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用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372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用手柄,该手柄主要由手柄杆、开口槽、主体、凸起、通孔组成。主体成圆桶状,顶部为开口结构;手柄杆设置在主体外圆部,位于开口槽与凸起之间,起扳拧作用。开口槽为条状结构设在主体的圆周面上,主要起定位防旋转作用;通孔为方形结构设在主体底部的相应位置;凸起设置在手柄杆右部,主体底部边缘,且与开口槽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改变手柄工作位置将需要的部位进行辅助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多用手柄,该手柄主要由手柄杆、开口槽、主体、凸起、通孔组成。主体成圆桶状,顶部为开口结构;手柄杆设置在主体外圆部,位于开口槽与凸起之间,起扳拧作用。开口槽为条状结构设在主体的圆周面上,主要起定位防旋转作用;通孔为方形结构设在主体底部的相应位置;凸起设置在手柄杆右部,主体底部边缘,且与开口槽对应设置。本技术工作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改变手柄工作位置将需要的部位进行辅助紧固。【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多用手柄
本技术属于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用手柄。
技术介绍
在机电领域中,很多零件之间的连接需要进行紧固牢靠,对于一些不同装置之间的紧固需要不同的手柄配套,传统的手柄对于零件之间的紧固方式单一,在紧固不同零件时需要设置不同手柄。增加了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功能齐全的多用手柄。 —种新型多用手柄,该手柄主要由手柄杆、开口槽、主体、凸起、通孔组成。主体成圆桶状,顶部为开口结构;手柄杆设置在主体外圆部,位于开口槽与凸起之间,起扳拧作用。开口槽为条状结构设在主体的圆周面上,主要起定位防旋转作用;通孔为方形结构设在主体底部的相应位置;凸起设置在主体底部边缘,且与开口槽对应设置。工作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改变手柄工作位置将需要的部位进行辅助紧固。 本技术多用手柄可根据需要更换手柄工作部位,选择手柄不同部位将零件紧固完毕。本技术手柄方便灵活,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多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很多零件之间的连接需要进行紧固牢靠,对于一些不同装置之间的紧固需要不同的手柄配套,传统的手柄对于零件之间的紧固方式单一,在紧固不同零件时需要设置不同手柄。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多用手柄,该手柄主要由手柄杆1、开口槽2、主体3、凸起4、通孔5组成。主体3成圆桶状,顶部为开口结构;手柄杆I设置在主体3外圆部,位于开口槽2与凸起4之间,起扳拧作用。开口槽2为条状结构设在主体3的圆周面上,主要起定位防旋转作用;通孔5为方形结构设在主体3底部的相应位置;凸起4设置在主体3底部边缘,且与开口槽2对应设置。工作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改变手柄工作位置将需要的部位进行辅助紧固。 本技术多用手柄可根据需要更换手柄工作部位,选择手柄不同部位将零件紧固完毕。本技术手柄方便灵活,成本低廉。【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多用手柄,其特征在于:该手柄主要由手柄杆(I)、开口槽(2)、主体(3)、凸起(4)、通孔(5)组成;主体(3)成圆桶状,顶部为开口结构;手柄杆(I)设置在主体(3)夕卜圆部,位于开口槽(2)与凸起(4)之间;开口槽(2)为条状结构设在主体(3)的圆周面上;通孔(5)为方形结构设置在主体(3)底部的相应位置;凸起(4)设置在主体(3)底部边缘,且与开口槽(2)对应设置。【文档编号】B25B23/16GK203993702SQ201420134761【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专利技术者】唐秋菊 申请人:遵义长征电器防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用手柄,其特征在于:该手柄主要由手柄杆(1)、开口槽(2)、主体(3)、凸起(4)、通孔(5)组成;主体(3)成圆桶状,顶部为开口结构;手柄杆(1)设置在主体(3)外圆部,位于开口槽(2)与凸起(4)之间;开口槽(2)为条状结构设在主体(3)的圆周面上;通孔(5)为方形结构设置在主体(3)底部的相应位置;凸起(4)设置在主体(3)底部边缘,且与开口槽(2)对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秋菊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长征电器防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