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翘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250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关中的部件。一种开关翘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支撑段和连接在支持段一端的导电臂,所述支持段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持段固接有用于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相连接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持段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以固接方式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进行连接的开关翘板,解决了现有的开关翘板以滑动的方式同翘板开关的驱动件进行连接所导致的容易产生磨损、通断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开关中的部件。一种开关翘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支撑段和连接在支持段一端的导电臂,所述支持段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持段固接有用于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相连接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持段的两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以固接方式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进行连接的开关翘板,解决了现有的开关翘板以滑动的方式同翘板开关的驱动件进行连接所导致的容易产生磨损、通断时间长的问题。【专利说明】 开关翘板
本技术涉及开关中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翘板。
技术介绍
开关是一种在电路中使电流中断或导通的电器元件。开关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驱动开关时的动作方式不同,分为按压开关、旋转开关和翘板开关。按压开关和翘板开关都是通过按压按键使开关处于导通或断开状态的。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0719580、【公开日】为2011年7月20日、名称为“快速动作船形构开关”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翘板开关。翘板开关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翘板、静触点和驱动翘板摆动的驱动结构,翘板包括基板,基板包括支撑段和导电臂,支持段设有支撑面,导电臂上设有动触点,翘板通过支撑面上的凹槽支撑在外壳内的支撑点上,驱动结构的一端同按键相连接、另一端滑道连接在支持段远离支撑面一侧的表面上;使用时按压按键,按键驱动驱动结构摆动,驱动结构摆动时同翘板连接的一端在支撑段位于支撑点的两侧之间的部分上滑动而使得翘板摆动,使得动触点和静触点产生开合动作,也即现有的开关翘板为滑动式开关翘板。 现有的滑动式的开关翘板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驱动部件是以在翘板上滑动的方式来完成对翘板的驱动的,容易产生磨损而导致不能够驱动到位的现象;通断时间长,通断时间长会导致温度升高大,加速触点的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以固接方式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进行连接的开关翘板,解决了现有的开关翘板以滑动的方式同翘板开关的驱动件进行连接所导致的容易产生磨损、通断时间长的问题。 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旨在第一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种能够以不增加材料的方式将现有的滑动式开关翘板改造为固定式翘板开关的开关翘板,起到降低本技术材料耗用量和提高制作时的方便性的作用。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开关翘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支撑段和连接在支持段一端的导电臂,所述支持段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持段固接有用于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相连接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持段的两侧。使用时将驱动机构固接在驱动臂上,当驱动机构产生摆动时带动基板摆动而实现开关的开合。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套接在驱动臂上的方式进行固接。因驱动机构摆动时不会在翘板上滑动,故能够起到降低磨损的作用,驱动机构摆动到位后翘板能够及时摆动而实现同触点的开合,从而使得通断时间缩短。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臂为在所述基板上冲压而成的钣金件,所述基板上设有冲压形成所述驱动臂形成的冲压孔。可以直接在现有的开关翘板上进行冲压而形成本技术机构的开关翘板,结构的改变、部件的增加不会导致材料耗用量的增加。本技术和现有的开关翘板能够方便地共线生产。实现了第二个专利技术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冲压孔远离所述支撑段一端的孔壁为弧形。能够防止基板受力时冲压孔产生开裂现象,强度好。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臂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和第二段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导电臂和支撑段的连接处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点同第一段和支撑段的连接点所确定的直线的远离支撑段的一侧。使用时,第二段同驱动机构连接在一起。能够提高驱动臂的结构驱度,摆动过程中驱动臂不容易变形损坏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臂有两个,两个导电臂连接在支撑段的两端,所述驱动臂有两个,两个驱动臂的自由端叠接在一起。本技术能够适用于多位开关。驱动臂的结构强度好,使用过程更加不容易产生变动。 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驱动臂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段的两端。制作时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段的垂直于所述导电臂和支撑段所确定的直线的方向的两端都设有支撑臂。使用时,通过支撑臂支撑在开关外壳上而实现本技术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时的方便性。 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摆动过程中不会同驱动机构产生磨损;通断时间短,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升小;开关的驱动结构只需要一根弹簧即能方便得同本技术配合而实现驱动,能够降低开关的部件数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正视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基板1、支撑段11、导电臂12、触点连接孔121、支撑臂13、冲压孔14、冲压孔远离支撑段一端的孔壁141、驱动臂2、第一段21、第二段22、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点同第一段和支撑段的连接点所确定的直线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开关翘板,包括基板I。基板I包括支撑段11和连接在支持段右端导电臂12。支撑段11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支撑臂13。两个支撑臂13所确定的直线同导电臂12和支撑段11所确定的直线垂直。支撑段11的下表面为支撑面。支持段11设有驱动臂2。驱动臂2位于支持段11的上侧。驱动臂2为在基板I上冲压而成的钣金件。基板I上设有冲压形成驱动臂形成的冲压孔14。冲压孔远离支撑段一端的孔壁141为弧形。驱动臂2包括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为一体结构。第一段21的上端和第二段22的下端连接在一起。第一段21的下端同导电臂12和支撑段11的连接处连接在一起。导电臂12的自由端设有触点连接孔121。 参见图2,第一段21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连接点同第一段和支撑段的连接点所确定的直线L的远离支撑段11的一侧。 使用时,本技术通过支撑臂13搁置在开关外壳上的支撑点上(即支撑点支撑在支撑臂13的下表面上),驱动机构固定在第二段22的上端上(具体为通过驱动弹簧套设在第二段22上进行连接)。动触点铆接在触点连接孔121中。。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导电臂12有两个。两个导电臂12连接在支撑段11的左右两端。 参见图4,两个导电臂12对称设置在支撑段11的左右两端。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5,驱动臂2有两个,两个驱动臂2的第二段22叠接在一起。 参见图6,两个驱动臂2对称设置在支撑段11的两端。【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翘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支撑段和连接在支持段一端的导电臂,所述支持段设有支撑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段固接有用于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相连接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持段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为在所述基板上冲压而成的钣金件,所述基板上设有冲压形成所述驱动臂形成的冲压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翘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支撑段和连接在支持段一端的导电臂,所述支持段设有支撑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段固接有用于同翘板开关的驱动结构相连接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和支撑面位于所述支持段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