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陆洋专利>正文

一种脉动送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46455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动送丝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与主动齿轮通过销连接在一起的送丝轮、与送丝轮配合送丝的压轮、压轮调整机构、导丝管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送丝轮上有可压紧焊丝的小送丝槽和不压焊丝的大送丝槽,大小送丝槽在圆周上交替分布,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与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相适应,多个送丝轮的槽型应一致且符合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的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现了一种一送一停脉动送丝,尤其在高频下脉动送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脉动送丝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与主动齿轮通过销连接在一起的送丝轮、与送丝轮配合送丝的压轮、压轮调整机构、导丝管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送丝轮上有可压紧焊丝的小送丝槽和不压焊丝的大送丝槽,大小送丝槽在圆周上交替分布,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与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相适应,多个送丝轮的槽型应一致且符合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的配合安装。本技术的实现了一种一送一停脉动送丝,尤其在高频下脉动送丝。【专利说明】一种脉动送丝机构
本技术涉及焊接设备,尤其是气体保护焊设备中的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中,脉动送丝对熔滴过渡有工艺上的好处,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目前,一送一停的脉动送丝,主要通过伺服控制和机械结构本身实现。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实现频繁的一送一停脉动送丝,对伺服电机的加减速性能较高,对于需要更高频率的一送一停,对伺服电机的性能要求会较高,甚至很难实现。通过机械结构本身实现一送一停的脉动送丝,通常是采用连杆机构,如专利ZL932406351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专利201110088790X采用曲柄传动,连杆机构惯性力难以平衡,不易做高速运动,对于需要高频率的一送一停的脉动送丝,连杆机构很难实现。 高频的一送一停脉动送丝,对伺服电机的加减速性能要求较高,电机成本也会增力口,从而增加送丝机构成本;而对于由曲柄连杆组成的脉动送丝机构,由于惯性力存在,也很难实现高频脉动送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频脉动送丝对伺服电机要求较高的问题和连杆机构的脉动送丝机构难以实现高频脉动送丝的问题。同时本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一送一停的脉动送丝方式。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包括电机、减速机、固定在减速机输出轴上的输入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通过销连接在一起的送丝轮、与送丝轮配合送丝的压轮、由手柄、弹簧、连杆、压轮架组成的压轮调整机构、导丝管等构成。送丝轮和主动齿轮通过滑动轴承与固定在支撑架上的送丝轮轴滑动配合,送丝轮轴的另一端连接滚花螺钉,送丝轮上开槽,压轮通过轴和压轮架连接,压轮架通过轴连接在支撑架上,连杆通过轴和一个压轮架连接,连杆上连接弹簧和手柄,导丝管固连在支撑架上。其特征在于送丝轮上有可压紧焊丝的小送丝槽和不压焊丝的大送丝槽,大小送丝槽在圆周上交替分布,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与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相适应,多个送丝轮的槽型应一致且符合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的配合安装。 进一步,所述的大小送丝槽在圆周上交替分布可以是大小送丝槽只交替一次,也可以大小送丝槽交替多次。 进一步,所述的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与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相适应是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的比值和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比值大致一致。可以按实际需要更换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比值不同的送丝轮。 进一步,所述的多个送丝轮的槽型应一致是指送丝轮的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比值相同、大小送丝槽的大小分别对应相等和大小送丝槽交替次数也相同。 进一步,所述的多个送丝轮符合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的配合安装是指在送丝轮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安装后的多个送丝轮之间的大小送丝槽位置应分别对应,保证同时压紧和放松焊丝。 进一步,所述的大小送丝槽,槽之间的过渡尽量圆滑,大送丝槽底部的曲线可以是圆弧或光滑的曲线。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高频脉动送丝情况下,对伺服电机要求较高导致成本高的问题和连杆形式的脉动送丝机构难以实现高频脉动送丝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送一停脉动送丝的方式,尤其在高频下脉动送丝。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技术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技术的上下配合轮侧视图。 图4是技术的大小送丝槽单次交替送丝轮示意图。 图5是技术的大小送丝槽多次交替送丝轮示意图。 I输入齿轮 2后送丝轮 3后主动齿轮 4 销 5进导丝管 6 焊丝 7压轮架 8 手柄 9 弹簧 10 压杆 11印刷电机 12后压轮 13前压轮 14出导丝管 15前送丝轮 16前主动齿轮 17 挡片 18滚花螺钉 19支撑架 20大送丝槽 21小送丝槽 22大送丝槽的底部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本技术的脉动送丝机构主要包括电机、传动机构、支撑架、导丝管、送丝轮、压轮、由手柄、弹簧、连杆、压轮架组成的压轮调整机构。印刷电机11固定支撑架19上,输入齿轮I固定在印刷电机11的输出轴上,后主动轮3和前主动轮16与输入齿轮I齿轮啮合,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与后主动轮3和前主动轮16通过销4分别连接在一起,后主动轮3、前主动轮16、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通过滑动轴承与固定在支撑架19上的送丝轮轴滑动配合,滚花螺钉18和挡片17防止送丝轮、输入齿轮I从轴上滑脱,后压轮12和前压轮13通过轴与压轮架7连接,压轮架7通过轴连接在支撑架19上,压杆10与一个压轮架通过轴连接,弹簧9套在压杆10上,手柄8通过螺纹连接在压杆10上,通过手柄8可调整后压轮12和前压轮13的位置,进导丝管5和出导丝管14固连在支撑架19。送丝轮上开有可压紧焊丝的小送丝槽21和不压焊丝的大送丝槽20,大小送丝槽在圆周上为单次交替分布,整个圆周上分布大小槽各一个。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的比值与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的比值相适应,送丝时间长,对应的小送丝槽长,暂停时间短,对应的大送丝槽短。两个送丝轮的槽型一致,都为单次交替分布、大小送丝槽的大小分别对应相等、大小槽的长度比例一致。两个送丝轮按照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的配合安装,两个送丝轮之间的大小送丝槽位置应分别对应,大送丝槽大概在90° -170°之间,小送丝槽大概在-190° -90°之间。大送丝槽22的底面曲线为圆弧型。 本技术在使用时,向上搬动手柄8,使后压轮12和前压轮13脱离与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的配合,把焊丝6通过进导丝管5和出导丝管14放入合适位置,放下手柄8,后压轮12和前压轮13与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的配合在一起,完成装丝。如需要换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拧下滚花螺钉18,依次拿出挡片17、送丝轮,装上合适的送丝轮,放上挡片17,拧紧滚花螺钉18。开启后,进印刷电机11带动输入齿轮I转动,输入齿轮I带动后主动轮3和前主动轮16转动,后主动轮3和前主动轮16转动分别带动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转动,后送丝轮2和前送丝轮15通过摩擦分别带动后压轮12和前压轮13转动,当送丝轮的小送丝槽21与压轮配合时,两轮之间槽空间较小,焊丝6受压而存在摩擦,与送丝轮一起运动;当送丝轮的大送丝槽20与压轮配合时,两轮之间槽空间较大,大于焊丝6截面,焊丝6不受两轮的压力,不随两轮运动,处于暂停状态;由于两送丝轮的槽型应一致和符合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6的配合安装,保证了前送丝轮15与前压轮13小送丝槽配合的时候,后送丝轮2与后压轮12也是小送丝槽配合,前送丝轮15与前压轮13大送丝槽配合的时候,后送丝轮2与后压轮12也是大送丝槽配合,保证了焊丝6的同时送进和停止。在送丝轮一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动送丝机构,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与主动齿轮通过销连接在一起的送丝轮、与送丝轮配合送丝的压轮、压轮调整机构、导丝管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送丝轮上有可压紧焊丝的小送丝槽和不压焊丝的大送丝槽,大小送丝槽在圆周上交替分布,大小送丝槽的圆弧长度与脉动送丝的送丝和停止时间相适应,多个送丝轮的槽型应一致且符合同时加紧与放松焊丝的配合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陆洋张军高吉军孙腾
申请(专利权)人:冯陆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