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以及相关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443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具有发送器路径和训练信号发生器。发送器路径被配置为发送一发送信号;以及在正常发送信号的同时,训练信号发生器在接收器频带中产生训练信号,并将所述训练信号注入到所述发送器路径;其中,所述训练信号被用于获得准确的信道估计,这样有助于抑制包含在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中的传输噪声,以及所述传输噪声是由所述发送器路径产生的。具体地,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器路径和传输噪声抑制装置,其中接收器路径被配置为处理接收信号;传输噪声抑制装置借助于上述的训练信号来抑制包含于接收信号中的传输噪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强传输噪声抑制/消除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关于传输噪声抑制/消除,尤其关于一种将训练信号注入发送器路径用于 传输噪声抑制/消除的。 【
技术介绍
】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移动台(mobile station, MS)(其可被互换地称为用户设 备(user equipment,UE))现在能够处理多种无线接入技术,例如GSM/GPRS/EDGE(全球移 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增强型数据速率全球演进)、W-CDMA (宽带码分多址)、 WiFi (无线保真)、LTE (长期演进)、诸如此类中的至少两个。一般来说,不同的无线接入技 术工作在不同的频带。然而,其中一些可能仍然工作在与一个或多个其它无线接入技术的 工作频带接近甚至重叠的频带上。 射频(RF)模块中的射频装置的非线性,可能会产生高阶调制 (inter-modulation, IM)项并占据大范围的频带。例如,对于高输出功率,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 PA)通常可产生高阶调制项,其延伸到规定传输频带之外的部分被视为 宽带噪声。因此,如果具有彼此接近或相互重叠的工作频带的两个射频模块被集成到一个 通信装置,当一个发送上行链路信号而另一个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 这是因为所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可能泄漏至接收射频模块的天线(即,被接收射频模块的 天线捕获)。这些由功率放大器造成的调制项和宽带噪声合称为传输(TX)杂讯裙(skirt) (或TX噪声)。当两个射频模块集成到一个通信装置而被配置得彼此非常接近时,TX噪声 问题变得更糟。 TX噪声在频分双工(FDD)模式和设备共存(in-device coexistence, IDC)情况下 导致接收器的灵敏度严重降低,且通常需要双工器具有高隔离度。然而,使用双工器和SAW 滤波器的纯模拟解决方案导致了高插入损耗以及潜在的高成本。通常情况下,每个工作频 带需要一个双工器。因此,需要一种划算且高性能的噪声抑制/消除方案。 【
技术实现思路
】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使用训练信号注入到发送器路径以用于传输噪声抑制 /消除的,以解决上述问题。 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示范性通信装置。该示范性通信装置包含:发送 器路径,被配置为发送一发送信号;以及训练信号发生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器频带上产生训 练信号,并将所述训练信号注入到所述发送器路径;其中,所述训练信号被用于抑制包含在 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中由所述发送器路径产生的传输噪声。 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应用于通信装置的示范性方法。该示范性方法 包含至少以下步骤:通过发送器路径发射发送信号;在接收器频带上产生训练信号;以及 将所述训练信号注入到所述发送器路径;其中,所述训练信号被用于抑制包含在所述通信 装置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中的传输噪声,以及所述传输噪声是由所述发送器路径产生的。 上述可增强传输噪声抑制/消除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线模块的方框图。 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训练信号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训练信号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传输噪声抑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传输噪声抑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加速策略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加速策略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传输噪声抑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10中传输噪声抑制装置1000所采用的自适应模 式切换方案的流程图。 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传输噪声抑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传输噪声抑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本领域中技术人 员应可理解,电子装置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 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 贝1J。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 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 述第一装置耦接到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 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概念是使用数字辅助的方法通过采样模拟辅助/参考路径的TX杂讯裙 来抑制/消除数字域中的TX杂讯裙。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训练的传输噪声抑 制/消除方法,其将接收器频带中的训练信号注入(inject)至发送器路径并通过提取辅 助/参考路径中的训练信号作为参考来估计发送器路径和接收器路径之间的信道。除了 在辅助/参考路径中的期望TX噪声参考外,由于辅助/参考路径的非线性,以及相互混频 (reciprocal mixing),在其上也可能产生不期望的TX噪声副本(copy),从而限制了自适应 滤波器的信道估计的准确性,因此降低了传输噪声抑制/消除性能。注入训练信号来创建 一个明确的参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训练信号和期望的TX噪声参考所经过的信道是相同 (identical)的,并且训练信号与期望TX噪声参考以及其在主要接收器路径中的泄露副本 是不相关的。因此,正确的信道可以由训练信号来估计。使用正确的信道的帮助下,主要接 收器路径中泄漏的TX噪声由辅助/参考路径中的期望的TX噪声参考来抑制/消除。此外, 所提出的基于训练的方法,没有频率位置的限制,以及只涉及到线性操作,该训练信号可以 以高的品质被提取,并且由于训练信号不受传输限制可以不停的产生,从而支持不连续传 输(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此外,所提出的基于训练的方法适用于在两个芯 片上的多个系统,因为训练信号的产生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pattern)且只需要一些适当 的触发校准以实现同步。此外,由于有限的隔离,主要接收器路径和辅助/参考路径之间有 可能存在串扰。串扰问题可以通过常规的线性去相关(decorrelation)方法、常规的非线 性去相关方法或常规的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方法来解 决。然而,基于去相关的方法的性能随着信道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独立分量分析性能对 于卷积信道来说相当差。相比这些常规方法,所提出的基于训练的方法无论信道长度如何 都呈现一致的性能。所提出的基于训练的方法的进一步描述详见下文。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方框图。通信装置100可包含至少两 个无线模块(radio module) 110和120和一个共存管理器140。无线模块110被配置为提 供第一无线通信服务,并可按照第一协议与第一对等通信装置(例如,基站,接入点,等等) 进行通信。无线模块120被配置为提供第二无线通信服务以及可按照第二协议与第二对等 通信装置(例如,基站,接入点,等等)进行通信。每个无线模块110和120包含至少一个 发送器路径(transmi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410274299.html" title="通信装置以及相关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通信装置以及相关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发送器路径,被配置为发送一发送信号;以及训练信号发生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器频带上产生训练信号,并将所述训练信号注入到所述发送器路径;其中,所述训练信号被用于抑制包含在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中由所述发送器路径产生的传输噪声。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19 US 61/836,842;2013.12.19 US 14/133,6511. 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发送器路径,被配置为发送一发送信号;以及 训练信号发生器,被配置为在接收器频带上产生训练信号,并将所述训练信号注入到 所述发送器路径; 其中,所述训练信号被用于抑制包含在所述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接收信号中由所述发 送器路径产生的传输噪声。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信号发生器包含伪噪声序列 发生器,被配置为产生伪噪声序列,其中所述训练信号基于所述伪噪声序列来产生。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噪声序列发生器是1比特伪噪声 序列发生器。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第一接收器路径,被配置为接收第一接收信号;以及 传输噪声抑制装置,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训练信号的训练数据,并且根据至少所述训练 数据来处理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以抑制包含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中的传输噪声。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噪声抑制装置包含: 训练信号抽取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训练数据和从所述发送信号得到参考信号,以 及根据所述训练数据从所述参考信号中获得提取后的训练信号; 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取后的训练信号和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自适应 地设置滤波器参数,并且滤波所述参考信号以产生第一滤波后信号;以及 第一减法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中减去所述第一滤波后信号以获得第一处 理后信号。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噪声抑制装置还包含至少一个去 相关器,使得所述提取后的训练信号去相关用于加速收敛。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去相关器包含白化算子 或整形滤波器。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信号提取电路被配置为使用 第一步长,所述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二步长,并且所述第一步长大于所述第 二步长。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含被配置为接收第 二接收信号的第二接收器路径;以及传输噪声抑制装置还包含: 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提取后的训练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自适应 地设置滤波器参数,并滤波所述参考信号以产生第二滤波后信号;以及 第二减法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减去所述第二滤波后信号,以获得第二 处理后信号。10.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噪声抑制装置包含: 第一训练信号提取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训练数据和所述第一接收信号,并且根据 所述训练数据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获得第一提取后的训练信号; 第二训练信号提取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训练数据和从所述发送信号得到的参考信 号,以及根据所述训练数据从所述参考信号获得第二提取后的训练信号; 第一自适应滤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提取后的训练信号、所述第二提取后的训 练信号和所述第一接收信号来设置滤波器参数,并且滤波所述参考信号以产生第一滤波后 信号;以及 第一减法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接收信号中减去所述第一滤波后信号以获得第一处 理后信号。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噪声抑制装置还包含至少 一个去相关器,使所述提取后的训练信号去相关用于加速收敛。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去相关器包含白化算 子或整形滤波器。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训练信号提取电路被配置 为使用第一步长,所述第二训练信号提取电路被配置为使用第二步长,所述第一自适应滤 波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三步长,并且所述第三步长大于所述第一步长和所述第二步长每一 者。1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含被配置为接收 第二接收信号的第二接收器路径;以及所述传输噪声抑制装置还包含: 第三训练信号提取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训练数据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并根据所 述训练数据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获得第三提取后的训练信号; 第二自适应滤波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提取后的训练信号、所述第二提取后的训 练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信号来设置滤波器参数,并滤波所述参考信号以产生第二滤波后信 号;以及 第二减法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接收信号中减去所述第二滤波后信号,以获得第二 处理后信号。1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噪声抑制装置支持多个传输 噪声抑制配置,并根据接收器输入功率电平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贝拉昌德纳拉新汉钱俊男乔纳森·理查·思创梁正柏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