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拉力练习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981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9:01
一种双臂拉力练习架,属于体育器材领域。包括机架、后顶部滑轮、前顶部滑轮、绳索、上端把手、配重组合、底部滑轮、下端把手,上端把手一端固定有绳索,绳索绕过前顶部滑轮后另一端固定配重组合的配重块上,下端把手一端同样固定有绳索,绳索绕过底部滑轮及后顶部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配重组合的配重块上,两配重组合对称布置在机架中间两侧。使用时,根据需要,双手可紧握上端把手或下端把手,用力拉动把手,此时固定在其上的绳索做牵引运动,绳索绕过各个滑轮后都最终进入配重组合,并带动配重块做上下运动。如此往复数次,可起到锻炼臂部肌肉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搬运方便,适用范围广泛,是专业运动队及医院必备的健身康复器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臂拉力练习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臂拉力练习架,属于体育器材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体育锻炼是现代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适应社会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进行体育锻炼,由于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满足不了这种愿望。目前虽然有许多健身器材,但对于局部锻炼的运动器械还比较少,该器械是一种利用短暂时间进行局部锻炼身体,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 在体育锻炼中,经常受场地器械的限制,有许多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经常发生受伤现象,重者瘫痪,轻者腰酸腿疼,给运动生涯带来许多不便。该仪器能够在运动训练中带来辅助的练习效果。可以在家庭和办公娱乐场所使用,是学校及家庭必备的健身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实用,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的双臂拉力练习架。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臂拉力练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后顶部滑轮、前顶部滑轮、绳索、上端把手、配重组合、底部滑轮、下端把手,上端把手一端固定有绳索,绳索绕过前顶部滑轮后另一端固定配重组合的配重块上,下端把手一端同样固定有绳索,绳索绕过底部滑轮 及后顶部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配重组合的配重块上,两配重组合对称布置在机架中间两侧。 使用时,根据需要,双手可紧握上端把手或下端把手,用力拉动把手,此时固定在其上的绳索做牵引运动,绳索绕过各个滑轮后都最终进入配重组合,并带动配重块做上下运动。如此往复数次,可起到锻炼臂部肌肉的目的。 所述的双臂拉力练习架的材料可以用圆管,方管或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安装底座缓冲垫,增加安全系数,起到稳定支架作用。本技术具有健身功能,对消除肌肉疲劳,减轻肌肉酸痛,促进血液循环。对活动不方便的中老年人病人起到增加运动,促进康复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不受场地和时间限制,搬运方便,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双臂拉力练习架的最佳实例,其中:1机架 2后顶部滑轮3前顶部滑轮4绳索5上端把手6配重组合7底部滑轮8下端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双臂拉力练习架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双臂拉力练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后顶部滑轮、前顶部滑轮、绳索、上端把手、配重组合、底部滑轮、下端把手,上端把手(5 ) —端固定有绳索(4 ),绳索(4 )绕过前顶部滑轮(3 )后另一端固定配重组合(6)的配重块上,下端把手(8)—端同样固定有绳索(4),绳索(4)绕过底部滑轮(7 )及后顶部滑轮(2 )后另一端固定在配重组合(6 )的配重块上,两配重组合(6 )对称布置在机架(I)中间两侧。 使用时,根据需要,双手可紧握上端把手或下端把手,用力拉动把手,此时固定在其上的绳索做牵引运动,绳索绕过各个滑轮后都最终进入配重组合,并带动配重块做上下运动。如此往复数次,可起到锻炼臂部肌肉的目的。 所述的双臂拉力练习架固定支架的材料可以用圆管,方管或钢板。 本技术能够给中老年人和运动员在康复和训练过程中带来辅助的练习效果。也可以在家庭和办公娱乐场所使用,是专业运动队及医院必备的康复器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臂拉力练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后顶部滑轮、前顶部滑轮、绳索、上端把手、配重组合、底部滑轮、下端把手,上端把手(5)一端固定有绳索(4),绳索(4)绕过前顶部滑轮(3)后另一端固定配重组合(6)的配重块上,下端把手(8)一端同样固定有绳索(4),绳索(4)绕过底部滑轮(7)及后顶部滑轮(2)后另一端固定在配重组合(6)的配重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臂拉力练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后顶部滑轮、前顶部滑轮、绳索、上端把手、配重组合、底部滑轮、下端把手,上端把手(5 ) —端固定有绳索(4 ),绳索(4 )绕过前顶部滑轮(3)后另一端固定配重组合(6)的配重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新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