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7608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的出气孔与所述气门连接;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的出气孔与所述气门连接;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本技术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专利说明】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地指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
技术介绍
目前,俯卧位全麻手术只能在带有专用头架的手术床上进行手术,或在手术床上放置特质面部头圈,在使用上述带有专用头架的手术床以及特质面部头圈的时候,不易放置全麻气管导管,且全麻气管导管极易压伤面部,此外,在手术时不易观察患者面部情况,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患者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手术时,将该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移动到手术床前,患者将头部置于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上,不仅便于放置全麻气管导管,利于观察患者面部情况,且能够根据手术床的高度来调节该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高低。 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 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 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 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所述升降气筒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连接,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所述褶皱被拉直; 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通过所述气门与所述升降气管连接; 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 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滚轮滚动的固定阀。 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进行俯卧位全麻手术时,将本技术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移动到手术床前,根据手术床的高度踩动脚踏式打气筒,脚踏式打气筒向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褶皱被拉直,升降气管向上伸延,此时向上伸延的升降气管将上支撑杆向上顶,直至患者的头部正好能够放置在固定圈上。 本技术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包括:底座1、下支撑杆2、上支撑杆3、头部支架4和头部支撑杆5,下支撑杆2为空心的筒状,下支撑杆2设于底座I上,上支撑杆3套于下支撑杆2内的上部。 为了便于移动本技术,底座I的底端设有滚轮7,滚轮7上设有固定阀(图中未示出),固定阀用于固定滚轮7,防止滚轮7滚动造成本技术的移动。 患者的头部需要放于头部固定圈4上,为了稳固地支撑头部固定圈4,本实施例以三根头部支撑杆5为例进行说明,三根头部支撑杆5的一端分别与头部固定圈4连接,三根头部支撑杆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支撑杆3的顶端。 由于本技术中的上支撑杆3是套入在下支撑杆2内的,因此,当需要根据手术床的高度来调节本技术的高度时,可以将上支撑杆3从下支撑杆2内抽出到一定位置后再固定。 由于手术过程中,时间紧迫,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调节本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的高度,且为了保证医护人员手部的卫生和洁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脚实现快速升起上支撑杆3的结构,具体如下: 上支撑杆3的上端安装一个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6,如图2所示,该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6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此外,下支撑杆2内的下部设有升降气管8,如图3所示,正常状态下,升降气管8与上支撑杆3在下支撑杆2内是接触的,升降气管8的底部设有气门8.1,升降气管8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形状,升降气管8内充满气体后,褶皱被拉直;气门8.1连接有脚踏式打气筒9,脚踏式打气筒9的进气端设有一个脚踏板9.1。 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需要进行俯卧位全麻手术时,将本技术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移动到手术床前,医护人员根据手术床的高度踩动脚踏板9.1,脚踏式打气筒9向升降气管8内充入气体,升降气管8内充入气体后气压增大,将褶皱拉直,此时升降气管8向上伸展,向上伸展的升降气管8将上支撑杆3向上顶,直至患者的头部正好能够放置在头部固定圈4上。 由于气门8.1只允许进气,不允许出气(出气需要操作气门),因此,当上支撑杆3上升到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6检测到患者时,即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被患者挡住后反射,反射的红外线被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后进入处理器内,处理器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此时提醒医护人员头部固定圈4的位置已接近患者,可以减缓脚踏的力度,上支撑杆3被缓缓的升起,直至患者的头部正好能够放置在固定圈上,能够防止上支撑杆3上升速度过快后不易调低的问题 本技术结构简单,移动方便,可以随时使用,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手术床,且在调节高度的时候,通过脚踏即可实现精确调节,不需要使用手操作,避免手收到污染后影响手术。【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 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 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 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所述升降气筒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连接,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所述褶皱被拉直; 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通过所述气门与所述升降气管连接; 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 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和报警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滚轮滚动的固定阀。【文档编号】A61G13/12GK203988869SQ201420339939【公开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俯卧位手术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滚轮;下支撑杆,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下支撑杆为空心的筒状;上支撑杆,套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上部;升降气管,设于所述下支撑杆内的下部,所述升降气筒的底部设有气门,所述升降气筒的四周为伸缩式褶皱连接,升降气管内充入气体后,所述褶皱被拉直;脚踏式打气筒,所述脚踏式打气筒通过所述气门与所述升降气管连接;头部支架,所述头部支架包括三根头部支撑杆和头部固定圈,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头部固定圈连接,所述三根头部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支撑杆的顶端;以及红外线感应报警装置,设于所述上支撑杆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海蜃黄碧欣芦敏慧谭诗敏冯静穆桂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普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