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3780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12:57
控制部(14)利用来自检测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晃动的传感器(12)的检测信号来临时判断上述被测定者有无体动,在存在判断为有体动的期间周期性地重复的第一期间和判断为有体动的期间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将第一期间的判断为有体动的期间和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修正为无体动的期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睡眠状态管理装置和睡眠状态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介绍
为了维持健康,确保优质并且适度状态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评价睡眠状态,需要了解从就寝时到起床时为止的睡眠时间和睡眠的深浅等睡眠状态。专利文献1~3提出了用于了解这种睡眠状态的装置。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装置:当基于由传感器检测的信号的就寝者的心率超过卧床判断阈值时,判断为就寝者已卧床,在判断为卧床的区间中多个稳定区间(信号电平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区间)的信号电平的离散度小的情况下,将上述判断出的区间的心率的分布判断为不是由生物体导致而是由外部噪声导致。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了利用检测被测定者所躺的地方的振动的振动传感器来判断被测定者的睡眠状态的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421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27383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615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专利文献2、3记载的那样,在使用检测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振动的传感器的情况下,与专利文献1中的直接检测体动的传感器相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电平非常低。因此,当存在放置寝具的地方的振动(例如由于在附近行驶的车辆、地震等而产生的振动)、由于风扇的风等而产生的装置的振动、由于处于寝具上的便携电话的振动等而产生的振动等外部干扰时,难以高精度地进行有无体动的判断。近年来,希望提高睡眠质量的要求增加,希望开发不受上述外部干扰的影响而能高精度地判断睡眠状态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受外部干扰的影响而高精度地判断被测定者有无体动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是根据被测定者的体动来管理上述被测定者的睡眠状态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具备:传感部,其检测上述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晃动;以及体动判断部,其利用来自上述传感部的检测信号判断上述被测定者有无体动,上述体动判断部在存在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无体动的无体动期间或者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有体动的有体动期间周期性地出现的第一期间和上述有体动期间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期间的上述有体动期间和上述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无体动期间而修正判断。本专利技术的睡眠状态管理方法是根据被测定者的体动来管理上述被测定者的睡眠状态的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具备体动判断步骤,利用来自检测上述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晃动的传感部的检测信号来判断上述被测定者有无体动,在上述体动判断步骤中,在存在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无体动的无体动期间或者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有体动的有体动期间周期性地出现的第一期间和上述有体动期间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期间的上述有体动期间和上述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无体动期间而修正判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提供不受外部干扰的影响而能高精度地判断被测定者有无体动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构成的外观图。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内部构成的框图。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工作的流程图。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工作的流程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2的处理内容的图。图6是示出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中得到的累计后的差值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示出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中得到的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是示出对检测到由于便携电话机的震动器而产生的寝具的振动后的信号进行步骤S3处理后的数据的图。图9是示出对检测到由于风扇的风而产生的传感器自身的振动的信号进行步骤S3处理后的数据的图。图10是示出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9中记录于记录介质19的数据的图。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的数据的修正后的数据的图。图12是示出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9中记录于记录介质19的数据的另一例的图。图13是示出图12所示的数据的修正后的数据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构成的外观图。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在箱状的箱体10中设有显示部11、操作部13以及传感器12。在箱体10的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的2个面中的一方)设有显示部11和操作部13。传感器12设于箱体10内。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以置于寝具上的状态使用,使箱体10的底面(与XY平面平行的2个面中的另一方)与被测定者所躺的床和布垫等寝具接触。显示部11用于显示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各种菜单等,例如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等。操作部13是用于进行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电源接通、各种操作的接口,例如包括按钮等。传感器12是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检测X轴方向的加速度、Y轴方向的加速度和Z轴方向的加速度。在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置于寝具上的状态下利用传感器12检测的检测信号与该寝具的晃动(振动)对应。也就是说,传感器12发挥检测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晃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的功能。这样,传感器12检测由于被测定者晃动而产生的寝具的晃动。与被测定者的身体晃动相比,由该晃动而产生的寝具晃动很小。因此,由传感器12检测的检测信号的电平非常低。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内部构成的框图。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除了具备图1所示的显示部11、传感器12和操作部13以外,还具备电池15、电源部16、记录控制部17、通信接口(I/F)18、记录介质19、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且对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整体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14。电池15例如是纽扣电池。电源部16将电池15的电力通过控制部14提供给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各部。记录介质19用于记录控制部14生成的数据,例如包括闪存等。记录控制部17是记录介质19的驱动器,按照控制部14的指示对记录介质19写入数据、从记录介质19读入数据。通信I/F18是用于与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外部的电子设备2(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等便携电话机等)通过无线或者有线进行通信的接口。传感器12的检测信号经数字变换后输入到控制部14。控制部14以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为主体而构成,基于输入的检测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将基于运算处理的结果的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19。操作部13与控制部14连接,与操作部13的操作相应的信号被输入控制部14,控制部14进行与该信号相应的控制。在控制部14中还内置有保存CPU所执行的程序的ROM、作为工作存储器的RAM等。接下来说明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工作。被测定者将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放在寝具上,操作操作部13来进行睡眠状态的记录开始指示。当有该记录开始指示时,控制部14将由传感器12检测出的检测信号(数字值)存储到控制部14内的RAM。此外,在通过操作部13的操作而进行了睡眠状态的记录结束指示的情况下,停止检测信号向RAM的存储。图3和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1的体动判断处理工作的流程图。图3和图4所示的各步骤是控制部14的CPU基于存储于ROM的程序而进行的。另外,检测信号的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睡眠状态管理装置、睡眠状态管理方法和睡眠状态管理程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睡眠状态管理装置,根据被测定者的体动来管理上述被测定者的睡眠状态,其特征在于,具备:传感部,其检测上述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晃动;以及体动判断部,其利用来自上述传感部的检测信号判断上述被测定者有无体动,上述体动判断部在存在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无体动的无体动期间或者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有体动的有体动期间周期性地出现的第一期间和上述有体动期间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期间的上述有体动期间和上述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无体动期间而修正判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26 JP 2012-0696091.一种睡眠状态管理装置,根据被测定者的体动来管理上述被测定者的睡眠状态,其特征在于,具备:传感部,其检测上述被测定者所躺的寝具的晃动;以及体动判断部,其利用来自上述传感部的检测信号判断上述被测定者有无体动,上述体动判断部在存在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无体动的无体动期间或者利用上述检测信号判断为有体动的有体动期间周期性地出现的第一期间和上述有体动期间持续规定时间以上的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将上述第一期间的上述有体动期间和上述第二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无体动期间而修正判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状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峰值差算出部,上述峰值差算出部算出作为从上述传感部输出的检测信号中的相邻的峰值之差的峰值差,上述体动判断部将上述峰值差超过第一阈值的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山宽明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