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6728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通过墙体分隔为内场和外场,内场的观众席围绕表演区呈扇环分布。观众席背后的墙体至少上部为反弧墙结构,部分反弧墙为由上层反弧墙和下层反弧墙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反弧墙被内部的纵向肋板分隔为若干风道,其中部分风道为送风风道,部分风道为回风风道。在反弧墙外设有若干支撑用弧形柱,弧形柱向内伸展并与反弧墙上端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反弧墙的设计不仅仅是从造型出发,还综合考虑了送风回风、隔音等多种功能。而且,反弧墙将建筑分隔为内部表演观看区和外部走廊,通过弧形柱的支撑,很好地保证了反弧墙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通过墙体分隔为内场和外场,内场的观众席围绕表演区呈扇环分布。观众席背后的墙体至少上部为反弧墙结构,部分反弧墙为由上层反弧墙和下层反弧墙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反弧墙被内部的纵向肋板分隔为若干风道,其中部分风道为送风风道,部分风道为回风风道。在反弧墙外设有若干支撑用弧形柱,弧形柱向内伸展并与反弧墙上端相交。本技术反弧墙的设计不仅仅是从造型出发,还综合考虑了送风回风、隔音等多种功能。而且,反弧墙将建筑分隔为内部表演观看区和外部走廊,通过弧形柱的支撑,很好地保证了反弧墙的强度。【专利说明】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
本技术涉及大型表演场馆,具体指一种带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在现代都市中,为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往往都修建有各种文化表演场馆,如大剧院、各种体育比赛场馆、马戏场馆、音乐厅等。这些场馆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为了观看演出或比赛的功能性场所,往往还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呈现,体现出设计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成为一个地方或者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因此建筑场馆的造型成为该建筑的一大亮点。为了方便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够无遮挡地观看表演和比赛,看台往往都设计为往后逐级升高的台阶式结构。同时,为了保证室内场馆的空气流通,这些建筑都设计有各自的通风系统。如何将通风、建筑造型及其它设计或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建筑需要面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表演场馆造型多样性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采用双层反弧墙,并基于双层反弧墙设计有场馆循环通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 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通过墙体分隔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表演观看区,包括观众席和表演区,观众席围绕表演区呈扇环分布。观众席背后的墙体至少上部为反弧墙结构,反弧墙任一位置的竖向截面呈向外翻展的弧形;部分反弧墙为由上层反弧墙和下层反弧墙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反弧墙被内部的纵向肋板分隔为若干风道;其中部分风道为送风风道,部分风道为回风风道,在观众席下设有静压箱,每个座位下设有送风口,送风口通过静压箱与送风风道相通。在观众席最后排的反弧墙上部设有回风格栅,回风格栅与回风风道相通; 在反弧墙外设有若干支撑用弧形柱,弧形柱向内伸展并与反弧墙上端相交。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柱为位于不同圆周上的三组,每组上的弧形柱之间通过环梁连接,位于同一径向上的弧形柱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弧形柱与环梁及连梁交接于一点;中间圆周上的部分弧形柱中部靠上位置与反弧墙上端相交,最外层的弧形柱上沿弧形柱弯曲方向支撑有对应弯曲的幕墙结构,所有弧形柱上端用于支撑屋面桁架结构。 为了增强结构,所述反弧墙双层部位上端设有周向肋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反弧墙的设计不仅仅是从造型出发,还综合考虑了送风回风、隔音等多种功能。而且,反弧墙将建筑分隔为内部表演观看区和外部走廊,通过弧形柱的支撑,很好地保证了反弧墙的强度。 2、弧形柱主要起支撑反弧墙、幕墙以及屋面桁架结构,反弧墙与幕墙一起围成闭合的外部廊道,使得建筑造型和功能有机结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技术表演场馆整体剖面图。 图2_本专利技术反弧墙平面不意图。 图3-本专利技术反弧墙送风功能示意图。 图4-本专利技术反弧墙回风功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从图上可以看出,本技术带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通过墙体分隔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表演观看区,包括观众席I和表演区,观众席围绕表演区呈扇环分布。观众席背后的墙体至少上部为反弧墙结构,反弧墙任一位置的竖向截面呈向外翻展的弧形;部分反弧墙为由上层反弧墙2和下层反弧墙3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在反弧墙上沿圆周向间隔设置。双层结构的反弧墙被内部的纵向肋板分隔为若干风道;其中部分风道为送风风道4,部分风道为回风风道5。在观众席设有阶梯结构6并在阶梯上安装有座椅,在观众席下设有静压箱,每个座位下设有送风口,送风口与送风风道4通过静压箱7相通,使出风能够比较柔和地从每个座位下送出。送风风道4与地下层的空调机房相通。在观众席最后排的反弧墙上部设有回风格栅,回风格栅与回风风道5相通。 本表演场馆送风和回风不意图见图3和图4,箭头表不风的走向。 在反弧墙外设有若干支撑用弧形柱8,弧形柱向内伸展并与反弧墙上端相交。 所述弧形柱8为位于不同圆周上的三组,每组上的弧形柱之间通过环梁连接,位于同一径向上的弧形柱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弧形柱与环梁及连梁交接于一点;中间圆周上的部分弧形柱中部靠上位置与反弧墙上端相交,最外层的弧形柱上沿弧形柱弯曲方向支撑有对应弯曲的幕墙结构9,所有弧形柱上端用于支撑屋面桁架结构10。 所述反弧墙双层部位上端设有周向肋板。 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权利要求】1.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通过墙体分隔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表演观看区,包括观众席和表演区,观众席围绕表演区呈扇环分布,其特征在于:观众席背后的墙体至少上部为反弧墙结构,反弧墙任一位置的竖向截面呈向外翻展的弧形;部分反弧墙为由上层反弧墙和下层反弧墙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反弧墙被内部的纵向肋板分隔为若干风道;其中部分风道为送风风道,部分风道为回风风道,在观众席下设有静压箱,每个座位下设有送风口,送风口通过静压箱与送风风道相通;在观众席最后排的反弧墙上部设有回风格栅,回风格栅与回风风道相通; 在反弧墙外设有若干支撑用弧形柱,弧形柱向内伸展并与反弧墙上端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柱为位于不同圆周上的三组,每组上的弧形柱之间通过环梁连接,位于同一径向上的弧形柱之间通过连梁连接;弧形柱与环梁及连梁交接于一点;中间圆周上的部分弧形柱中部靠上位置与反弧墙上端相交,最外层的弧形柱上沿弧形柱弯曲方向支撑有对应弯曲的幕墙结构,所有弧形柱上端用于支撑屋面桁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弧墙双层部位上端设有周向肋板。【文档编号】F24F13/02GK204001859SQ201420435501【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专利技术者】肖云 申请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风系统反弧墙结构的表演场馆,本表演场馆通过墙体分隔为内场和外场,内场为表演观看区,包括观众席和表演区,观众席围绕表演区呈扇环分布,其特征在于:观众席背后的墙体至少上部为反弧墙结构,反弧墙任一位置的竖向截面呈向外翻展的弧形;部分反弧墙为由上层反弧墙和下层反弧墙构成的双层结构;双层结构的反弧墙被内部的纵向肋板分隔为若干风道;其中部分风道为送风风道,部分风道为回风风道,在观众席下设有静压箱,每个座位下设有送风口,送风口通过静压箱与送风风道相通;在观众席最后排的反弧墙上部设有回风格栅,回风格栅与回风风道相通;在反弧墙外设有若干支撑用弧形柱,弧形柱向内伸展并与反弧墙上端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