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688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1:5~5: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1:5~5: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专利说明】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为有效成分,用于防治农 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
技术介绍
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 题。随着害虫化学防治的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害虫 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农药 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 低毒、环保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氯虫酰胺属苯甲酰胺类杀虫剂,通过与害虫体内鱼尼丁受体结合,打开钙离子 通道,使储存在细胞内的钙离子持续释放到肌浆中,钙离子和肌浆中基质蛋白结合,引起肌 肉持续收缩,虫体中毒症状表现为抽搐、拒食,最终死亡,对水稻田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优异。 多杀霉素,由多杀霉素A和多杀霉素D共同组成,多杀霉素对昆虫存在快速触杀和 摄食毒性,它具有神经毒剂特有的中毒症状,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增 加其自发活性,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显示出烟碱型乙酰胆碱 受体(nChR)被持续激活引起乙酰胆碱(Ach)延长释放反应,多杀霉素同时也作用于γ - 氨基丁酸(GAGB)受体,改变GABA门控氯通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其杀虫活性的提高。 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 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 产生,是农业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配方筛选进行了 深入研究,发现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进行混配在一定的混配比例范围对害虫有明显的增 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害虫产生抗药性问题及实际防治效果较差, 提供一种高效、低毒、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有利于害虫综合治理的杀虫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该杀虫组合物用于农业上杀虫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成分由四氯虫酰胺和 多杀霉素组成的杀虫组合物,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5:1-1 :5,本专利技术提 供的杀虫组合物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的 中的一种,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中还需要使用的农药制剂辅助成分,包括溶剂、乳化剂、 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消泡剂、防冻剂、去离子水、填料等,都是农药制 剂加工中常用的各种助剂,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的试验进行确定。 toon]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 赘述。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 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例如常用的农药使用方法:喷雾法、毒饵法、种子处理法、种子包衣 法、土壤处理法、熏蒸法、熏烟法、涂抹法等。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应用时应注意在害虫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用 药。 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 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 用药成本。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虫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 或克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使用寿命,有利于害虫的综合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 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 描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 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实施例中所述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比。 生物测定实施例1 :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对小菜蛾的联合毒力测定试验。 试验药剂采用95%四氯虫酰胺原药、90%多杀霉素原药。 将田间采集的小菜蛾幼虫放入已准备好的白菜苗中,幼虫化蛹后,将蛹收集到垫 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放入产卵笼让其羽化,然后将整盘的白菜苗放入产卵笼内让小菜 蛾成虫产卵,每盘白菜苗落卵量达500粒左右时,取出白菜苗盘,放在人工气候箱中让卵孵化,饲养至3龄幼虫。 采用夹毒叶片法进行测定: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叶蝶,放入培养皿,保湿。用 毛细管点滴器从低浓度开始,每叶蝶点滴lul药液,待溶剂挥发后和另一片涂有淀粉糊的 叶蝶对合制成夹毒叶蝶,制作完毕放于12孔组织培养板的孔内。每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 不少于12个夹毒叶蝶,并设不含药剂的相应的有机溶剂的处理作为对照。组织培养板每个 孔内接1头试虫,置于正常条件培养。接虫2?4h后,待试虫取食完含药叶蝶后,在培养板 孔内加入清洁饲料继续饲养至调查,淘汰未食完一张完整叶蝶的试虫。每个剂量处理试虫 数80头。处理后48h调查试虫死亡情况,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 (CTC值)。若对照死亡率< 5%,不校正;对照死亡率在5%?20%之间,进行校正;对照死 亡率>20%,试验需重做。根据药剂浓度(mg/L)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机 率值为因变量y,分别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式,采用DPS软件计算单剂及各配比混剂的LC 5(I及 其混剂共毒系数。 表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对小菜蛾的毒力测定结果表。 【权利要求】1.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四氯虫酰 胺和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1 :5?5 :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 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在实际应用时制成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中的一种。3. 根据权利要求1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杀虫组合物适用于防治农业上的害虫,尤其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及果树的鳞翅目类害虫。【文档编号】A01P7/04GK104186479SQ201410392764【公开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的质量份数比为1:5~5:1,四氯虫酰胺和多杀霉素重量总和在杀虫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伟刘鹏冷忠国陈佛祥朱刚王礼文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