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0975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包括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由耳挂和铰接座串联而成;所述耳挂为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转轮和挂钩的杆状结构,所述转轮为圆盘状结构,转轮的外圆周上还均布有多个长度方向沿着转轮宽度方向的齿条;所述铰接座为其上设置有转轮槽的块状结构,所述转轮槽与铰接座的前端相通,且转轮槽的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齿条外形匹配的凹槽;耳挂与铰接座通过所述齿条与凹槽的啮合固定,且铰接座可绕耳挂上下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佩戴者达到最佳的视力纠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包括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由耳挂和铰接座串联而成;所述耳挂为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转轮和挂钩的杆状结构,所述转轮为圆盘状结构,转轮的外圆周上还均布有多个长度方向沿着转轮宽度方向的齿条;所述铰接座为其上设置有转轮槽的块状结构,所述转轮槽与铰接座的前端相通,且转轮槽的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齿条外形匹配的凹槽;耳挂与铰接座通过所述齿条与凹槽的啮合固定,且铰接座可绕耳挂上下转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佩戴者达到最佳的视力纠正效果。【专利说明】—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
本专利技术涉及框架眼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
技术介绍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视觉器官,由于人们经常性不正确的阅读和观看习惯、过度用目艮、年龄的增加,近视患者越来越普遍,这使得眼镜在人群中的佩戴率越来越高。 现有框架眼镜由镜片和镜架组成,通过人体的鼻梁、面颊和耳朵将镜片固定在双眼的前方实现正确佩戴。然而现有框架眼镜的镜腿多为整体结构,在近视患者的佩戴过程中,常常遇到当一副眼镜佩戴过久后,佩戴者的近视加深,在目标物较远时佩戴者会扳动镜框以调整镜片的角度,以使得光线穿过凹透镜上较厚的点以得到更清晰的视觉效果,以上过程中镜腿的末端会离开耳朵,而释放扳动后镜片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上过程调整繁琐,同时还不利于镜片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远目标清晰的视觉效果,近视患者在眼镜的佩戴过程中可能出现扳动镜框,从而带来麻烦的调整过程和不利于镜片清洁度的弊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问题: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包括镜腿本体,所述镜腿本体由耳挂和铰接座串联而成;所述耳挂为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转轮和挂钩的杆状结构,所述转轮为圆盘状结构,转轮的外圆周上还均布有多个长度方向沿着转轮宽度方向的齿条;所述铰接座为其上设置有转轮槽的块状结构,所述转轮槽与铰接座的前端相通,且转轮槽的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齿条外形匹配的凹槽;耳挂与铰接座通过所述齿条与凹槽的啮合固定,且铰接座可绕耳挂上下转动。 具体的,设置于耳挂上的挂钩用于镜腿本体与佩戴者耳部的连接,设置的转轮与转轮槽通过齿条和凹槽啮合的形式,便于通过转轮上的齿条与转轮槽中不同的凹槽啮合的结构形式,实现铰接座与耳挂的角度调整,同时以上结构便于实现转轮与转轮槽之间有足够大小的转矩时才能制动转轮与转轮槽发生相对转动,而以上功能的实现可通过采用合适尺寸的转轮与转轮槽的尺寸关系或将转轮或转轮槽设置为具有较大弹性性能的弹性材料加以实现,即转轮与转轮槽相对转动需施加一定大小的外力才能实现;设置的铰接座的后端用于与镜框部分铰接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便于本专利技术与镜框的连接,所述铰接座的后端还设置有一个贯穿其左右两侧的镜框槽,铰接座的后端还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铰接轴孔。 为便于减小所述转轮和转轮槽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量,利于两者的配合精度,所述转轮上的齿条表面为光滑面。 为便于耳挂与铰接座的连接,所述转轮的至少一侧还设置有轴线与转轮轴线共线的转轴,所述转轮槽贯穿铰接座的上侧或下侧,转轮槽上还设置有与转轴间隙配合的转轴孔。以上结构便于通过向转轮槽两侧的铰接座实体部分施加拉应力使转轮槽的开口变大,然后置入转轮,然后移除所述拉应力,这样,铰接座的实体部分回弹完成对转轮的夹持,完成卡块座与铰接座的连接。 为便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眼镜在佩戴过程中耳挂能够很好的与佩戴者的面颊或耳部配合,所述耳挂上还设置有与耳挂呈可撕连接的耳垫。设置的耳垫优选软垫,用于填补本专利技术与佩戴者面颊或耳部之间的空间,可撕的设置便于实现根据佩戴需要更换不同的耳垫,以达到最佳匹配效果。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置于耳挂上的挂钩用于镜腿本体与佩戴者耳部的连接,设置的转轮与转轮槽通过齿条和凹槽啮合的形式,便于通过转轮上的齿条与转轮槽中不同的凹槽啮合的结构形式,实现铰接座与耳挂的角度调整,同时以上结构便于实现转轮与转轮槽之间有足够大小的转矩时才能制动转轮与转轮槽发生相对转动,而以上功能的实现可通过采用合适尺寸的转轮与转轮槽的尺寸关系或将转轮或转轮槽设置为具有较大弹性性能的弹性材料加以实现,即转轮与转轮槽相对转动需施加一定大小的外力才能实现;设置的铰接座的后端用于与镜框部分铰接连接。这样,以上结构便于实现调整镜框部分相对于佩戴者眼睛的倾斜角度的技术效果,以上镜框部分相对于佩戴者眼睛的倾斜角度的设置即通过转轮在转轮槽中转动加以实现,而以上功能的实现在近视眼镜领域中,倾斜度的改变相当于调整了正对眼球的镜片部分的厚度,即达到了调整纠正度数的目的,利于佩戴者具有最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以上的结构设置佩戴者可在佩戴的过程中随时调节,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中,转轮与铰接座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镜腿本体,11、耳垫,12、耳挂,13、铰接座,14、转轮,15、转轮槽,16、转轴,17、镜框槽,18、铰接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包括镜腿本体1,所述镜腿本体1由耳挂12和铰接座13串联而成;所述耳挂12为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转轮14和挂钩的杆状结构,所述转轮14为圆盘状结构,转轮14的外圆周上还均布有多个长度方向沿着转轮14宽度方向的齿条;所述铰接座13为其上设置有转轮槽15的块状结构,所述转轮槽15与铰接座13的前端相通,且转轮槽15的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齿条外形匹配的凹槽;耳挂12与铰接座13通过所述齿条与凹槽的啮合固定,且铰接座13可绕耳挂12上下转动。 具体的,设置于耳挂12上的挂钩用于镜腿本体I与佩戴者耳部的连接,设置的转轮14与转轮槽15通过齿条和凹槽啮合的形式,便于通过转轮14上的齿条与转轮槽15中不同的凹槽啮合的结构形式,实现铰接座13与耳挂12的角度调整,同时以上结构便于实现转轮14与转轮槽15之间有足够大小的转矩时才能制动转轮14与转轮槽15发生相对转动,而以上功能的实现可通过采用合适尺寸的转轮14与转轮槽15的尺寸关系或将转轮14或转轮槽15设置为具有较大弹性性能的弹性材料加以实现,即转轮14与转轮槽15相对转动需施加一定大小的外力才能实现;设置的铰接座13的后端用于与镜框部分铰接连接。 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本专利技术与镜框的连接,所述铰接座13的后端还设置有一个贯穿其左右两侧的镜框槽17,铰接座13的后端还设置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铰接轴孔18。 为便于减小所述转轮14和转轮槽15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量,利于两者的配合精度,所述转轮14上的齿条表面为光滑面。 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进一步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为便于耳挂12与铰接座13的连接,所述转轮14的至少一侧还设置有轴线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于视力纠正效果的镜腿,包括镜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本体(1)由耳挂(12)和铰接座(13)串联而成;所述耳挂(12)为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转轮(14)和挂钩的杆状结构,所述转轮(14)为圆盘状结构,转轮(14)的外圆周上还均布有多个长度方向沿着转轮(14)宽度方向的齿条;所述铰接座(13)为其上设置有转轮槽(15)的块状结构,所述转轮槽(15)与铰接座(13)的前端相通,且转轮槽(15)的壁面上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齿条外形匹配的凹槽;耳挂(12)与铰接座(13)通过所述齿条与凹槽的啮合固定,且铰接座(13)可绕耳挂(12)上下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仁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