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辅助电极的有机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458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3:13
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衬底;布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有机层图案;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交替布置的辅助电极图案,其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及布置在其间的辅助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和所述辅助电极图案上的发光层;布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有机层;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层上的第二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衬底;布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有机层图案;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交替布置的辅助电极图案,其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及布置在其间的辅助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和所述辅助电极图案上的发光层;布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有机层;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层上的第二电极。【专利说明】包括辅助电极的有机发光装置 相关专利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6月11日提交的第10-2013-0066793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 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1.
本公开涉及有机发光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包括辅助电极的有机发光装置。 2.相关技术的讨论 有机发光装置是利用在施加电压时发射光的材料的装置,并且可以是有益的,因 为其具有高亮度、优异对比度、多色性、广视角、高速响应及低操作电压。 有机发光装置具有阳极和阴极之间插入有机发光层的结构。当施加电压时,来自 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被注入有机发光层。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可以在有机发光层内 的邻近分子之间产生电子交换,并且向相对的电极移动。此外,当电子和空穴在某一分子中 重耦合时,可以以高激发态形成分子激子。当分子激子返回低能的基态时,其可以发射其自 身特有的光。可以根据所用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材料和结构来限制在阳极和阴极上施加的电 压,由此,也可以限制有机发光装置的电荷载流子的注入量和发光量。 专利技术简述 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提供了能控制电荷载流子的量且不受装置的材料和结 构影响的有机发光装置。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了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衬底;布置在所述衬底上 的第一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有机层图案;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交替布置 的辅助电极图案,其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及布置在其间的辅助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有 机层图案和所述辅助电极图案上的发光层;布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有机层;以及布置 在所述第二有机层上的第二电极。 所述辅助电极图案可以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 在所述辅助电极图案中,绝缘层还布置在所述辅助电极的侧面上,使得所述辅助 电极布置在所述绝缘层内。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重叠辅助电极的电极,其与所述辅助电极图案重叠;以及重叠 第一有机层的电极,其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重叠,其中所述重叠辅助电极的电极和重叠 第一有机层的电极彼此绝缘。 第一电极可以同第一有机层图案一起形成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层图案,其中所述 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层图案可以与辅助电极图案交替布置。 第一电极-第一有机层图案和辅助电极可以布置在衬底上。 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阴极。此处,第一有机层图案可以包括 选自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具有空穴传输和空穴注入的双重功能的层中至少之一, 并且第二有机层可以包括选自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具有电子传输和电子注入的双 重功能的层中至少之一。 第一电极可以为阴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阳极。此处,第一有机层图案可以包括 选自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具有电子传输和电子注入的双重功能的层中至少之一, 并且第二有机层可以包括选自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具有空穴传输和空穴注入的双 重功能的层中至少之一。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了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衬底;布置在所述衬底上 的第一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有机层图案;布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上的 发光层;布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有机层交替布置的辅助电极图 案,其包括上绝缘层和布置在其中的辅助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层上的第二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重叠辅助电极的电极,其与所述辅助电极图案重叠;以及重叠 第二有机层的电极,其与所述第二有机层重叠,其中所述重叠辅助电极的电极和重叠第二 有机层的电极彼此绝缘。 所述第二电极同所述第二有机层一起形成第二电极-第二有机层,其中所述第二 电极-第二有机层可以与辅助电极图案交替布置。 第一电极可以为阳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阴极。在此,第一有机层图案可以包括 选自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具有空穴传输和空穴注入的双重功能的层中至少之一, 并且第二有机层可以包括选自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具有电子传输和电子注入的双 重功能的层中至少之一。 第一电极可以为阴极,并且第二电极可以为阳极。此处,第一有机层图案可以包括 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具有电子传输和电子输入功能的层或它们中的至少两个层,并且 所述第二有机层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具有空穴传输或空穴注入的双重功 能的层,或者它们中至少两个层。绝缘层可以包括以下的氧化物膜或氮化物膜:81、八1、1^、11、21'或13、聚(甲基丙 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醚砜(PES)、聚苯乙烯( PS)、聚 (酯酰胺)(PEA),或他们的组合。可以通过例如使用诸如氧化铟锡(IT0)、氧化铟锌(IZ0)、氧化锌( Zn0)、铝掺杂的 氧化锌(ΑΖ0)、氧化铟(In2〇3)、氧化锡(Sn〇2)、氧化镓铟锡 (Gno)、氧化镓铟锌(GIZ〇)、氧化 镓锌(GZ0)和/或氧化氟锡(pro)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诸如锂 (Li)、镁(Mg)、铝(A1)、招-锂 (Al-Li)、妈(Ca)、镁-铟(Mg-In)、镁-银(Mg-Ag)、金(Au)、银(Ag)、钚(Pu)和镍(Ni)、铬 (Cr)、钛(Ti)或铜(Cu)的金属;诸如碳纳米管和富勒烯的碳导电纳米管;诸如硅 (Si)、磷 化铟(InP)和氮化镓(GaN)的半导电材料;或者诸如聚乙炔、聚亚甲基乙炔、聚吡咯、聚亚苯 基、聚噻吩、聚C3-烷基-噻吩)的导电聚合物或他们的组合来形成辅助电极。此外,绝缘 层和辅助电极可以分别由透明材料组成。 t〇〇24] 附图简述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能更详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详述现详细地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相同的 标号在全文指代相同的元件。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且不应 解释为受限于本文所示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装置100的横截面示意图。有机发光装置100包括例如:衬底101 ;第一电极111 ;第一有机层图案131 ;辅助 电极图案12〇 ;发光层I33 ;第二有机层1:35 ;以及第二电极141,其以该顺序依次形成。 所使用的衬底101可以例如为用于常规有机发光装置的任何衬底。可以通过例如 使用具有优异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透明度、表面光滑度、易于操作性和防水性的玻璃或透 明塑料来制备衬底101。例如,在实施方案中,衬底101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所述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包括辅助电极的有机发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衬底;布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有机层图案;与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交替布置的辅助电极图案,其包括上绝缘层、下绝缘层和在其间布置的辅助电极;布置在所述第一有机层图案和所述辅助电极图案上的发光层;布置在所述发光层上的第二有机层;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二有机层上的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基棲崔大成安以峻朴源祥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