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826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其包括内置有电源组件和散热器的壳体以及连接在壳体前端盖上的灯头,散热器包括两组由若干散热鳍片构成的鳍片总成,各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构成散热通道,两组鳍片总成的前端面设有导热板,两组鳍片总成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空腔,空腔中设有风扇,风扇的送风方向与鳍片总成上各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相一致;导热板的内侧端面设有一嵌有温度传感器且导热的固定板,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一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组件相连接,后端盖上设有用于实时显示剩余电量的液晶显示灯,壳体提手的两端设有用于穿设背带的穿孔,壳体两侧壁在对应于散热器的位置设有条形散热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涉及照明设备领域,其包括内置有电源组件和散热器的壳体以及连接在壳体前端盖上的灯头,散热器包括两组由若干散热鳍片构成的鳍片总成,各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构成散热通道,两组鳍片总成的前端面设有导热板,两组鳍片总成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空腔,空腔中设有风扇,风扇的送风方向与鳍片总成上各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相一致;导热板的内侧端面设有一嵌有温度传感器且导热的固定板,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一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组件相连接,后端盖上设有用于实时显示剩余电量的液晶显示灯,壳体提手的两端设有用于穿设背带的穿孔,壳体两侧壁在对应于散热器的位置设有条形散热孔。I【专利说明】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部热量传导迅速,散热效率高,可根据内部温度实时调整功率的主动散热探照灯。
技术介绍
光二极管具备轻薄、省电、环保、点亮反应快、长寿命等特点,加上在成本续降之下,光输出与功率仍不断提升,促使LED照明的市场接受度与日俱增。现阶段LED发光效率已突破每瓦100流明,足以取代耗电的白炽灯、卤素灯,甚至是荧光灯与高压气体放电灯。目前,大功率LED光源分为两种,一种是阵列分布式,一种是集成式大功率LED光源。其中,集成式大功率LED光源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伴随着高功率LED技术迭有进展,LED尺寸逐渐缩小,热量集中在小尺寸芯片内,且热密度更高。高温会导致芯片出射的光子减少,色温质量下降,芯片老化加快,将大幅降低LED光效、寿命甚至在短时间内自我烧毁。 对于系统端的散热策略,常见的散热组件为鳍片、翅片、热管、均温板和回路式热管。其中,散热鳍片应用最为普及,散热鳍片主要是靠传导与自然对流方式进行散热,为最常见的散热方式,其利用增加散热面积与搭配风道、开气孔设计,提升传导和自然对流能力。对于一般热量产生较小的灯具来说,此类散热组件完全可以满足散热要求,但是对于大功率的灯具,诸如探照灯、矿灯灯类型的灯具,由于此类灯具功率大,而各部件又都是集成在一个灯壳内,因此,热量不易扩散,很容易在灯壳内聚集形成高温,导致灯具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另外,一般的散热组件都是利用热传导、热对流等方式从终端被动散热,不能进行主动防御散热,这也是制约大功率灯具发展的一个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部热量传导迅速,散热效率高,可根据内部温度实时调整功率的主动散热探照灯。 本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包括内置有电源组件和散热器的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盖上的灯头,所述灯头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散热器包括两组由若干散热鳍片构成的鳍片总成,各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构成散热通道,两组鳍片总成的前端面设有导热板,其中,两组所述鳍片总成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送风方向与鳍片总成上各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相一致;所述导热板的内侧端面设有一嵌有温度传感器且导热的固定板,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组件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灯头包括灯头座、设在所述灯头座内的聚光碗以及套在所述灯头座上用于固定所述聚光碗的固定圈,所述聚光碗的碗底设有透镜,所述透镜的入射面与所述聚光碗的碗底端面之间设有一段用于固定LED芯片的容置腔,所述透镜的入射面设有由多个微透镜构成的微透镜阵列。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导热板在朝向所述灯头的一端面设有对应于灯头内LED芯片的下沉区,该下沉区与LED芯片紧密贴合。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两组所述鳍片总成通过一 U型散热管固定,所述U型散热管的管体贯穿于所述鳍片总成中,所述导热板的内侧端面设有半圆形沟槽,所述U型散热管的弯折部嵌在所述半圆形沟槽内,并通过所述固定板进行固定。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控制器设有对应于高温的预设上限值,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源总成的输出功率。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装有锂电池的电源包,所述电源包的后端面设有后端盖,所述后端盖上设有用于显示锂电池当前剩余电量的数码显示管和用于给锂电池充电的充电接口。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有提手,所述控制开关位于所述提手上,所述提手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穿设背带的穿孔。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控制开关除断开档位外至少包括两个电性导通档位,一个电性导通档位用于开启自然光,另一个电性导通档位用于开启大功率的加强光。 上述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所述灯头座上套设有用于调焦的调焦圈。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LED芯片与导热板上的下沉区紧密贴合,可将高功率的LED芯片产生的热量经导热板迅速传导各散热鳍片上,加速了 LED芯片的热量传导。另一方面,通过在两组鳍片总成之间设置有送风方向与鳍片总成上各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相一致的风扇,使得各散热鳍片上的热量在通过散热鳍片自身散热的同时,还可通过风扇将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送入鳍片总成中,将鳍片总成内的高温空气送出鳍片总成,加速鳍片总成内空气的对流,使降温更迅速。同时,与高温LED芯片直接接触的导热板还可将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在接受对应的感应信号后,将感应到的温度值与控制器内的预设上限值进行比较,当感应到的温度超过预设上限值时,控制器作出主动干预行为,降低组件的输出功率,从源头上控制热量的进一步产生聚集,相比被动的散热,本技术散热效率更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图3为本技术的半剖图; 图4为本技术所述散热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技术所述散热器的半剖图; 图6为本技术所述灯头的爆炸图; 图7为本技术所述聚光碗的立体图。 图中:1_壳体、2_电源组件、3_散热器、4_如端盖、5_灯头、6_后端盖、7_控制开关、8-线路仓、9-风扇、10-温度传感器、11-散热格栅、12-提手、13-穿孔、14-控制盒、31-空腔、32-U型散热管、33-导热板、34-固定板、35-鳍片总成、51-灯头座、52-聚光碗、53-固定圈、81-充电接口、82-数码显示管、91-风扇座、331-下沉区、511-调焦圈、521-透镜、522-容置腔、5211-微透镜阵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该探照灯包括内置有电源组件2和散热器3的壳体1,以及连接在该述壳体I的前端盖4上的灯头5。灯头5通过控制开关7与电源组件2连接,控制开关7位于壳体I上端面的提手12上,提手12的前后两端设有用于穿设背带的穿孔13,通过该穿孔13可为探照灯配上背带,使用时背负在肩上易于携带。控制开关7除断开档位外还包括两个电性导通档位,一个电性导通档位用于开启自然光,另一个电性导通档位用于开启大功率的加强光。散热器3包括两组由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动散热的探照灯,包括内置有电源组件和散热器的壳体以及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前端盖上的灯头,所述灯头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所述散热器包括两组由若干散热鳍片构成的鳍片总成,各散热鳍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构成散热通道,两组鳍片总成的前端面设有导热板,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鳍片总成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送风方向与鳍片总成上各散热鳍片之间的散热通道相一致,所述壳体两侧在对应于所述散热器的位置设有散热格栅;所述导热板的内侧端面设有一嵌有温度传感器且导热的固定板,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组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智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明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