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9525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4:37
缸内直喷式的内燃机(1)的控制装置(7)控制燃料喷射装置(4)和点火装置(5),当在输出轴(6)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向处于膨胀行程的燃烧室(3)喷射燃料并点火而使输出轴(6)旋转起动的点火起动时,分别多次执行燃料的喷射以及点火,并且执行使燃料的喷射正时和点火正时的间隔可变的控制。控制装置(7)通过调节多次的燃料喷射的间隔和多次点火的间隔的相关关系,使燃料的喷射正时和点火正时之间的间隔可变。因此,内燃机(1)、控制装置(7)起到可以提高起动性这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缸内直喷式的内燃机⑴的控制装置⑵控制燃料喷射装置(4)和点火装置(5),当在输出轴(6)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向处于膨胀行程的燃烧室(3)喷射燃料并点火而使输出轴(6)旋转起动的点火起动时,分别多次执行燃料的喷射以及点火,并且执行使燃料的喷射正时和点火正时的间隔可变的控制。控制装置(7)通过调节多次的燃料喷射的间隔和多次点火的间隔的相关关系,使燃料的喷射正时和点火正时之间的间隔可变。因此,内燃机(1)、控制装置(7)起到可以提高起动性这样的效果。【专利说明】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搭载于车辆的以往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通过对被供给到了处于膨胀行程的气缸中的燃料进行点火而能够使内燃机起动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该内燃机的起动装置预测在起动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向处于膨胀行程的气缸进行了点火时的曲轴的工作状态,并基于预测到的曲轴的工作状态来判定是否使起动机工作。在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判断为例如膨胀行程气缸的后续气缸的活塞仅通过初爆不会超过压缩上止点的情况下,在通过该初爆使曲轴工作后,使启动马达工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64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那样的记载于专利文献I的内燃机的起动装置通过上述结构在最佳正时使起动机工作、使得对被供给到了处于膨胀行程的气缸中的燃料进行点火时的起动性提高,但例如在内燃机的更可靠的起动方面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起动性的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特征在于,具有:燃烧室,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能够在所述燃烧室内燃烧;缸内直喷式的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能够向所述燃烧室喷射所述燃料;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能够对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混合气进行点火;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伴随着在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混合气的燃烧而旋转;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和所述点火装置,当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向处于膨胀行程的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并点火而使所述输出轴旋转起动的点火起动时,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多次执行所述燃料的喷射以及所述点火,并且执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的控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和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的相关关系,从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点火起动时在使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以及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分别恒定之后相互产生相位差。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点火起动时使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为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的整数倍与该点火的间隔除以所述燃料的喷射的喷射次数后的值相加而得到的间隔。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点火起动时使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为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与该燃料的喷射的喷射次数相乘后的值除以该燃料的喷射的喷射次数与I相加后的值而得到的间隔。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点火起动时控制所述点火装置并能够执行使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可变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使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相对于前一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相对增长。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使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相对于前一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相对缩短。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在所述点火起动时控制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并能够执行使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可变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可以根据自所述控制装置传送的燃料喷射信号进行所述燃料的喷射,所述点火装置可以根据自所述控制装置传送的点火信号进行所述点火,所述控制装置可以使所述燃料喷射信号和所述点火信号的间隔错开来执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能够在燃烧室内燃烧的缸内直喷式的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和点火装置,当在所述内燃机的输出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向处于膨胀行程的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并点火而使所述输出轴旋转起动的点火起动时,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多次进行所述燃料的喷射以及所述点火,并且执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的控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和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的相关关系,从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 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起到能够提高起动性这样的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包括燃烧室在内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应用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车辆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一例的不意图。 图4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点火间隔、喷射间隔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ECU进行的间隔可变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电流波形的一例的线图。 图9是表不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的点火间隔、喷射间隔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由实施方式2的发动机的ECU进行的间隔可变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不实施方式3的发动机的点火间隔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2是对燃料喷雾的特性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由实施方式3的发动机的ECU进行的间隔可变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不实施方式4的发动机的喷射间隔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4的发动机的ECU进行的间隔可变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并非由该实施方式来限定本专利技术。而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替换且容易替换的结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要素。 图1是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包括燃烧室在内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应用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车辆控制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一例的不意图,图4是表不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点火间隔、喷射间隔的一例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由实施方式I的发动机的ECU进行的间隔可变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图7是表示变形例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一例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变形例的发动机的火花塞的电流波形的一例的线图。 如图1、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发动机I,被应用为车辆2的行驶用驱动源。发动机I具有:燃烧室3、作为缸内直喷式的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阀4、作为点火装置的火花塞5、作为输出轴的曲轴6、以及作为控制装置的ECU7。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能够在燃烧室3内燃烧。燃料喷射阀4能够向燃烧室3喷射燃料。火花塞5能够对燃烧室3内的混合气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具有:燃烧室,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能够在所述燃烧室内燃烧;缸内直喷式的燃料喷射装置,所述燃料喷射装置能够向所述燃烧室喷射所述燃料;点火装置,所述点火装置能够对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混合气进行点火;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伴随着在所述燃烧室内的所述混合气的燃烧而旋转;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燃料喷射装置和所述点火装置,当在所述输出轴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向处于膨胀行程的所述燃烧室喷射燃料并点火而使所述输出轴旋转起动的点火起动时,所述控制装置分别多次执行所述燃料的喷射以及所述点火,并且执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的控制,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调节多次的所述燃料的喷射的间隔和多次的所述点火的间隔的相关关系,从而使所述燃料的喷射的正时和所述点火的正时的间隔可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进仲西直器出盐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