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6407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包括两条船只(1),船只(1)之间通过钢架(2)连接,钢架(2)上方设有电机安装座(3),电机安装座(3)固定有电机(4),每条船只(1)上均设有喷菌装置,喷菌装置包括与电机(4)依次相连的菌种液容器(71)和喷头(7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大型曝气管组,应用于需要大量氧气的河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设有喷菌装置,而且还设有曝气管组和填料,同时通过喷菌和曝气完成水体生态修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船头和船尾各设有两个喷头,全方位进行喷菌,使水体生态修复效果更好。曝气管组悬挂下船只下侧,使其离水面不要太远,能够更好的修复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
,公开了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包括两条船只(1),船只(1)之间通过钢架(2)连接,钢架(2)上方设有电机安装座(3),电机安装座(3)固定有电机(4),每条船只(1)上均设有喷菌装置,喷菌装置包括与电机(4)依次相连的菌种液容器(71)和喷头(72)。本技术适用于大型曝气管组,应用于需要大量氧气的河流。本技术不但设有喷菌装置,而且还设有曝气管组和填料,同时通过喷菌和曝气完成水体生态修复。本技术船头和船尾各设有两个喷头,全方位进行喷菌,使水体生态修复效果更好。曝气管组悬挂下船只下侧,使其离水面不要太远,能够更好的修复水体。【专利说明】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了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 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工业的高度发展,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污染已经相当严重, 由于城市河道水流紊动性小,氧的传递和扩散速率慢,河水的自净过程非常缓慢。城市内河 道大都出现了"脏、臭、黑"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美观。恢复河道自身的 生态系统,发挥其自净作用就成为了人们修复生态系统的目标。现有技术中,出现缺氧或厌 氧河段的技术问题,且净化设备设计不够合理,功能单一,稳定性较差,透气效果较差,不涉 及喷菌,以及只能恢复局部水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包括两条船只,船只之间通过钢架连接,钢架上方 设有电机安装座,电机安装座固定有电机,每条船只上均设有喷菌装置,喷菌装置包括与电 机依次相连的菌种液容器和喷头,与电机相连的喷头设在船头或/和船尾,每条船只下侧 设有两个安装环,两条船只下侧悬挂一个曝气管组,船只和曝气管组通过填料相连。 本技术应用于大型曝气管组,适用于需要大量氧气的河流。本技术不但 设有喷菌装置,而且还设有曝气管组和填料,同时通过喷菌和曝气完成水体生态修复,填 料用来挂膜,即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场所。通过两条船只悬挂。电机安装座安装在钢架上 节约了船舱的空间,以方便行驶者做其他安排。本技术设有的曝气管组悬挂下船只下 侦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曝气管位置比较固定,以至于局限了水体修复的范围的技术问题;同 时,使曝气管组离水面不要太远,能够更好的修复水体。 作为优选,填料包括绳子和连接在绳子上的絮状物。填料上的絮状物能够有效增 加微生物生长附着的表面积。 作为优选,曝气管组包括钢圈、固定在钢圈上的曝气管、与钢圈连接的十字支架、 钢圈上设有的填料连接孔。钢圈用来固定曝气管的形状,从而使曝气管能够高效的产生曝 气。十字支架用来支撑钢圈,增加钢圈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每根填料两端分别连接安装环和填料连接孔。 作为优选,十字支架的端点焊接在钢圈上。十字支架和钢圈通过焊接连接,使十字 支架和钢圈连接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钢圈为圆形,曝气管固定于钢圈的内壁。曝气管固定于钢圈的内壁,此 时钢圈对曝气管的固定效果更好。钢圈为圆形时,曝气管产生曝气的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十字支架的中心位置与钢圈的圆心重合。十字支架的中心位置与钢圈 的圆心重合,此时十字支架对钢圈的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船头设有两个喷头,船尾设在设有两个喷头。船头和船尾各设有两个喷 头,全方位进行喷菌,使水体生态修复效果更好。 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不但设 有喷菌装置,而且还设有曝气管组和填料,同时通过喷菌和曝气完成水体生态修复。本实用 新型船头和船尾各设有两个喷头,全方位进行喷菌,使水体生态修复效果更好。本实用新 型设有的填料,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场所,填料上设有的絮状物能够有效增加微生物生长 附着的表面积。电机安装座安装在钢架上节约了船舱的空间,以方便行驶者做其他安排。 本技术设有的曝气管组悬挂下船只下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曝气管位置比较 固定,以至于局限了水体修复的范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曝气管组产生的曝气在河 底沉积物表层形成了一个以兼性菌为主的环境,并使沉积物表层具备了好氧菌群生长刺激 的潜能,从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提高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增强水 体的自净作用,改善水环境。使整个河道自净过程始终处于好氧状态,达到了有效改善、缓 和水体的污染程度的有益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缺氧或厌氧河段的技术问题。本实 用新型钢圈用来固定曝气管的形状,从而使曝气管能够高效的产生曝气;本技术用十 字支架支撑钢圈,增加钢圈的牢固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图3是曝气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两条船只1,船只1之间通过钢 架2连接,钢架2上方设有电机安装座3,电机安装座3固定有电机4,每条船只1上均设有 喷菌装置,喷菌装置包括与电机4依次相连的菌种液容器71和喷头72,与电机4相连的喷 头72设在船头或/和船尾,每条船只1下侧设有两个安装环11,两条船只1下侧悬挂一个 曝气管组6,船只1和曝气管组6通过填料相连。 曝气管组6包括钢圈61、固定在钢圈61上的曝气管62、与钢圈61连接的十字支 架63、钢圈61上设有的填料连接孔64。钢圈61为圆形,曝气管62固定于钢圈61的内壁。 十字支架63的端点焊接在钢圈61上。十字支架63的中心位置与钢圈61的圆心重合。 填料包括绳子5和连接在绳子5上的絮状物51。每根填料两端分别连接安装环 11和填料连接孔64。 实施例2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两条船只1,船只1之间通过钢 架2连接,钢架2上方设有电机安装座3,电机安装座3固定有电机4,每条船只1上均设有 喷菌装置,喷菌装置包括与电机4依次相连的菌种液容器71和喷头72,与电机4相连的喷 头72设在船头或/和船尾,船头设有两个喷头72,船尾设在设有两个喷头72。每条船只1 下侧设有两个安装环11,两条船只1下侧悬挂一个曝气管组6,船只1和曝气管组6通过填 料相连。 曝气管组6包括钢圈61、固定在钢圈61上的曝气管62、与钢圈61连接的十字支 架63、钢圈61上设有的填料连接孔64。钢圈61为圆形,曝气管62固定于钢圈61的内壁。 十字支架63的端点焊接在钢圈61上。十字支架63的中心位置与钢圈61的圆心重合。 填料包括绳子5和连接在绳子5上的絮状物51。每根填料两端分别连接安装环 11和填料连接孔64。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 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船只(1),船只(1)之间通过 钢架⑵连接,钢架⑵上方设有电机安装座(3),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船只(1),船只(1)之间通过钢架(2)连接,钢架(2)上方设有电机安装座(3),电机安装座(3)固定有电机(4),每条船只(1)上均设有喷菌装置,喷菌装置包括与电机(4)依次相连的菌种液容器(71)和喷头(72),与电机(4)相连的喷头(72)设在船头或/和船尾,每条船只(1)下侧设有两个安装环(11),两条船只(1)下侧悬挂一个曝气管组(6),船只(1)和曝气管组(6)通过填料相连;填料包括绳子(5)和连接在绳子(5)上的絮状物(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尚侃庄旭超叶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