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装置以及呼气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420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持装置以及呼气分析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操作性。并且,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持部(1)在对呼气进行分析时吸入大气,并被吹入呼气,且具备吸气孔(6)、吸气入口部(11)、吸气路径(21)、呼气排出部(13)、排气路径(19)。吸气孔(6)配置在为了将呼气向分析装置主体输送而连接的管(2)的附近,是将大气吸入到手持部(1)的内部的孔。吸气入口部(11)是将从吸气孔(6)吸入的大气送入体内的部位。吸气路径(21)配置在吸气入口部(11)与吸气孔(6)之间。呼气排出部(13)是导入从体内排出的呼气的部位。排气路径(19)配置在呼气排出部(13)与管(2)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装置以及呼气分析装置,其目的在于提高操作性。并且,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手持部(1)在对呼气进行分析时吸入大气,并被吹入呼气,且具备吸气孔(6)、吸气入口部(11)、吸气路径(21)、呼气排出部(13)、排气路径(19)。吸气孔(6)配置在为了将呼气向分析装置主体输送而连接的管(2)的附近,是将大气吸入到手持部(1)的内部的孔。吸气入口部(11)是将从吸气孔(6)吸入的大气送入体内的部位。吸气路径(21)配置在吸气入口部(11)与吸气孔(6)之间。呼气排出部(13)是导入从体内排出的呼气的部位。排气路径(19)配置在呼气排出部(13)与管(2)之间。【专利说明】手持装置以及呼气分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在进行喘息检测、肺功能检测等时使用的呼气分析装置、以及手持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此类呼气分析装置的手持部与测定部形成为一体是主流,考虑到使用者的操作性、测定结果的可视性等,采用将手持部与测定部分开而用管将双方连接的结构成为趋势。 另外,在供使用者测定时握住的手持部上连接有用于向测定部供给呼气的管,当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管折弯时,手持部可能受到损伤。 对此,采用在管的根部的手持部形成折回部的结构以抑制其损伤(例如专利文献I)。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24945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 在上述现有例的技术中,通过形成折回部,管外周部可能不受到损伤。然而,在施加超出折回部承受能力的力的情况下,可能因由硬质材料形成的折回部而产生管的折弯等。其结果是,无法稳定地向测定部供给呼气,需要进行再测定等,装置的操作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操作性。 (解决方案) 于是,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手持装置在对呼气进行分析时,吸入大气,并被吹入呼气,且具备吸气孔、吸气入口部、吸气路径、呼气排出部、排气路径。吸气孔是配置在为了将吹入的呼气向分析呼气的分析装置主体输送而连接的管的附近且将大气吸入手持装置的内部的孔。吸气入口部是将从吸气孔吸入的大气送入体内的部位。吸气路径配置在吸气入口部与吸气孔之间。呼气排出部是导入从体内排出的呼气的部位。排气路径配置在呼气排出部与管之间。由此,实现所期望的目的。 (专利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手持部由于在管附近设置有吸气孔而被赋予弹性。其结果是,即便向形成有吸气孔的周边的部位施加一定程度的力,也能够借助该弹性来抑制管的折弯,从而能够顺畅地进行测定。因此,当测定呼气时,使用的便利性变好,操作性提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手持装置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呼气分析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呼气分析装置的手持部的剖视图。 图4是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手持部的管连接部侧观察的图。 图5是图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呼气分析装置的手持部的剖视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呼气分析装置的手持部的剖视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手持装置的一例的概要图。 图9是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手持部的管连接部侧观察的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呼气分析装置的手持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在本专利技术的呼气分析装置中使用的手持装置进行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呼气分析装置是分析呼气中的成分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手持装置在对呼气进行分析时,吸入大气,并被吹入呼气,且至少具备吸气孔、吸气入口部、吸气路径、呼气排出部、排气路径。吸气孔是配置在为了将吹入的呼气向分析呼气的分析装置主体输送而连接的管的附近且将大气吸入到手持装置的内部的孔。吸气入口部是将从吸气孔吸入的大气送入体内的部位。吸气路径配置在吸气入口部与吸气孔之间。呼气排出部是导入从体内排出的呼气的部位。排气路径配置在呼气排出部与管之间。 如此,通过在管的附近设有吸气孔,形成有吸气孔的周边的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具有弹性。因此,即便向连接有管的部分施加各种压力(应力)、管与形成有吸气孔的周边的部位抵接,压力(应力)也能得以缓和,从而能够抑制管折弯的情况。 参照图1对上述手持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与本专利技术的手持装置的一例对应的手持部I至少具备吸气孔6、吸气入口部11、吸气路径21、呼气排出部13、排气路径19。吸气孔6是配置在为了将吹入的呼气向分析呼气的分析装置主体输送而连接的管2的附近且将大气吸入内部的孔。吸气入口部11是将从吸气孔6吸入的大气送入体内的部位。吸气路径21配置在吸气入口部11与吸气孔6之间。呼气排出部13是导入从体内排出的呼气的部位。排气路径19配置在呼气排出部13与管2之间。 接下来,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手持部(手持装置的一例)以及使用该手持部的呼气分析装置进行说明。 〈1.结构〉 (1-1.呼气分析装置的概要) 图2是表示作为呼气分析装置的一例的呼气分析装置的图,该呼气分析装置对与喘息检测具有相关性的呼气中所含有的一氧化氮进行测定。 在图2中,附图标记I是用于供使用者吹入呼气的手持部,在该手持部I上连接有管2的一端2a。另外,在该管2的另一端2b连接有用于测定吹入的呼气的分析装置主体3。 换句话说,手持部I经由管2而与分析装置主体3连接。在分析装置主体3上设有用于显示分析结果的显示器3a。 (1-2.手持部 I)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作为手持装置的一例的手持部I上设有手持部主体4和安装在手持部主体4的上方的吹口(mouthpiece) 5。 在该手持部主体4上设有形成于下方的吸气孔6和连接有管2的一端2a的连接部7。 (1-2-1.连接部 7) 该连接部7设置为在手持部主体4中形成为凹状的部分,如图5所示,由圆筒部8与连接构件9构成。圆筒部8构成凹状部分的内壁。连接构件9配置在比圆筒部8靠手持部主体4的内部的位置,且将后述的排气路径19与管2之间连接起来 另外,如图5所示,连接构件9具有与圆筒部8的轴大体平行地突出形成且直径比圆筒部8的内周小的小径部10。该小径部10的前端部分在上下方向上与圆筒部8重叠。 而且,在小径部10的外周面与圆筒部8的内周面之间配置有管2,通过由小径部10与圆筒部8夹住管2,管2固定在手持部主体4上。在本实施方式的呼气分析装置中,为了避免从手持部I取下管2而构成为完全固定。 (1-2-2.吸气孔 6) 如图4所示,吸气孔6在圆筒部8的周围呈圆环状地形成有多个。各个吸气孔6形成为扇形形状。换言之,多个吸气孔6配置在连接部7的周围。 在此,为了使得在使用者用手握住手持部主体4的情况下吸气孔6也不会被手堵塞,该吸气孔6形成在管2的一端2a与手持部主体4连接的一侧,具体地说是形成在弯曲部16处。该弯曲部16形成在手持部主体4的外周部20与圆筒部8之间。弯曲部16形成为,从管2的一端2a(管的与手持装置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一例)朝向另一端2b(管的与分析装置主体连接的一侧的端部的一例),弯曲部16从圆筒部8侧向外周部20侧扩开。 如此,通过在圆筒部8的周围呈圆环状地形成多个吸气孔6,能够在面积有限的弯曲部16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装置,在对呼气进行分析时,吸入大气,并被吹入呼气,其中,具备:吸气孔,其配置在为了将吹入的呼气向分析所述呼气的分析装置主体输送而连接的管的附近,所述大气被吸入到该吸气孔的内部;吸气入口部,其将从所述吸气孔吸入的所述大气送入体内;吸气路径,其配置在所述吸气入口部与所述吸气孔之间;呼气排出部,其导入从所述体内排出的呼气;排气路径,其配置在所述呼气排出部与所述管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野正义木村隆皮特·汉斯·斯达克约翰逊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健康医疗器械株式会社艾罗克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