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包括显示器,显示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主机,主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通过四导联导管连接结肠内镜。四导联导管一端为压力感受,另一端为测压端,其中测压端设有四个间距为1cm的压力感受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内镜下测压系统,可以检测回盲瓣功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包括显示器,显示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主机,主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通过四导联导管连接结肠内镜。四导联导管一端为压力感受,另一端为测压端,其中测压端设有四个间距为1cm的压力感受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内镜下测压系统,可以检测回盲瓣功能。【专利说明】—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竞争压力加大,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发生改变,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年来末端回肠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了。末端回肠疾病症状体征多无特异性,极容易漏诊,并且不少病人因久治不愈造成心身性疾病,以至多处求医,疗效不佳,使病人痛苦不堪,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国内外研究认为,末端回肠疾病检出率达到结肠内镜检查10%以上,这与由于回盲瓣的位置深和结构特殊有关,也与回盲瓣功能检测、回盲瓣的压力测定的设备与设施缺乏有关,以致于国内外对回盲瓣功能检测的研究较少。虽然内镜、钡剂灌肠、CT结肠成像及超声对回盲瓣功能检测有一定意义,但其意义极其有限。通过查新,了解到对人体回盲瓣功能及压力的测定仍是空白,本项目即是寻找出一种高效的设备和方法来检测回盲瓣功能方法,从而为临床诊治回盲部疾病以及外科肠道手术是否保留回盲瓣直接提供理论依据,弥补国内外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 如能通过结肠内镜下测压系统检测出回盲瓣的压力,得出有效的数据,将能够进一步认识回盲瓣功能障碍所导致的结肠-回肠反流,对于进一步认识回盲瓣功能障碍所导致的微生态的改变、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以及与肠粘膜炎症性产生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末端回肠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意义,以及外科肠道手术是否保留回盲瓣起到至关重要,可直接提供理论依据。 我方对慢性末端回肠的炎症的系统研究已达20余年。通过对回盲瓣功能学观察,了解到慢性末端回肠的炎症多与回盲瓣舒缩功能障碍有关,同时许多其他肠道疾病也与回盲瓣舒缩功能障碍有关,推测回盲瓣舒缩功能障碍并出现结肠-回肠反流,但两者间的关系和意义仍不明确,在已构建的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大鼠进行结肠-回肠侧侧吻合术,造成了结肠-回肠反流,出现了类似人体慢性末端回肠炎症的动物模型,并从动物实验的角度证实回盲瓣舒缩功能障碍并出现结肠-回肠反流,导致炎症产生的合理性,此外还在国内率先研究细胞因子、胃肠肽、Toll样受体、集合淋巴结及其淋巴细胞等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的变化及意义。 研究表明,末端回肠炎症是一种末端回肠的慢性、非特异性、浅表性炎症,是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不同的另外一种肠道疾病。目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是与慢性结肠疾病、回盲瓣功能障碍及外科手术去除回盲瓣等有关。目前研究仍停留在临床、内镜、病理及治疗及炎性介质的研究上,尚未深入研究回盲瓣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由于客观原因,回盲瓣功能检测受到限制,目前无法准确测定回盲瓣压力数据,对其功能的研究极少,而且方法单一,准确性不高,部分检查耗费大,对病人的痛苦较大,严重存在弊端,而本项目就是希望通过研究能很好的扬长避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解决了目前无法准确测定回盲瓣压力数据,缺少相关检测设备的问题。 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显示器,显示器通过信号线连接主机,主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通过四导联导管连接结肠内镜。 进一步,所述四导联导管一端为压力感受,另一端为测压端,其中测压端设有四个间距为Icm的压力感受模块。 进一步,所述结肠内镜的活检孔直径为3mm以上即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内镜下测压系统,可以检测回盲瓣功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四导联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四导联导管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显示器,2.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3.压力感受器,4.结肠内镜, 5.四导联导管,501.压力感受,502.测压端,503.压力感受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系统包括显示器1,显示器通过信号线连接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感受器3,压力感受器3通过四导联导管5连接结肠内镜4。如图2所示,四导联导管5 —端为压力感受501,另一端为测压端502,其中测压端502设有四个间距为Icm的压力感受模块503。图3为四联导管横截面示意图。四导联导管5总长度为230cm,测压端502长度为6cm,压力感受501连接结肠内镜4,通过结肠内镜4深入身体中,对回盲瓣内的压力进行探测,将探测的压力通过压力感受模块503传给压力感受器3,压力感受器3将压力数据发送给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对压力数据进行处理后显示在显示器I上,这样可直观准确的看到测量的回盲瓣内压力,对于下一步的治疗、手术实施提供帮助。 结肠内镜4的活检孔的直径为3mm。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1),显示器通过信号线连接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感受器(3),压力感受器(3)通过四导联导管(5)连接结肠内镜(4)。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导联导管(5) —端为压力感受(501),另一端为测压端(502),其中测压端(502)设有四个间距为Icm的压力感受模块(503)。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肠内镜⑷的活检孔直径为3mm。【文档编号】A61B5/03GK204016279SQ201420375820【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专利技术者】周国华 申请人:周国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盲瓣功能检测及内镜下测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1),显示器通过信号线连接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GAP‑08A型消化道动力检测仪(2)通过信号线连接压力感受器(3),压力感受器(3)通过四导联导管(5)连接结肠内镜(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