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4598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包括壳体、浮筒、浮筒加强部、活塞、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浮筒、活塞和弹簧依次排列的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浮筒和活塞沿所述壳体往复运动,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筒加强部设于所述浮筒和活塞之间,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浮筒的一端相连,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浮筒与活塞、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加强部,通过加强部承受较大的压力,减轻了浮筒受到的压力,避免了浮筒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保证了电机的正常运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包括壳体、浮筒、浮筒加强部、活塞、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浮筒、活塞和弹簧依次排列的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浮筒和活塞沿所述壳体往复运动,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筒加强部设于所述浮筒和活塞之间,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浮筒的一端相连,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浮筒与活塞、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加强部,通过加强部承受较大的压力,减轻了浮筒受到的压力,避免了浮筒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保证了电机的正常运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生产领域,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斯特林循环,是重要的热机循环之一。利用斯特林循环的斯特林电机可用作制冷机和发电机。随着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发展而石油资源日益短缺,斯特林循环电机已越来越受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视。 斯特林电机中一般会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来回移动的浮筒、活塞。浮筒相对于活塞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弹簧相连,并利用弹簧的弹力驱动浮筒移动。在斯特林电机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浮筒相对于活塞的一端会承受来自于弹簧的多次的驱动压力,并且时常也会有产生与活塞的碰撞。因此,为了保证斯特林电机的正常运作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浮筒的一端需要较大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包括壳体、浮筒、浮筒加强部、活塞、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浮筒、活塞和弹簧依次排列的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浮筒和活塞沿所述壳体往复运动,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筒加强部设于所述浮筒和活塞之间,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浮筒的一端相连,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浮筒加强部包括相连的外环部和中心部,所述外环部与所述浮筒一端的边缘相连,所述中心部与所述浮筒一端的中心相连,所述浮筒一端的中心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的中心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浮筒加强部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外环部和中心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至少2个的加强筋相互之间间隔相等的设于所述外环部和中心部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板状。 优选的,所述浮筒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浮筒相连,所述浮筒加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的一端相临,所述浮筒加强部另一端的端面的形状与所述活塞一端的端面形状相配口 O 优选的,所述浮筒加强部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所述浮筒加强部的另一端的端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浮筒加强部由金属材料或硬质塑胶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浮筒与活塞、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加强部,通过加强部承受较大的压力,减轻了浮筒受到的压力,避免了浮筒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保证了电机的正常运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浮筒加强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具体阐释。 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包括壳体 1、浮筒2、浮筒加强部3、活塞4、弹簧5和连接杆6。浮筒2、活塞4和弹簧5依次排列的设于壳体I中,浮筒2和活塞4沿壳体I往复运动,浮筒的2 —端通过连接杆6与弹簧5连接。浮筒加强部3设于浮筒2和活塞4之间,浮筒加强部3与浮筒2的一端相连,浮筒2的一端通过浮筒加强部3与连接杆6相连。 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在浮筒与活塞、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加强部,通过加强部承受较大的压力,减轻了浮筒受到的压力,避免了浮筒因压力过大而导致损坏,保证了电机的正常运作,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浮筒加强部3的形状为圆筒状,包括相连的外环部7和中心部8。外环部7与浮筒2 —端的边缘相连,中心部8与浮筒2 —端的中心相连。浮筒2 —端的中心通过浮筒加强部3的中心部8与连接杆6相连。 另如图2中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浮筒加强部3上还设有加强筋9,加强筋9设于外环部7和中心部8之间。优选加强筋9的形状为板状,并优选为边缘为弧形的板状,间隔设于外环部7的内壁上。 并优选加强筋9的数量至少为2个,进一步优选为8个,至少2个的加强筋9相互之间间隔相等的设于外环部7和中心部8之间。 此外,优选浮筒加强部3相对于活塞4 一端的端面形状与活塞4的端面相配合。 如图2中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浮筒加强部3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浮筒加强部的另一端的端面面积。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浮筒加强部由金属材料或硬质塑胶制成,以提高硬度。 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技术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技术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浮筒、浮筒加强部、活塞、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浮筒、活塞和弹簧依次排列的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浮筒和活塞沿所述壳体往复运动,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筒加强部设于所述浮筒和活塞之间,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浮筒的一端相连,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加强部包括相连的外环部和中心部,所述外环部与所述浮筒一端的边缘相连,所述中心部与所述浮筒一端的中心相连,所述浮筒一端的中心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的中心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加强部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外环部和中心部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至少为2个,所述至少2个的加强筋相互之间间隔相等的设于所述外环部和中心部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板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加强部的一端与所述浮筒相连,所述浮筒加强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的一端相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斯特林电机的浮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浮筒、浮筒加强部、活塞、弹簧和连接杆,所述浮筒、活塞和弹簧依次排列的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浮筒和活塞沿所述壳体往复运动,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浮筒加强部设于所述浮筒和活塞之间,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浮筒的一端相连,所述浮筒的一端通过所述浮筒加强部与所述连接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斯特林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