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装置和磨煤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643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5:56
电机装置和磨煤机,该电机装置包括电机(1)和对该电机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2),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3)和从该电机主体伸出并由轴承(4)支撑的主轴(5),所述散热风道的出口(6)与所述至少一个轴承的位置相邻,以使流出所述散热风道的风吹过所述轴承附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机装置能够提高对电机轴承的散热性能,从而提高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和保证电机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装置和磨煤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装置和磨煤机。
技术介绍
普通电机装置包括电机主体和从电机主体伸出并由轴承支撑的主轴以及对电机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电机主体和轴承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而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电机需要通过散热风道将热量排到外部而进行循环散热。一般散热风道采用直排式,散热风道的出口设在散热风道机壳的一端。而这种结构的散热风道主要对电机主体的散热性能比较好,而对电机轴承的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提高对电机轴承的散热性的电机装置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电机轴承的散热性的电机装置,从而提高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和保证电机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装置,该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和对该电机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从电机主体伸出并由轴承支撑的主轴,,散热风道的出口与至少一个轴承的位置相邻。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道在电机之上延伸并具有位于所述主轴一侧的入口和位于所述主轴另一侧的所述出口,与该出口相邻的轴承为位于电机负荷侧的轴承。 优选地,所述出口包括朝向下方的第一出风部,该第一出风部位于与所述轴承相邻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出口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部两侧的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 另外,还可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部和第三出风部彼此贯通。 优选地,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散热风道的入口的风扇。 优选地,所述风扇与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 另外,还提供一种磨煤机,该磨煤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装置和由该电机装置的主轴驱动的磨煤装置。 通过本技术的电机装置,即通过在散热风道的下方设置向下的第一出风部,使流出该第一出风部的风朝向电机轴承进行散热冷却,从而降低电机负荷侧轴承的温度,因此,具有提高对电机轴承的散热性的作用,保证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提高了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机装置的结构图。 图2和图3分别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散热风道的出口的立体结构图和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I电机2 散热风道 3电机主体4 轴承 5主轴6 出口 7入口8 第一出风部 9第二出风部10 第三出风部 11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机装置,该电机装置包括电机I和对该电机I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2,电机I包括电机主体3和从该电机主体3伸出并由轴承4支撑的主轴5,散热风道2的出口 6与至少一个轴承4的位置相邻。 传统的电机装置包括电机和对该电机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和从该电机主体伸出并由轴承支撑的主轴。其中,所述散热风道设置为直排式,即,外部空气通过散热风道对电机主体进行散热后由出口直接排出,而排出的空气并不会再次利用对轴承进行冷却。 而本技术的电机装置,将散热风道2的出口 6设置在与至少一个轴承4邻近的位置,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对从出口 6排出的空气进行二次利用,进而对轴承4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当电机I处于工作状态时,外部空气进入散热风道2并带走电机主体3自身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风道2的出口 6排出。由于散热风道2的出口 6设置在与轴承4相邻的位置。因此,流出散热风道2的出口 6处的空气会吹向电机I壳体的包围轴承4部分的轴承4端盖上,以对轴承4进行散热冷却的作用,从而降低轴承4的温度,提高对轴承4的散热性。 在此,虽然从出口 6排出的空气吸收电机主体3的热量而其温度会升高,但是,由于轴承4负荷较重而其温度过高,排出的空气依然可以对轴承4起到进行冷却降温的作用。 另外,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轴承4可以是位于主轴5的任意一端的轴承,可根据具体工作场合来选择。例如,出口 6可以优选设置在主轴5的负荷较重一侧的轴承附近。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风道2在电机I之上延伸并具有位于主轴5 —侧的入口 7和位于主轴5另一侧的出口 6,与该出口 6相邻的轴承4为位于电机I负荷侧的轴承。 其中,外部空气会依次通过入口 7、散热风道2的延伸部分和出口 6最终朝向电机I负荷侧的轴承4端盖进行排出,从而对轴承4起到散热冷却的作用。在此,当外部空气通过散热风道2的延伸部分时,会带走电机主体3自身产生的热量而降低电机主体3的温度,从而保证电机主体3的使用效率。由此,本技术的电机装置能够同时降低电机主体3和轴承4的温度,从而保证了电机装置运行的可靠性。 所述散热风道2也可以设计成多种形式,只要满足散热风道2的出口 6与轴承4相邻的位置即可。例如,可以将散热风道2设置在电机I的一侧或两侧。 另外,优选地,所述出口 6包括朝向下方的第一出风部8,该第一出风部8位于与轴承4相邻的位置。S卩,如图1所示,第一出风部8设置在散热风道2的出口 6的底部,电机I壳体的轴承4端盖位于第一出风部8的下方。上述结构使轴承4通过第一出风部8吹出的风来进行冷却降温。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根据电机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第一出风部8设置在与轴承4相邻的位置,保证排出的空气吹向待冷却的轴承4即可。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出口 6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出风部8两侧的第二出风部9和第三出风部10。其中,第一出风部8主要通过吹出的空气对电机I轴承4进行冷却降温,而第二出风部9和第三出风部10主要通过流经散热风道2的空气对电机主体3进行散热排风。通过设置三个出风部对电机主体3和负荷侧的轴承4进行冷却,从而提高了电机整体的散热性能。 另外,还可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出风部9和第三出风部10彼此贯通。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所述第二出风部9和第三出风部10只要满足能够对电机主体3进行散热,可以是任何一种结构。但优选地,将第二出风部9和第三出风部10设置为彼此贯通,这种结构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对电机主体3的散热性能。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散热风道2的入口 7的风扇11。其中,由于风扇11与散热风道2的入口 7连通,因此流进该风扇11的空气通过入口 7流向散热风道2的延伸部分并由所述出口 6排出。 优选地,所述风扇11与电机I的主轴5传动连接。即,电机I的主轴5旋转运行带动风扇11进行转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节省电能源。但本技术并不限定于此,所述风扇11还可以通过其他任何一种形式工作,例如单独用电驱动该风扇11。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磨煤机,该磨煤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装置和由该电机装置的主轴5驱动的磨煤装置。当该磨煤机工作时,由电机装置的主轴5同时驱动风扇11和磨煤装置。此时,外部空气通过风扇11进入到散热风道2中并带走电机主体3自身的热量后,通过第一出风部8、第二出风部9和第三出风部10排出。其中,由第一出风部8排出的空气会进行二次利用吹向轴承4端盖而对轴承4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电机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机装置,该电机装置包括电机(1)和对该电机(1)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2),所述电机(1)包括电机主体(3)和从该电机主体(3)伸出并由轴承(4)支撑的主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2)的出口(6)与所述至少一个轴承(4)的位置相邻。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装置,该电机装置包括电机(I)和对该电机(I)进行散热的散热风道(2),所述电机⑴包括电机主体⑶和从该电机主体⑶伸出并由轴承⑷支撑的主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2)的出口(6)与所述至少一个轴承(4)的位置相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道(2)在所述电机(I)之上延伸并具有位于所述主轴(5) —侧的入口(7)和位于所述主轴(5)另一侧的所述出口(6),与该出口(6)相邻的所述轴承⑷为位于所述电机⑴负荷侧的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6)包括朝向下方的第一出风部(8),该第一出风部(8)位于与所述轴承(4)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结银王先友宋明聊方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皖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安庆皖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