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898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包括罐体,在罐体顶部安装有罐盖,罐盖上设有吸风口、搅拌口及加强筋A和B,同时罐盖上设有翻盖式加料口,搅拌机安装在搅拌口处,在罐体的底部设有排尽口,罐体的侧面近底端设有放料口,罐体侧面还安装有加强圈A和B,在罐体底部安装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适合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包括罐体,在罐体顶部安装有罐盖,罐盖上设有吸风口、搅拌口及加强筋A和B,同时罐盖上设有翻盖式加料口,搅拌机安装在搅拌口处,在罐体的底部设有排尽口,罐体的侧面近底端设有放料口,罐体侧面还安装有加强圈A和B,在罐体底部安装有支架。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适合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的生产。【专利说明】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双乙酸钠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俗称固体醋酸,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开始用于食品和饲料的防腐,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使用双乙酸钠作为食品和饲料添加剂。近来开始应用到制药行业,目前在制药行业的主要用途是生产醋酸型血透粉。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原料涉及无水碳酸钠和乙酸,且需要搅拌反应。现有的反应釜由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不能满足双乙酸钠原料药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罐体,在罐体顶部安装有罐盖,罐盖上设有吸风口、搅拌口及加强筋A和B,同时罐盖上设有翻盖式加料口,搅拌机安装在搅拌口处,在罐体的底部设有排尽口,罐体的侧面近底端设有放料口,罐体侧面还安装有加强圈A和B,在罐体底部安装有支架。 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适合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的生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罐盖;3、吸风口 ;4、搅拌机;5、排尽口 ;6、放料口 ;7、加强圈A ;8、加强圈B ;9、支架;10、搅拌口 ;11、加强筋A;12、加强筋B ;13、翻盖式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罐体1,在罐体I顶部安装有罐盖2,罐盖2上设有吸风口 3、搅拌口 10及加强筋All和B12,同时罐盖2上设有翻盖式加料口 13,搅拌机4安装在搅拌口 10处,在罐体I的底部设有排尽口 5,罐体I的侧面近底端设有放料口 6,罐体I侧面还安装有加强圈A7和B8,在罐体I底部安装有支架9。 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性能稳定,适合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的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在罐体(I)顶部安装有罐盖(2),罐盖(2)上设有吸风口(3)、搅拌口(10)及加强筋A (11)和B (12),同时罐盖(2)上设有翻盖式加料口( 13),搅拌机(4)安装在搅拌口( 10)处,在罐体(I)的底部设有排尽口( 5 ),罐体(I)的侧面近底端设有放料口( 6 ),罐体(I)侧面还安装有加强圈A(7)和B (8),在罐体(I)底部安装有支架(9)。【文档编号】C07C51/41GK204017841SQ201420463752【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专利技术者】丁雯雯 申请人:江苏省勤奋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双乙酸钠原料药生产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在罐体(1)顶部安装有罐盖(2),罐盖(2)上设有吸风口(3)、搅拌口(10)及加强筋A(11)和B(12),同时罐盖(2)上设有翻盖式加料口(13),搅拌机(4)安装在搅拌口(10)处,在罐体(1)的底部设有排尽口(5),罐体(1)的侧面近底端设有放料口(6),罐体(1)侧面还安装有加强圈A(7)和B(8),在罐体(1)底部安装有支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勤奋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