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用细胞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34392 阅读:113 留言:1更新日期:2014-12-10 11:07
一种科教用细胞模型,它包括模型本体(1),它还包括底座(2)和支杆(3),所述的支杆(3)的一端与模型本体(1)连接,支杆(3)的另一端与底座(2)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底座和支杆,则在教学者携带时,只需要握住支杆或底座即可,而无需再抱着携带,故携带方便;同时放置的时候稳定性较好,且放置时可将细胞结构的面朝向学习者,而在展示时,教学者只需拖着底座或抓着支杆即可举起展示,故更便于教学者的教学演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科教用细胞模型,它包括模型本体(1),它还包括底座(2)和支杆(3),所述的支杆(3)的一端与模型本体(1)连接,支杆(3)的另一端与底座(2)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设置了底座和支杆,则在教学者携带时,只需要握住支杆或底座即可,而无需再抱着携带,故携带方便;同时放置的时候稳定性较好,且放置时可将细胞结构的面朝向学习者,而在展示时,教学者只需拖着底座或抓着支杆即可举起展示,故更便于教学者的教学演示。【专利说明】科教用细胞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科教用细胞模型。
技术介绍
生物体细胞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核位于细胞膜内中央,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充满透明胶状的细胞质基质,细胞质不是均匀的,它包含了许多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细胞器,这些细胞器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和液泡等,其中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 目前,在高中的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有生物细胞方面的知识的教授,学生对细胞结构的认识和掌握大部分只能根据书本上端图片进行,没有立体感,比较抽象,从教学图片中难以使学生快速掌握细胞结构;也有部分是结合细胞模型进行教学的,但现有技术的细胞模型只是一个类似橄榄型的结构,没有基座,教学者只能拿在手上展示,且在桌面上放置时容易不稳,易于掉落,同时为了教学通常需要携带两个细胞模型分别是动物的和植物的,则教学者同时携带的还有教案等,故携带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教学演示,且携带方便的科教用细胞模型。 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科教用细胞模型,它包括模型本体,它还包括底座和支杆,所述的支杆的一端与模型本体连接,支杆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设置了底座和支杆,则在教学者携带时,只需要握住支杆或底座即可,而无需再抱着携带,故携带方便;同时放置的时候稳定性较好,且放置时可将细胞结构的面朝向学习者,而在展示时,教学者只需拖着底座或抓着支杆即可举起展示,故更便于教学者的教学演示。因此本技术具有便于教学演示,且携带方便的特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杆与模型本体转动连接,则放置在桌面上时,可以直接转动模型本体,便于向学习者展示。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的支杆与底座转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支杆与底座设有轴承,则轴承设置后模型本体转动更顺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科教用细胞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模型本体,2、底座,3、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科教用细胞模型,它包括模型本体1,它还包括底座2和支杆3,所述的支杆3的一端与模型本体I连接,模型本体I上设有通孔,支杆3的一端穿过通孔,支杆3上设有对模型本体I限位的凸起及限位环,支杆3的另一端与底座2连接。 所述的支杆3与模型本体I转动连接。 实施例二 所述的支杆3与底座2转动连接。 所述的支杆3与底座2设有轴承。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实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技术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技术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科教用细胞模型,它包括模型本体(I),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座(2)和支杆(3),所述的支杆(3)的一端与模型本体(I)连接,支杆(3)的另一端与底座(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教用细胞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3)与模型本体(I)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教用细胞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3)与底座(2)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科教用细胞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3)与底座(2)设有轴承。【文档编号】G09B23/00GK204010423SQ201420403516【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专利技术者】叶青华 申请人: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科教用细胞模型,它包括模型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底座(2)和支杆(3),所述的支杆(3)的一端与模型本体(1)连接,支杆(3)的另一端与底座(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华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百度蜘蛛] 2014年12月27日 08:10
    科学教育是一种以传授基本科学知识为手段载体,体验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观与价值观,进行科研基础能力训练和科学技术应用的教育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