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国华专利>正文

可换底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276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轮胎,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更换胎底的轮胎。它包括胎体、外表面带花纹的胎底及由嵌发丝构成的加强层,在胎体的承压面上有可以更换的胎底,在胎体与胎底的环形结构区分别有可以相互配合的凹坑与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节约材料等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地说是一种可更换胎底的轮胎。在现有的轮胎中,胎体与胎底通常都连成一体,在胎体内可放置充气内胎,在胎底的外表面为各种可用于增加轮胎与路面摩擦力的花纹。由于胎底与胎体成一体,因此,当胎底表面的花纹磨损后,就只能将整个轮胎丢弃,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换底的轮胎,以避免浪费原材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胎体、外表面带花纹的胎底及其由嵌发丝构成的加强层,在胎体的承压面上有可以更换的胎底,在胎体与胎底的环形结合区分别有可以相互配合的凹坑与凸台;在胎体与胎底的环形结合区的凹坑与凸台内有环状封闭的贯穿孔,孔内有起加强及定位作用的定位绳;在胎体与胎底结合处的外表面有起密封作用的凸缘;在胎体内放置可充气的内胎,并在胎体与内胎之间放置钢圈。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胎底可以更换,因此,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胎底外表面的花纹磨损时,便可更换胎底,既提高了资源利用、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又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其次,胎体与胎底的定位结构采用分别设置在胎体外表面与胎底内表面上的凹坑与凸台相互配合的方法,以及在各自的凸台内设置环状的贯穿孔,再将定位绳穿人该孔内系牢的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换底的轮胎,包括胎体(5),外表面带花纹的胎底及其由嵌发丝构成的加强层(9),其特征是在胎体(5)的承压面上有可以更换的胎底(1),在胎体(5)与胎底(1)的环形结合区分别有可以相互配合的凹坑与凸台(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朱国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