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5735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夏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以含N量计,基施氮肥76~125kg/hm2,以含P2O5量计,基施磷肥90~180kg/hm2,以含K2O量计,基施钾肥80Kg/hm2,翻耕深度15~18cm;(2)以机械条播小麦种,播种深度3~5cm,苗期植株密度为260~280万株/hm2;(3)以含N量计,在拔节期追施氮肥76~125kg/hm2后,及时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小麦-土壤-肥料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合理施肥,寻求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化肥投入量,科学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将夏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以含N量计,基施氮肥76~125kg/hm2,以含P2O5量计,基施磷肥90~180kg/hm2,以含K2O量计,基施钾肥80Kg/hm2,翻耕深度15~18cm;(2)以机械条播小麦种,播种深度3~5cm,苗期植株密度为260~280万株/hm2;(3)以含N量计,在拔节期追施氮肥76~125kg/hm2后,及时灌水。本专利技术将小麦-土壤-肥料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合理施肥,寻求小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化肥投入量,科学防治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冬小 麦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夜潮现象而 得名,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主要集中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三角 洲泛滥地和低阶地。豫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是河南省的小麦主产区,其土壤主要是 潮土,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生产基地,搞好其小麦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 意义。 目前,人们大多都是在肥料非常充裕的条件下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在"高产、优 质"农业生产目标实现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致使小麦肥料施用量逐年增 大,而产量并不相应增加,肥料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并对农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氮肥 来说,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超出作物的吸收能力和土壤消纳、固持能力,不仅未能达到增产效 果,还使得氮素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盈余的氮素绝大部分以硝态氮的形式在土壤剖面中累 积,在灌溉或集中降雨时很容易引起淋洗损失,进入地下水,威胁人类的健康。据统计,河南 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严重,超标率达到了 31. 4%,农业生产上氮肥的过量施用是污染的主要 来源。而对于磷肥来说,由于磷肥的转化率较低,不施磷肥或少量施用不能满足小麦生长的 需求,但过量施用将导致磷素在土壤中的大量累积,土壤中的残留有效磷在降水或灌溉过 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形式进入水体而造成地表和地下 水环境的污染。 而受土壤类型、土壤基础肥力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地区所 适用的肥料投入量及施肥方法差别很大。因而研究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一豫北潮土区如何通 过施肥协调小麦持续高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施肥量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肥料盈余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上,而在保证产量稳定的前提 下兼顾环境安全的施氮、磷量的研究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将小麦-土壤-肥料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合理施肥,寻求小 麦高产与环境友好的化肥投入量,为科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 调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而提供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冬小麦高产栽培 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一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夏玉米秸杆全部粉碎还田,以含N量计,基施氮肥76?125 kg/hm2,以含P205量 计,基施磷肥90?180 kg/hm2,以含K20量计,基施钾肥75~85 Kg/hm2,翻耕深度15~18cm ; (2) 以机械条播小麦种,播种深度3?5cm,苗期植株密度为26(Γ280万株/hm2 ; (3) 以含N量计,在拔节期追施氮肥76?125 kg/hm2后,及时按常规方法灌水;其它田 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对于上述的栽培施肥方法,在步骤(1)中,基施氮肥76. 35~125 kg/hm2,基施磷肥 9(Tl80 kg/hm2,基施钾肥 80 Kg/hm2;在步骤(3)中,追施氮肥 76. 35?125 kg/hm2。 对于上述栽培施肥方法,在步骤(1)中,基施氮肥76. 35 kg/hm2,基施磷肥90 kg/ hm2,基施钾肥80 Kg/hm2 ;在步骤(3)中,追施氮肥76. 35 kg/hm2。 对于上述栽培施肥方法,所述氮肥为二铵或尿素。 对于上述栽培施肥方法,所述钾肥为氯化钾或硫酸钾。 对于上述栽培施肥方法,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中的至少一 种。 对于上述栽培施肥方法,在步骤(2)中,播种前先以分子量为2000?5000的聚天 冬氨酸对小麦种进行拌种,聚天冬氨酸用量2. 25?3. 00 kg/hm2。 聚天冬氨酸对金属离子具有螯合作用,一定分子质量(2000?5000)的聚天冬氨 酸可以富集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供给小麦植株,使其更有效地利用肥料,提高小麦的产量 和品质,并能改善小麦植株的根际环境,进而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对于肥料养分的消纳 量。 对于上述栽培施肥方法,在步骤(2)中,播种前可以用杀菌剂或/和杀虫剂对小麦 种进行拌种,所述杀菌剂为种子重量〇. 03%的粉锈宁或种子重量0. 12%的12. 5wt%烯唑醇, 所述杀虫剂为60wt%吡虫啉悬乳剂、50wt%辛硫磷乳剂或48wt%毒死蜱乳剂的至少一种,1 重量份杀虫剂拌10重量份干种。 本专利技术研究表明,播种前以上述杀菌剂或/和杀虫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拌种能够有 效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病毒病、地下害虫蚜虫等豫北潮土区常见的土传病虫害, 对于健壮幼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保证小麦丰产丰收。 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专利技术以小麦-土壤-肥料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合理施肥兼顾小麦稳定高产与环境 友好安全,能科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 和环境安全提供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途径。 (2)本专利技术栽培施肥方法可健壮幼苗根系,并增加中、下层根系的比例,增强对土 壤深层累积硝态氮的吸收,一方面减少当季氮肥投入量,另一方面减少上茬投入氮肥损失, 对提高深层累积硝态氮的生物有效性,防止土壤硝态氮淋洗对地下水污染具有现实的经济 意义和环境意义。 (3)本专利技术栽培施肥方法增加有针对性的拌种药剂,能够有效防治豫北潮土区常 见的土传病虫害,壮硕幼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加特定的聚天冬氨酸拌种并能富集 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及时有效供给小麦植株利用,使其更有效地利用肥料养分,提高小麦 的产量和品质,并能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对于肥料养分的消纳量。 (4)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施肥用量经济,施肥时机得当,既能及时有效的供给小麦植株 肥料养分,(分期施肥)又能避免分散集中一次施肥所带来的环境风险,最终达到保持较高 的经济产量、提高小麦品质,并能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保障潮土区农田生产力的可持 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施磷量与小麦产量及环境指标的拟合曲线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小麦收获期土壤剖面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情况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施氮量与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拟合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豫北潮土区小麦磷肥投入阈值试验 1.试验条件:试验地位于河南省浚县,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日照 时数2258. 1小时,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夏玉米秸秆全部粉碎还田,以含N量计,基施氮肥76~125 kg/hm2,以含P2O5量计,基施磷肥90~180 kg/hm2,以含K2O量计,基施钾肥75~85 Kg/hm2,翻耕深度15~18cm;(2)以机械条播小麦种,播种深度3~5cm,苗期植株密度为260~280万株/hm2;(3)以含N量计,在拔节期追施氮肥76~125 kg/hm2后,及时灌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战玲寇长林杨占平马政华张香凝沈阿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