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922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包括运放模块、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第一至第七电阻、第一、第二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重给定信号的产生过程如下:单片机输出的+15V通过第三电阻降压并经电位器调节后,通过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输入到运放模块的输入正端。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实际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经过计算后,输出一个PWM信号,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压后,经三极管放大,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的输送叠加在运放模块的输入正端,达到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的目的。由于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系数字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模拟信号在高频电路中易发生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
[0001 ] 本技术涉及充电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高频充电机线路中,只通过主电路或单片机来控制充电电流给定信号。一旦失控,极易将电池充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高频充电机线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包括运放模块、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单片机的PWM信号输出脚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并接后接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三极管的发射极、电位器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并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电位器的调压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15V输出,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到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运放模块的输入正端,二极管的正极接电压反馈信号,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到运放模块的输入负端,运放模块的输出端输出充电电流给定信号。 本技术双重给定信号的产生过程如下: 单片机输出的+15V通过第三电阻降压并经电位器调节后,通过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输入到运放模块的输入正端。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实际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经过计算后,输出一个PWM信号,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分压后,经三极管放大,第四电阻和第六电阻的输送叠加在运放模块的输入正端,达到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的目的。 由于单片机输出的PWM信号,系数字信号,本技术解决了模拟信号在高频电路中易发生干扰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的电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包括运放模块U1、二极管D37、三极管 BG13、电位器 RW2、电阻 R78、R77、R76、R75、R74、R73、电容 C54、C55,其中单片机的PWM信号输出脚接R78的一端,R78的另一端和R77的一端并接后接三极管BG13的基极,R77的另一端、三极管BG13的发射极、电位器RW2的一端、电阻R75的一端、电容C54的一端、电容C55的一端并接,三极管BG13的集电极接电阻R77的一端、电阻R76的一端和电位器RW2的调压端,电阻R77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15V输出,电阻R76的另一端、电阻R75的另一端、电容C54的另一端、电容C55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到电阻R74的一端,电阻R74的另一端接运放模块U1的输入正端,二极管D37的正极接接电压反馈信号,二极管D37的负极通过电阻R73连接到运放模块U1的输入负端,运放模块U1的输出端输出充电电流给定信号。 单片机输出的+15V通过电位器RW2调节后,通过电阻R76、R74输入到运放模块U1的输入正端3脚上。单片机根据采集到的实际充电电流、充电电压经过计算后,输出一个PWM信号,通过电阻R78、R79分压后,经三极管BG13放大,电阻R76、R74的输送叠加在运放模块U1的输入正端3脚上,达到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包括运放模块、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单片机的PWM信号输出脚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并接后接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三极管的发射极、电位器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并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电位器的调压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单片机的15V输出,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并接后连接到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运放模块的输入正端,二极管的正极接电压反馈信号,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到运放模块的输入负端,运放模块的输出端输出充电电流给定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电流给定信号双重控制电路,包括运放模块、二极管、三极管、电位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单片机的PWM信号输出脚接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并接后接三极管的基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三极管的发射极、电位器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佩忠陈春欢陈波唐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施能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