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6393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其中,1-2周龄:玉米54-63%,豆粕27-32%,碳酸轻钙1-1.5%,石粉1-1.2%,食用油2-3%,鱼粉1-3%,糠麸1-2%,脱霉剂0.05-0.2%,多维素0.2-0.5%,防治辅料1-1.5%;3-8周龄:玉米54-61%,豆粕27-32%,碳酸轻钙1-1.5%,石粉1-1.2%,食用油2-3%,鱼粉3-5%,谷糠2-7%,脱霉剂0.2-0.4%,多维素0.2-0.5%,防治辅料1.5-2%。防治辅料组分为:栀子、藿香、大黄、黄连,桂心、陈皮、白头翁、苦参、柴胡、生姜、人参、肉豆蔻,附子、沉香、鸡屎藤、决明子、小蓟、党参、熟地、天冬,甘草、大枣。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预防和防治鸡禽的传染性腺胃炎,明显降低发病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其中,1-2周龄:玉米54-63%,豆柏27-32%,碳酸轻1丐卜1.5%,石粉1-1.2%,食用油2-3%,鱼粉1-3%,糠麸1-2%,脱霉剂0.05-0.2%,多维素0.2-0.5%,防治辅料1-1.5%;3-8周龄:玉米54-61%,豆柏27-32%,碳酸轻钙1-1.5%,石粉1-1.2%,食用油2-3%,鱼粉3-5%,谷糠2-7%,脱霉剂0.2-0.4%,多维素0.2-0.5%,防治辅料1.5-2%?防治辅料组分为:梔子、藿香、大黄、黄连,桂心、陈皮、白头翁、苦参、柴胡、生姜、人参、肉豆蔻,附子、沉香、鸡屎藤、决明子、小蓟、党参、熟地、天冬,甘草、大枣。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预防和防治鸡禽的传染性腺胃炎,明显降低发病几率。【专利说明】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
: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
技术介绍
: 鸡禽的养殖过程中,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导致鸡禽死亡,以鸡禽的传染性腺胃炎 为例,发病地区发病率可达100%,一般为7%-28%,死亡率为3%-95%,一般为30%-50%。最早 发病日龄见于7-8日龄,15日龄-50日龄为多发期。80日龄左右的鸡较少发生该病,但也 有100日龄鸡发病的状况。有报道称产蛋鸡也可发病。病程10-15天,长者可达35天,发 病后5-8天为死亡高峰。传染性腺胃炎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最为严 重,多散发。流行较广,传播速度较快。在7?10日龄各品种雏鸡易感中,育雏室温度较低 的鸡群更易发病,死亡率低,发病后其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新城疫、球虫、肠炎等疾病,而 引起死亡率上升,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经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排泄物传播,与感染 鸡同舍的易感鸡通常在48小时内出现症状该病可在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间传播,肉杂 鸡也可发生。肉鸡一般在21日龄发病,蛋鸡上发生该病一般病程在2周左右,感染该病死 亡高峰在1周以上。该病病因复杂,就近来的发病过程和混感及继发的症状看。病原可能 是垂直传播,在同一鸡场同一批鸡发现不同品种的鸡只同时发生。病鸡腺胃肿胀,胃内PH 值1?2,肌胃角质层边缘发白,角质层易剥脱。不吃料或采食量降到正常采食量的一半以 下,几乎没有死亡或很少死亡。其治病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两种,非传染性 因素:日粮中所含的生物胺(组胺、尸胺、组氨酸等);日粮原料如堆积的鱼粉、玉米、豆柏、维 生素预混料、脂肪、禽肉粉和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这些生物胺都会对机体有毒害 作用。饲料条件诱因:饲料营养不平衡(主要是饲料粗纤维类原料含量高),蛋白低、维生素 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病的诱因。饲料中霉菌霉素含量高,如桔霉素是一种肾毒素,能使肌胃出 现裂痕;卵孢毒素能使肌胃、腺胃相连接的峡部环状面变大、坏死,黏膜被假膜性渗出物覆 盖;圆弧酸可造成腺胃、肌胃、肝脏和脾脏损伤,腺胃肿大,黏膜增生,溃疡变厚,肌胃黏膜出 现坏死。传染性因素: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 病因。临床发现,每年秋季的北方,是鸡痘发病严重季节,腺胃炎发病也非常严重,很多鸡群 都是先发生了鸡痘,后又继发腺胃炎,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并且药物治疗无效。不明原因的 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IBV)、传染性喉气管炎(ILTV)、各种细菌、维生素 A缺乏或通风不 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病。一些垂直传播的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 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REV)、鸡贫血因子(CAV) 等。 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缩头垂尾,翅下垂,羽毛蓬乱不整,采食及饮水减少。鸡只 生长迟缓或停滞,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有的鸡体重仅为正常鸡的50%或更少。鸡体苍 白,极度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有的鸡有流泪、肿眼及呼吸道症 状,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病死鸡全身消瘦或发育不良,多肌肉苍白松软,有的眼部肿胀,眼周 围形成近似圆形的肿胀区,眼角有粘液性、脓性物,有的在眶下窦有干酪样物。口腔、咽喉和 气管黏膜上有黄白色干酪样的伪膜,有恶臭,不易剥脱。有的病鸡还骨质疏松断裂。病死鸡 特征性病变为腺胃肿大如球状,有半透明感,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 开见腺胃壁增厚、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腺胃黏膜肿胀变厚;乳头肿胀外翻、乳头 基部呈粉红色,周边出血或出血不明显、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后期乳头穿孔 或溃疡、凹陷,消失;肌胃瘪缩,肌筋易剥离,边缘苍白有裂缝。胸腺、脾脏、法氏囊萎缩尤为 突出;部分病鸡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泄殖腔膨大,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内有黄白色或绿色 稀粪等。肠道前期肿胀,充血,呈暗红色,剖检肠壁外翻;后期粘膜脱离,易碎,变薄无物,肠 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内容物为含大量水的食糜。个别病死鸡有的盲肠扁桃体肿大 出血,十二指肠轻度肿胀,空肠和直肠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胰腺肿大有出血点,也有报道胰 腺萎缩,色泽变淡。但在心脏、肝脏、呼吸道等其他部位无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当有细菌 病继发感染时,肝脏肿大、个别有坏死点,颜色不匀,浅色与深色条状相间呈古铜色。 针对此病的传统的治疗方案为:急救扰干素饮水,连用两天;或者,西咪替丁 (人 用药)一斤饲料1片或者雷米替丁 (人用药)一片2斤饲料,拌料是两种药品任选其一,连续 拌料4-6天。或者,可使用腺胃灵(氨苄西林、丁胺等,按每瓶兑水150千克计算用药量)+ 球威(马杜拉霉素,按每瓶兑水200千克计算用药量),配合人用鱼肝油乳,每瓶500毫升兑 水200?250千克饮水。重症可用感毒清(板蓝根、黄芪、淫羊藿、金丝桃素、紫锥菊等)拌 料,30日龄后的鸡2000只鸡1袋,而后用腺胃灵+球威,配合人用鱼肝油乳饮水。鉴于此病 的特殊性以及高死亡率,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当以预防为主,发病后早期治疗为次。本发 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旨在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预防和防治鸡禽的传染性腺胃 炎,明显降低发病几率,能够能够明显降低因此病症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的降低腺胃炎发 病率的饲料。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预防和 防治鸡禽的传染性腺胃炎,明显降低发病几率,能够能够明显降低因此病症给养殖户带来 的损失的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其中,按照如下 步骤操作: A、 肉鸡在1-2周龄期间内,饲料中粗纤维类原料含量不大于饲料质量的2% ; B、 肉鸡在3-8周龄期间内,饲料中粗纤维类原料含量自第三周的饲料质量的2%开始, 每周递增1%,至第8周达到饲料质量的7%止,维持饲料质量的7%的粗纤维类原料含量直至 出栏; C、 肉鸡在1-2周龄期间内,饲料中骨粉或鱼粉的含量不高于饲料质量的3%; D、 肉鸡在3-8周龄期间内,饲料中骨粉或鱼粉的含量不高于饲料质量的5%; 所述饲料均添加脱霉剂,添加量为饲料质量的〇. 05-0. 4% ; 所述饲料中添加防治辅料,添加量为饲料质量的1-2%。 所述脱霉剂为双乙酸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腺胃炎发病率的饲料,其特征在于,1‑2周龄:玉米54‑63%,豆粕27‑32%,碳酸轻钙1‑1.5%,石粉1‑1.2%,食用油2‑3%,鱼粉1‑3%,糠麸1‑2%,脱霉剂0.05‑0.2%,多维素0.2‑0.5%,防治辅料1‑1.5%;3‑8周龄:玉米54‑61%,豆粕27‑32%,碳酸轻钙1‑1.5%,石粉1‑1.2%,食用油2‑3%,鱼粉3‑5%,谷糠2‑7%,脱霉剂0.2‑0.4%,多维素0.2‑0.5%,防治辅料1.5‑2%;所述防治辅料组分为:栀子、藿香、大黄、黄连,桂心、陈皮、白头翁、苦参、柴胡、生姜、人参、肉豆蔻,附子、沉香、鸡屎藤、决明子、小蓟、党参、熟地、天冬,甘草、大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瑞芳闫德伟孙振洲周保琨申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蓝盈禽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