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轻型基质核桃容器苗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5244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轻型基质核桃容器苗快繁方法步骤为:种子的采集与预处理、砧木苗床处理及培育、保温越冬、离土嫁接,配制容器育苗基质、装营养钵、降温越暑、苗木施追肥和出圃及运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技术出苗快,从种子采集到出圃只用17个月即培育成可出圃移栽至大田的健壮嫁接苗;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基质,将发酵的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满足核桃树生长过程中氮、磷钾的生长需要,肥力持久,营养充分,长出的核桃树苗品质优。采用可降解营养钵,实现带营养土栽植,在移栽时不损伤根系,直接生长,成活率达98%以上。营养钵基质轻利于山区运输,营养钵可降解没有环境污染。采取设施大棚,高密度、集约化,显著节约育苗用地、效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步骤为:种子的采集与预处理、砧木苗床处理及培育、保温越冬、离土嫁接,配制容器育苗基质、装营养钵、降温越暑、苗木施追肥和出圃及运输。本专利技术的育苗技术出苗快,从种子采集到出圃只用17个月即培育成可出圃移栽至大田的健壮嫁接苗;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育苗基质,将发酵的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满足核桃树生长过程中氮、磷钾的生长需要,肥力持久,营养充分,长出的核桃树苗品质优。采用可降解营养钵,实现带营养土栽植,在移栽时不损伤根系,直接生长,成活率达98%以上。营养钵基质轻利于山区运输,营养钵可降解没有环境污染。采取设施大棚,高密度、集约化,显著节约育苗用地、效益好。【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由于核桃仁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种植核桃树的面积也在不断增 力口,重庆及三峡库区现已发展了种植核桃树200多万亩。这样需求核桃苗量就变大,传统的 核桃建园基本为实生苗建园,导致大部分果园结果晚、产量低、果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核 桃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培育既高质量又低成本的良种核桃砧木及其核桃苗是一个关 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轻型基质核桃容器苗快繁方 法,该方法能在17个月培育出可出圃移栽的健壮嫁接苗,苗木整齐,成活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轻型基质核桃容器苗快繁方 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种子的采集与预处理:在9月中旬采集核桃成熟果实,堆放脱去外皮,然后用 食用盐水清洗,阴干、用多菌灵800倍水溶液进行表面喷洒消毒; (2)、砧木苗床处理与培育:砧木苗床需选择砂型壤土或者是在非砂型壤土中 添加河沙,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高速粉碎机打成粉状洒入土面,然后喷洒800倍百菌 清和晶体敌百虫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深翻土 35-45cm,平整做成厢面苗床,苗床宽度为 120-140cm,然后按照株距15cm,行距20cm将种子埋入苗床中,均匀喷水,需一次性淋透,然 后搭建40-60cm高的小拱棚,覆膜,保持拱棚内温度为25-30°C催芽; (3)、保温越冬:海拔600m以下地区需在11月下旬、海拔600-800m的地区需在11 月上旬,在苗床的小拱棚外搭建第二层薄膜大棚,该薄膜大棚的高度为100-300cm形成二 次保温层,期间应注意浇水和喷施杀菌剂,用于浇水的水温应控制为15_25°C ; (4)、离土嫁接:次年5-7月,选取长势茁壮的砧木,起土后,集中在阴凉处进行切 枝嫁接; (5)、装营养钵,迅速将嫁接后的苗子装入可降解营养钵,填充育苗基质,整齐摆 放在专用育苗圃,按照株距30cm、行距40cm,整齐隔离成行,浇水;所述育苗基质由重量份 数的以下组分组成:牛粪与秸杆发酵物20-25份、泥炭25-30份、珍珠岩20-35份、田园土 25-30份和钙镁磷肥1份,在其上喷洒800倍百菌清,翻堆覆盖备用; (6)、降温越暑:搭建遮阳棚; (7)、装钵后30-45天,观察嫁接成活情况,未嫁接成活的可补接,无法补接的营养 钵需清理出圃,待第一片新叶转绿后,浇水,此次浇的水中含有质量浓度为0. 5%的氮水溶 月巴,以后根据长势再施加肥料和喷洒杀虫剂; (8)、待苗高15cm以上、冠幅30cm以上时,即可出圃,出圃前1-2天喷洒多菌灵800 倍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食用盐水的质量浓度为0. 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管理、施肥和喷洒杀菌剂、杀虫剂。步骤(2)中,每厢 苗床之间留40cm宽的人行便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牛粪与秸杆发酵物,其添加 量为每亩地均匀洒入2000-3000kg牛粪与秸杆发酵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牛粪与秸杆发酵物为:将鲜牛粪、秸杆粉碎物、酵素菌 扩培剂均匀混合后堆制15-25天,酵素菌扩培剂的量为鲜牛粪和秸杆粉碎物总重量的 0. 3% -0. 5%,鲜牛粪与秸杆粉碎物的重量份数比为5:2,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 10%即得 到牛粪与結杆发酵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遮阳效果好:步骤¢)中,采用80%的遮阳网搭建遮 阳棚。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出苗快,从种子采集到出圃只用17个月即培育成可出圃 移栽至大田的健壮嫁接苗; 2、本专利技术采用牛粪与秸杆发酵物、泥炭、珍珠岩、田园土和钙镁磷肥作为培育基 质,将发酵的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满足核桃树生长过程中氮、磷钾的生长需要,肥力持久, 营养充分,长出的核桃树苗品质优,全程无病毒培育,苗木整齐、茁壮,无大小苗,根系发达。 3、无缓苗期,采用可降解营养钵,实现带营养土栽植,在移栽时不损伤根系,直接 生长,成活率达98%以上。 4、轻型环保,营养钵基质轻利于山区运输,营养钵可降解没有环境污染。 5、占地少,采取设施大棚,高密度、集约化,显著节约育苗用地。 6、效益好,高品质苗木满足市场需求,使苗木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种,按如下步骤进行: (1)种子的采集与预处理:9月中旬采集核桃成熟果实,堆放脱去外果皮后用质量 浓度为〇. 3%的食用盐水溶液清洗、阴干,采用多菌灵800倍水稀释液进行表面喷洒消毒。 (2)高密度砧木苗床处理及培育:砧木苗床需选择砂型壤土或在非砂型土壤中添 加河沙,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高速粉粹机打成粉状撒入土面,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牛粪 与秸杆发酵物,所述牛粪与秸杆发酵物为:将鲜牛粪、秸杆粉碎物、酵素菌扩培剂均匀混合 后堆制15-25天,酵素菌扩培剂(BBR菌,重庆市瑞宝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量为 鲜牛粪和秸杆粉碎物总重量的〇. 3% -0. 5%,鲜牛粪与秸杆粉碎物的重量份数比为5:2,然 后烘干至水分含量< 10%即得到牛粪与秸杆发酵物。 有机肥的施入量为每亩地2000_3000kg。喷撒800倍百菌清和800倍晶体敌百虫 混合液,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然后深翻35-45cm,去掉石块,平整做成厢面苗床,苗床宽度 120-140厘米,长度根据地势确定,每厢苗床之间留40厘米宽人行便道,按株距15厘米、行 距20厘米,将种子整齐埋入苗床,覆盖,均匀浇水,一次性淋透。用竹块搭建40-60厘米高 的小拱棚,覆膜,保持温度25-30°C催芽。 (3)保温越冬: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在11月下旬、海拔600-800以上地区在11月 上旬,需在苗床小拱棚外搭建第二层薄膜大棚,小拱棚位于第二层薄膜大棚内,第二层薄膜 大棚的高度为100-300厘米,形成二次保温层。期间观察苗床是否缺水,需要喷水时,可采 取水池蓄水,使得喷水的温度控制在15-25°C,不得使用温差太大的溪水或河水。出苗后,根 据天气、湿度和病害情况,酌情喷施杀菌剂,杀菌剂为800倍百菌清。 (4)配制容器育苗基质的准备:采取牛粪与秸杆发酵物20-25份、泥炭25-30份、 珍珠岩20-35份、田园土 25-30份和钙镁磷肥1份,喷洒800倍百菌清,翻堆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轻型基质核桃容器苗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种子的采集与预处理:在9月中旬采集核桃成熟果实,堆放脱去外皮,然后用食用盐水清洗,阴干、用多菌灵800倍水溶液进行表面喷洒消毒; (2)、砧木苗床处理与培育:砧木苗床需选择砂型壤土或者是在非砂型壤土中添加河沙,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用高速粉碎机打成粉状洒入土面,然后喷洒800倍百菌清和晶体敌百虫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深翻土35‑45cm,平整做成厢面苗床,苗床宽度为120‑140cm,然后按照株距15cm,行距20cm将种子埋入苗床中,均匀喷水,需一次性淋透,然后搭建40‑60cm高的小拱棚,覆膜,保持拱棚内温度为25‑30℃催芽; (3)、保温越冬:海拔600m以下地区需在11月下旬、海拔600‑800m的地区需在11月上旬,在苗床的小拱棚外搭建第二层薄膜大棚,该薄膜大棚的高度为100‑300cm形成二次保温层,期间应注意浇水和喷施杀菌剂,用于浇水的水温应控制为15‑25℃; (4)、离土嫁接:次年5‑7月,选取长势茁壮的砧木,起土后,集中在阴凉处进行切枝嫁接; (5)、装营养钵,迅速将嫁接后的苗子装入可降解营养钵,填充育苗基质,整齐摆放在专用育苗圃,按照株距30cm、行距40cm,整 齐隔离成行,浇水;所述育苗基质由重量份数的以下组分组成:牛粪与秸秆发酵物20‑25份、泥炭25‑30份、珍珠岩20‑35份、田园土25‑30份和钙镁磷肥1份,在其上喷洒800倍百菌清,翻堆覆盖备用; (6)、降温越暑:搭建遮阳棚; (7)、装钵后30‑45天,观察嫁接成活情况,未嫁接成活的可补接,无法补接的营养钵需清理出圃,待第一片新叶转绿后,浇水,此次浇的水中含有质量浓度为0.5%的氮水溶肥,以后根据长势再施加肥料和喷洒杀虫剂; (8)、待苗高15cm以上、冠幅30cm以上时,即可出圃,出圃前1‑2天喷洒多菌灵800倍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名照彭秀张利谭正平李秀珍李彬晏巧彭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植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