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栽培装置及栽培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1372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气栽培装置及栽培系统,该通气栽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栽培基质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面为拱形,拱顶朝上,所述槽体的底面设有通气孔,所述栽培基质中还设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连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透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封闭式栽培基质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相通,改善栽培基质中作物根系的通气状况,减少根际传染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通气栽培装置的栽培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无土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通气栽培装置的栽培系统。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栽培技术,而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栽培模式,可占无土栽培面积的90%以上。基质栽培具有省工省力、节水节肥、优质高效以及避免连作障碍等优点,已被广大农民所认可。基质栽培常被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大类,在开放式基质栽培系统中,营养液不被循环利用,除作物吸收外,多余的营养液排放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等造成一定污染。而封闭式基质栽培中的营养液可循环利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封闭式基质栽培逐渐取代开放式基质栽培成为我国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封闭式基质栽培系统也面临有许多问题。首先是基质的内部环境常处于相对静态,使得某些有毒物质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对根系的伤害。特别是设施栽培条件下,通风和透光性能差,通气不良往往引起基质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以及氧气浓度过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根系生长均受到抑制。而且厌氧环境也导致许多还原性有毒气体的产生,如SO2、H2S、NO2等,进而急剧增加基质中根系病害的传播风险。其次是病虫害传播严重,营养液在使用过程中滋生有很多细菌,并在营养液中迅速扩散,诱发根部病害,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造成了营养液的浪费。所以营养液必须进行彻底的灭菌消毒才可被循环使用,否则一旦有植株感染根传病害,病原将会在整个栽培系统内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由此可见,植株根系环境的通气以及营养液的消毒在封闭式基质栽培系统中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通气栽培装置的栽培系统,能够改善栽培基质中作物根系的通气状况,减少根际传染病的发生。(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通气栽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栽培基质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面为拱形,拱顶朝上,所述槽体的底面设有通气孔,所述栽培基质中还设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连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为T型状。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2cm~0.5cm,且任意相邻两个透气孔的间距为3cm~6cm。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栽培系统,包括控制单元、集液池、消毒池、供液池以及上述的通气栽培装置;所述集液池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以及所述消毒池相连,用于存储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中回收的营养液,以及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与所述供液池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所述消毒池中的营养液进行臭氧消毒,以及将所述臭氧消毒后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供液池;所述供液池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供液池中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中的栽培基质。进一步地,所述槽体中还盛装有位于所述栽培基质下方的海沙,所述栽培基质与所述海沙之间设有一层纱网,所述海沙底部还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有渗水孔,所述排液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池相连,通过所述排液管回收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中的营养液,并将所述回收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集液池中进行存储。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外壁还包裹有尼龙网布,所述排液管的封闭一端高于与所述集液池相连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液电磁阀与所述集液池相连,所述集液池中设置有集液池液位传感器,当所述集液池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集液池中的液位小于或等于第一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回液电磁阀打开以便将通过所述排液管回收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集液池中,当所述集液池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集液池中的液位大于第一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回液电磁阀关闭。进一步地,所述集液池通过集液池潜水泵以及过滤器将所述集液池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中设置有消毒池液位传感器,所述消毒池通过消毒池潜水泵将所述臭氧消毒后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供液池,当所述集液池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集液池中的液位高于第二液位时且所述消毒池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消毒池中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集液池潜水泵开启以将所述集液池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否则关闭所述集液池潜水泵,当所述消毒池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消毒池中的液位不低于第三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臭氧消毒机对所述消毒池中的营养液进行臭氧消毒,待预设时间的臭氧消毒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消毒池潜水泵将臭氧消毒后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供液池,当所述消毒池液位传感器检测所述消毒池中的液位不高于第四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消毒池潜水泵关闭,所述第二液位低于所述第一液位,所述第四液位低于所述第三液位。进一步地,所述供液池、所述消毒池以及所述集液池均布置于地面下的土体中。进一步地,所述供液池中设置有供液水泵,所述栽培基质上方布置有与所述供液水泵相连的压力补偿式滴管带,所述压力补偿式滴管带上设置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滴头,通过所述供液水泵以及所述压力补偿式滴管带将所述供液池中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栽培基质中。(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封闭式栽培通气及营养液循环消毒利用等技术问题,可实现封闭式栽培基质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相通,改善作物根系的通气状况,提高了营养液的循环利用的质量,保障了营养液的安全,且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对降低劳动强度、控制基质和营养液中根传病虫害的传播均具有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气栽培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栽培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栽培系统进行臭氧消毒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通气栽培装置的示意图,该通气栽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栽培基质2的槽体1,所述槽体的底面为拱形,拱顶朝上,所述槽体的底面设有通气孔8,所述栽培基质中还设有与所述通气孔8相连的通气管9,所述通气管9上设置有透气孔10。其中,通气孔8的直径可以为2cm~3cm,通过该通气管使栽培基质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相通,实现气体的自由流通与交换,从而改善栽培基质中作物根系的通气状况,减少根际传染病的发生。优选地,上述通气管9可以为T型状,通气孔8可设置于槽体底面的拱顶上。优选地,可以在通气管9上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10,透气孔10的直径为0.2cm~0.5cm,且任意相邻两个透气孔的间距为3cm~6cm。其中,槽体1的材质可以为UPVC,通气栽培装置的高可以为40cm,宽度为30cm,底部呈拱形,拱顶高15cm,单个通气栽培装置的长度可以为400cm,相邻两个通气栽培装置的摆放间距可以为60cm,具体可以根据需求及栽培作物的种类改变其长度和间距。参见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栽培系统的示意图,该栽培系统包括控制单元33、集液池20、消毒池28、供液池13以及上述的通气栽培装置;其中,所述集液池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以及所述消毒池相连,用于存储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中回收的营养液,以及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与所述供液池相连,用于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201410447043.html" title="通气栽培装置及栽培系统原文来自X技术">通气栽培装置及栽培系统</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气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装栽培基质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面为拱形,拱顶朝上,所述槽体的底面设有通气孔,所述栽培基质中还设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连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集液池、消毒池、供液池以及通气栽培装置;所述集液池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以及所述消毒池相连,用于存储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中回收的营养液,以及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与所述供液池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对所述消毒池中的营养液进行臭氧消毒,以及将所述臭氧消毒后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供液池;所述供液池与所述通气栽培装置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将所述供液池中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通气栽培装置中的栽培基质;其中,所述通气栽培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栽培基质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底面为拱形,拱顶朝上,所述槽体的底面设有通气孔,所述栽培基质中还设有与所述通气孔相连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透气孔;其中,所述集液池中预设有第一液位和第二液位,所述消毒池中预设有第三液位和第四液位,所述第二液位低于所述第一液位,所述第四液位低于所述第三液位;其中,所述集液池通过集液池潜水泵以及过滤器将所述集液池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所述消毒池通过消毒池潜水泵将所述臭氧消毒后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供液池,当所述集液池中的液位高于第二液位时且所述消毒池中的液位低于第三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集液池潜水泵开启以将所述集液池存储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消毒池,否则关闭所述集液池潜水泵,当所述消毒池中的液位不低于第三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臭氧消毒机对所述消毒池中的营养液进行臭氧消毒,待预设时间的臭氧消毒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消毒池潜水泵将臭氧消毒后的营养液输送至所述供液池,当所述消毒池中的液位不高于第四液位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消毒池潜水泵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为T型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0.2cm~0.5cm,且任意相邻两个透气孔的间距为3cm~6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中还盛装有位于所述栽培基质下方的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坤郭文忠薛绪掌王利春徐凡李峰聂铭君贾冬冬李友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