第二级节流口和第二个第二级节流口,从而将所述流体流动通路分成两个流体流动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节流口相对于所述第一级恢复区域成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为约40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入口部分包括基本平行的侧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部分包括具有会聚然后发散的侧壁的文氏管截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盘包括多个流体入口槽,每个流体入口槽流体连接至单个第一级恢复区域。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W·麦卡蒂
申请(专利权)人: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