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2717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的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平衡重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上部的上部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下部的下部框体;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载置的重物;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平衡重的特征在于,重物载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上侧的部位,开口部设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下侧的部位,且具有贯穿平衡重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的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平衡重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上部的上部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下部的下部框体;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载置的重物;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平衡重的特征在于,重物载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上侧的部位,开口部设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下侧的部位,且具有贯穿平衡重的形状。【专利说明】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采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悬吊在升降通道内的结构的电梯设备中,当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在升降通道内交错时,有时会导致在两者相对向的空间产生压力波,使得在电梯轿厢内产生冲击声和摇晃等。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电梯的升降速度大幅度提高,该冲击声和摇晃的问题也变得更为显著。 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设备,其电梯轿厢在升降通道内沿着与平衡重相反的方向进行升降,在该电梯轿厢的与电梯门厅侧相反的一侧的上下设置有半球状的阻流板,在该阻流板的各个顶部进一步设置有陡峭形状的阻流板,在上下的阻流板之间设置有覆盖门厅侧以外的侧面且沿着纵向形成有多个槽的整流板,此外,在平衡重的靠电梯轿厢侧的侧面形成有多个纵向槽。并且,该专利文献I还公开了在平衡重设有开口部的结构。根据该专利文献1,通过这些阻流板、纵向槽及开口部,能够缓解并降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力。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5-162496号公报 可是,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梯设备中,假定电梯轿厢与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力在交错的中期变得最大而将开口部形成在平衡重的中央部,但在该文献中没有对交错开始的瞬间产生的力(例如在电梯轿厢正在上升以及平衡重正在下降的场合,在电梯轿厢的上端部和平衡重的下端部开始交错的瞬间产生的力)作出考虑。 另一方面,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开始的瞬间,电梯轿厢内的乘客感觉到的冲击声和摇晃最大。冲击声和摇晃因电梯轿厢周围的在与朝一个方向移动的电梯轿厢相同的方向上流动的空气和平衡重周围的在与朝另一个方向移动的平衡重相同的方向上流动的空气在相对向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因此,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电梯设备中存在无法充分降低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这样的问题。 尤其是在近年,在高速电梯设备中,将电梯轿厢上升时的额定速度设定为比下降时的额定速度快。例如,将上升时的额定速度设为100m/分,而将下降时的额定速度设为600m/分。因此,在这一场合,现有技术无法充分降低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 将电梯轿厢上升时的移动速度设定为高于下降时的移动速度的理由是,根据人的耳朵的特性,气压下降时(电梯轿厢上升时)与气压上升时(电梯轿厢下降时)相比,乘客的耳朵更能够适应因电梯轿厢升降而引起的急剧的气压变化,也就是说在气压下降时(电梯轿厢上升时)乘客的耳朵比较不容易引起耳鸣和耳塞感。 此外,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平衡重中,为了将开口部形成在中央部,采用了将平衡重左右分割,并且通过连接梁将左右的平衡重连接起来这一特殊的结构。因此,存在无法将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平衡重适用于一般形状的平衡重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在考虑了上述问题点的情况下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的平衡重以及电梯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平衡重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上部的上部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下部的下部框体;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载置的重物;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平衡重的特征在于,重物载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上侧的部位,开口部设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下侧的部位,且具有贯穿平衡重的形状。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设备由平衡重和电梯轿厢构成,该平衡重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上部的上部框体;连接一对纵向框体的下部的下部框体;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载置的重物;在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上部框体与下部框体之间设置的开口部,该电梯轿厢通过吊索而与平衡重连接且在与平衡重相反的方向上升降,所述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重物载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上侧的部位,开口部设置在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下侧的部位,且具有贯穿平衡重的形状。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降低电梯轿厢和平衡重交错时产生的冲击声和摇晃。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没有安装罩体时的平衡重的正面结构图。 图3是安装了罩体时的平衡重的正面结构图。 图4是安装了其他罩体时的平衡重的正面结构图。 符号说明 I升降通道 6电梯轿厢 7平衡重 70平衡重框体 70A纵向框体 70B上部框体 70C下部框体 71 重物 74、174 开口部 75、175 罩体 75aU75a 上部罩体 75b纵向罩体 75cU75b 下部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梯设备100的整体结构。电梯设备100被构造成具有设置在建筑物内的升降通道1、形成在该升降通道I上部的机械室2、设置在该机械室2内的卷扬机3、设置在机械室2内而对卷扬机3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盘4、卷绕在卷扬机3的绳轮3a上的主吊索5、与该主吊索5的一端连接而在升降通道I内升降的电梯轿厢6、与该主吊索5的另一端连接而沿着与电梯轿厢6相反的方向在升降通道I内升降的平衡重7、以及在与主吊索相反的一侧与电梯轿厢6和平衡重7连接的补偿绳索8。 电梯设备100被设定为电梯轿厢6上升时的额定速度比下降时的额定速度快。将电梯轿厢6上升时的移动速度设定为高于下降时的移动速度的理由是,根据人的耳朵的特性,气压下降时(电梯轿厢6上升时)与气压上升时(电梯轿厢6下降时)相比,乘客的耳朵更能够适应因电梯轿厢6升降而引起的急剧的气压变化,也就是说在气压下降时(电梯轿厢6上升时)乘客的耳朵比较不容易引起耳鸣和耳塞感。 图2表示没有安装罩体时的平衡重7的正面结构。此外,图2的平衡重7的正面结构是从箭头A观察图1的平衡重7时观察到的正面结构。 平衡重7具有:平衡重框体70,其由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70A、连接这些纵向框体70A上部的上部框体70B以及连接这些纵向框体70A下部的下部框体70C构成;载置在该平衡重框体70内的多个重物71 ;以及引导构件72,该引导构件72设置在纵向框体70A的上端和下端,沿着未图示的平衡重用导轨滑动。补偿绳索8设置在平衡重7的下方,其端部固定在梁73上,梁73架设在纵向框体70A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平衡重7中,在比设置有中间梁76的中央部更靠下方的部位设置有开口部74,如图2所示,该开口部74从正面(电梯轿厢侧)朝着背面(电梯轿厢的相反侧)贯穿平衡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重,具有:相对向设置的一对纵向框体;连接所述一对纵向框体的上部的上部框体;连接所述一对纵向框体的下部的下部框体;在所述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之间载置的重物;在所述一对纵向框体之间且在所述上部框体与所述下部框体之间设置的开口部,所述平衡重的特征在于,所述重物载置在所述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上侧的部位,所述开口部设置在所述一对纵向框体的比中央部附近更靠下侧的部位,且具有贯穿所述平衡重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好宽河村阳右宫田弘市阿部行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