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195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由产品电路模块、产品内置可充电池、充电接口、充电输入插头、金属壳体或筒身及肖特基二极管组成;所述可充电池设置在金属壳体或筒身中;所述产品电路模块连接可充电池;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和金属壳体或筒身,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的正极和可充电池的正极;所述可充电池负极连接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充电输入插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以往尾端充电时需要重建一条独立的充电通路充电结构,简化产品结构,有利使产品更小型化,增加便携性,降低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由产品电路模块、产品内置可充电池、充电接口、充电输入插头、金属壳体或筒身及肖特基二极管组成;所述可充电池设置在金属壳体或筒身中;所述产品电路模块连接可充电池;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和金属壳体或筒身,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的正极和可充电池的正极;所述可充电池负极连接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充电输入插头。本技术改变以往尾端充电时需要重建一条独立的充电通路充电结构,简化产品结构,有利使产品更小型化,增加便携性,降低产品成本。【专利说明】—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构成的手电筒的结构中,筒身连接于电池的某个电极作为电流的单向回路,通常当充电接口位于手电尾部时,常见的做法是重新建立一个充电电流回路,这个回路可能是采用定制电池来实现,这种结构的弊端电池是定制的,不能采用通用型号来替代。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独立金属套管来实现,这样增加产品成本,同时结构变得复杂。 目前市面所能购买的电池中,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位于电池的相对两个端部,所有针对此类电池设计的产品,电池的正极与负极也位于产品的两个端部,在金属筒身制作的手电中,通常情况下,手电尾端的那处电极回路通过金属筒身将电流导到手电头部,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充电接口位于尾端,通常需要增加一个额外的导电通路,用于为电池充电回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由产品电路模块、产品内置可充电池、充电接口、充电输入插头、金属壳体或筒身及肖特基二极管组成;所述可充电池设置在金属壳体或筒身中;所述产品电路模块连接可充电池;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正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和金属壳体或筒身,肖特基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的正极和可充电池的正极;所述可充电池负极连接充电接口 ;所述充电接口连接充电输入插头。 进一步地,所述产品电路模块包括工作电路和负载;所述工作电路连接负载。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接口为位于手电尾部、常闭合状态的充电接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输入插头为设置在充电器上的充电输入插头。 更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或筒身为作为电流回路的一部分的金属壳体或筒身。 更进一步地,所述肖特基二极管与产品电路模块电池正负极输出端并联,其阳极管接电池正极,阴极接电池负极。 本技术的优点: 本技术的金属筒身仅只能作为单向导电回路的不足,使得金属结构筒身即可作为手电工作时的电路的一部分,又作为充电时充电回路的一部分,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金属筒身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导电通路;使得产品能使用通用的可能电池,同时结构简化;本技术改变以往尾端充电时需要重建一条独立的充电通路充电结构,简化产品结构,有利使产品更小型化,增加便携性,降低产品成本。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常工作电流回路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电流回路图; 附图标记: I为产品电路模块、2为产品内置可充电池、3为充电接口、4为充电输入插头、5为金属壳体或筒身及6为肖特基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1,如图1所不,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由产品电路模块1、产品内置可充电池2、充电接口 3、充电输入插头4、金属壳体或筒身5及肖特基二极管6组成;所述可充电池2设置在金属壳体或筒身5中;所述产品电路模块I连接可充电池2 ;所述肖特基二极管6的正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I和金属壳体或筒身5,肖特基二极管6的负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I的正极和可充电池2的正极;所述可充电池2负极连接充电接口 3 ;所述充电接口 3连接充电输入插头4。 所述产品电路模块I包括工作电路和负载;所述工作电路连接负载。 所述充电接口 3为位于手电尾部、常闭合状态的充电接口 3。 所述充电输入插头4为设置在充电器上的充电输入插头4。 所述金属壳体或筒身5为作为电流回路的一部分的金属壳体或筒身5。所述肖特基二极管6与产品电路模块电池正负极输出端并联,其阳极管接电池正极,阴极接电池负极。它也可以是场效管内部本征二极管。产品工二作状态下,充电接口位的两个极管处于闭合状态,此时所有正常工作。当充电器输入插头连接至充电接口时,充电接口中的两个接触片断开并分别连接于充电器正负极端子。充电器负极直接连至电池负极,充电器正极电流通过筒身,然后流过肖特基二极管,连接至电池正极对电池充电。 产品包含有金属筒身,筒身在正常使用中参与导电,是电池的电流回路,产品中充电接口位于产品尾端,充电时,筒身作为充电回路的一部分。此结构中,不需重构一条回路用于将充电电流引到头端电池另一电极。 本技术的金属筒身仅只能作为单向导电回路的不足,使得金属结构筒身即可作为手电工作时的电路的一部分,又作为充电时充电回路的一部分,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金属筒身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导电通路;使得产品能使用通用的可能电池,同时结构简化;本技术改变以往尾端充电时需要重建一条独立的充电通路充电结构,简化产品结构,有利使产品更小型化,增加便携性,降低产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产品电路模块(I)、产品内置可充电池(2)、充电接口(3)、充电输入插头(4)、金属壳体或筒身(5)及肖特基二极管(6)组成;所述可充电池(2)设置在金属壳体或筒身(5)中;所述产品电路模块(I)连接可充电池(2);所述肖特基二极管(6)的正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⑴和金属壳体或筒身(5),肖特基二极管出)的负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I)的正极和可充电池(2)的正极;所述可充电池(2)负极连接充电接口(3);所述充电接口(3)连接充电输入插头(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电路模块(I)包括工作电路和负载;所述工作电路连接负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3)为位于手电尾部、常闭合状态的充电接口(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输入插头(4)为设置在充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筒身复用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产品电路模块(1)、产品内置可充电池(2)、充电接口(3)、充电输入插头(4)、金属壳体或筒身(5)及肖特基二极管(6)组成;所述可充电池(2)设置在金属壳体或筒身(5)中;所述产品电路模块(1)连接可充电池(2);所述肖特基二极管(6)的正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1)和金属壳体或筒身(5),肖特基二极管(6)的负极分别连接产品电路模块(1)的正极和可充电池(2)的正极;所述可充电池(2)负极连接充电接口(3);所述充电接口(3)连接充电输入插头(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傲雷移动照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