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壳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3055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底壳装置及空调器,其中,底壳装置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底壳与所述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其通过设置底壳与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达到与底壳的外表面100%贴合的目的,从而使得底壳装置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或制热运行过程中、或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保温结构与底壳之间不会因为空隙产生摩擦而发出噪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材料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壳装置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壳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挂壁式空调器普遍采用密封胶粘贴泡沫的方式进行保温,即空调器底壳保温装置通常为:将保温泡沫利用密封胶粘贴在空调器底壳上形成空调器底壳保温装置。但是,由于泡沫材料具有硬且脆的特点,并且其收缩性较大。当空调器在制冷工作过程中、或制热工作过程中、或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时,泡沫容易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发出啪、啪、啪的噪音,影响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同时,由于泡沫材料采用密封胶粘贴在空调器底壳上,装配后泡沫与空调器底壳不能100%贴合,具有一定的空隙。当空调器在制冷工作过程中、或制热工作过程中、或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时,泡沫与空调器底壳之间会产生摩擦,从而发出噪音,同样影响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装置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提供一种底壳装置及空调器。 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的一种底壳装置,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其中: 所述底壳与所述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 所述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发泡材料为TO。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所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厚度大于等于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所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温度为45°C—55°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之间的剥离力大于等于6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的收缩率小于0.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采用的发泡方法为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或机械发泡法。 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底壳装置为上述任一种底壳装置。 上述底壳装置及空调器的有益效果:其中,底壳装置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其中,底壳与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达到保温结构与底壳的外表面100%贴合的目的,从而使得底壳装置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或制热运行过程中、或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保温结构与底壳之间不会因为空隙产生摩擦而发出噪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材料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 并且,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软质发泡材料相较于传统的用于制备空调器底壳保温结构的材料(泡沫),具有材质较软、收缩性小的特点。在空调器制冷运行过程中、或制热运行过程中、或空调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转换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热胀冷缩现象,从而彻底解决了传统保温方式泡沫件热胀冷缩发出噪音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同时,将底壳与保温结构一次发泡成型为一体,实现了通过根据底壳的规格,采用模具一次发泡成型制作工艺代替传统的溶胶一涂胶一泡沫装配工艺制备底壳装置的目的,有效地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其不需要采用密封胶粘贴,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底壳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壳装置一具体实施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作为一具体实施例的底壳装置100,包括底壳110和保温结构120。其中,底壳110与保温结构120发泡成型为一体。 通过设置底壳110与保温结构120发泡成型为一体,使得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的外表面之间紧密贴合,实现了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之间无空隙的目的。当配置有该底壳装置100的家用电器,如:空调器(以下实施例均以空调器为例进行说明),在制热运行过程中、或热冷运行过程中、或在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转换过程中,由于保温结构120与空调器的底壳110紧密贴合,因此,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之间不会产生摩擦,进而不会发出噪音。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器底壳保温结构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发出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的问题。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保温结构120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软质发泡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泡沫材料,具有材质较软、收缩性小的特点。当空调器处于制热运行过程、或制冷运行过程中、或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转换过程中时,存在冷热交替。传统的用于制备空调器底壳保温结构为泡沫材料,泡沫材料收缩性较大,因此很容易发生热胀冷缩现象,发出啪、啪、啪的噪音,影响空调器的舒适性。而采用软质发泡材料,由于软质发泡材料的收缩性较小,不容易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或发生的热胀冷缩现象非常小,因此不会发出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噪音,同样提高了空调器的舒适性。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软质发泡材料为PU (polyurethane,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采用PU作为软质发泡材料进行发泡时,发泡均匀。因此,通过对进行发泡得到的底壳装置100无起泡、凹陷和破损缺陷的现象,保证了底壳装置100的质量。 并且,通过调整用于制备的配方,获得不同密度、弹性和刚性等性能的作为软质发泡材料,制备保温结构120,使得保温结构120可承受温度范围为一 20°C — 60°C,从而使得底壳装置100能够长期工作在环境温度为一 20°C—60°C之间。同时,采用I3U作为软质发泡材料制备的保温结构120具有一定的耐酸碱性,在与酸和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时不会发生裂变、溶胀等现象,延长了保温结构12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底壳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对软质发泡材料进行发泡制备保温结构120,实现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发泡成型为一体时,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厚度可根据电器的保温性能进行调整。具体的,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厚度应大于等于5_。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厚度大于等于5_,使得通过软质发泡材料进行发泡形成的保温结构120具有足够的厚度,避免了保温结构120过薄导致底壳装置100保温效果较差的现象,保证了底壳装置100的保温性能。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软质发泡材料进行发泡形成保温结构120,实现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发泡成型为一体时,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温度通常为45°C—55°C。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对软质发泡材料进行发泡形成保温结构120,实现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发泡成型为一体后,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之间的剥离力大于等于6N。从而提高了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之间的剥离强度,避免了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的边缘出现剥离的现象,同样保证了底壳装置100的质量。 同时,保温结构120的收缩率小于0.2%。较小的收缩率使得保温结构120在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防止了保温结构120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的空调器底壳保温结构由于热胀冷缩而发出噪音的问题。 其中,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发泡成型时,所采用的发泡方法可为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或机械发泡法。多种发泡法均可以实现保温结构120与底壳110发泡成型为一体的目的,使得制备底壳装置100的方法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其中,采用物理发泡法或化学发泡法制备底壳装置100的具体过程为: 首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其中:所述底壳与所述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所述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和保温结构,其中: 所述底壳与所述保温结构发泡成型为一体; 所述保温结构的材料为软质发泡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发泡材料为PU。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所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厚度大于等于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与所述底壳发泡成型时,所述软质发泡材料的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付梁子文周庆涛吕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