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7833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1:54
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按工艺前后依次分布有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移载机构,与所述移载机构相配合的检测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移载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后方的分选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载机构运行轨迹极为简单,因此结构简单;取料、检测同步进行,放料、分选同步完成,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按工艺前后依次分布有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移载机构,与所述移载机构相配合的检测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移载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后方的分选机构。本技术移载机构运行轨迹极为简单,因此结构简单;取料、检测同步进行,放料、分选同步完成,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专利说明】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精密零件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涉及的陶瓷管一般用于通讯电缆或光纤的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的作用是把若干段光线的两个端面精密地对接起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目前光纤连接器的种类很多,按连接方式可分为FC,SC,ST, MU, LC等;按套管材料可分为氧化锆陶瓷材料,SUS材料,玻璃材料,塑料材料,金属材料等。随着国内纳米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制备、烧结成型、超硬材料精密加工、材料性能测试等最前沿技术和工艺的突破和成熟,依托中国优良的机械零件加工工业基础,氧化锆陶瓷筒生产基地逐渐转移到中国,中国将生产全世界所需70%以上的光纤连接器及其部件。然而,目前陶瓷筒在批量化生产过程中的几何尺寸、表面缺陷、力学性能等质量参数检测仍完全依靠于人工,因此极大地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稳定性。 专利号为CN10242614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套管双向拉拔力自动检测机,替代人工检测,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精确度,提高了生产检验效率。但 申请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该技术专利公开的自动检测机,可控制主体的移动轨迹过于复杂,造成该主体的结构和控制均较为复杂,且运行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运行高效的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按工艺前后依次分布有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移载机构,与所述移载机构相配合的检测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移载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后方的分选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包括一与所述送料机构相连接的承载导轨,所述承载导轨设置有一水平的槽形导轨,所述槽形导轨上设置有两个垂直于该槽形导轨的卡位,所述卡位分别包括与所述送料机构相配合的送料卡位和与所述检测机构相配合的检测卡位,所述承载导轨上方设置有一与所述槽形导轨相配合且包括两个同步运行的抓手的移动臂,两个所述抓手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送料卡位和所述检测卡位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移动臂沿所述槽形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相互联动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槽形导轨两侧的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联动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槽形导轨的长度方向,且所述联动为两个所述检测模块的插芯处于靠近所述检测卡位以及远离所述检测卡位两种状态的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分选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槽形导轨后方的转盘,以及均匀设置于该转盘圆周上的若干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开口中心和所述检测卡位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抓手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转盘由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装置与所述检测模块相连接并受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模块安装于固设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表面且平行于所述卡位方向的检测导轨上。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移载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红外检测器。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与所述移载机构的连接处位于所述送料卡位处,所述红外检测器的检测头设置于所述送料卡位上。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构为圆桶状的振动送料器,所述振动送料器和出口与所述送料卡位的入口通过料管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臂通过气缸驱动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臂运行行程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顶杆,所述限位顶杆与所述移动臂的接触部设置有缓冲层。 作为优选,所述分选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槽形导轨后方的转盘,以及均匀设置于该转盘圆周上的若干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开口中心和所述检测卡位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抓手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转盘由伺服电机驱动旋转,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装置与所述检测模块相连接并受该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送料机构为圆桶状的振动送料器,所述振动送料器和出口与所述送料卡位的入口通过料管相连接。 本技术运行时,将大量待检陶瓷管倾倒拉振动送料器中,振动送料器通过一定规律的振动将杂乱的待检陶瓷管通过振动送料器内壁的螺旋形通道上升,并形成有序的待检陶瓷管列,并将该待检陶瓷管列送入料管。待检陶瓷管通过料管被送至槽形导轨的送料卡位,同时红外检测器检测到送料卡位有待检陶瓷管,则移动臂移至槽形导轨最前端,移动臂移到行程终端时,被位于前端的限位顶杆抵住,停止移动,此时位于前端的抓手正好位于送料卡位正上方,而位于后端的抓手正好位于检测卡位的正上方。然后两个抓手下降,位于前端的抓手在到达送料卡位后将待检陶瓷管夹住,两个抓手上升,移动臂向槽形导轨的后端移动,当移动臂到达槽形导轨最后端的行程终端时,被位于后端限位顶杆抵住,停止移动,此时位于前端的抓手正好位于检测卡位正上方,而位于后端的抓手正好位于收集桶开口中心的正上方,两个抓手下降,位于前端的抓手将抓住的待检陶瓷管放入检测卡位,两个检测模块相互靠近,插芯插入待检陶瓷管内管,检测出插入力和拔出力,同时两个抓手上升,移动臂向槽形导轨前端移动,位于前端的抓手继续抓取下一个待检陶瓷管,此时位于后端的抓手同时下降,将完成检测的陶瓷管夹住,两个抓手上升,移动臂向槽形导轨的后端移动,当位于前端的待检陶瓷管位于检测卡位时,完成检测的陶瓷管同时被送入收集桶。分选机构中不同的收集桶对应不同的检测范围,通过对转盘的旋转控制,使得不同收集桶转至抓手下方,且当检测模块一取得检测结果后,伺服电机即完成对转盘的控制,当抓手将检测完成的陶瓷管从检测卡位取出并移至收集桶开口的正上方时,收集桶已完成切换,抓手可直接释放陶瓷管。由于在检测过程中,槽形导轨上容纳陶瓷管的两个卡位以及收集桶的开口中心无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均处于同一直线上,因此抓手的升降和移动臂的移动均可设置行程限位,在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在行程中间停顿,均直接从行程的一端运行至另一端,因此本技术运动部件的驱动件的控制精度要求极低,极易实现,且容错率极高,实现成本低,检测过程不易被打断。 本技术的槽形导轨宽度略大于待检陶瓷管的长度,送料卡位和检测卡位的宽度略小于待检陶瓷管的外径,一旦待检陶瓷管靠近送料卡位或检测卡位,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到位,位置精确,且由于槽形导轨固定于工作平台,在槽形导轨和卡位的限位下,陶瓷管在检测过程中不会产生径向移位;在检测过程中,陶瓷管被槽形导轨两侧的侧壁限位,插芯在插、拔过程中不会使陶瓷管产生轴向移位。 专利号为CN102426144的专利公开的自动检测机,待检工件需要在气缸推动下进入工件卡位,然后被工件卡位移动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工件无限位,一旦两端插芯插、拔力差距过大,则工件极易产生位移,造成之后的取件不成功。而整个检测过程,虽然主体也设置了前后两个取件模块,但由于其后的分选为直线分布,造成主体不但需要前后移动,更需要左右移动,无法做到取料和送料同步进行,同时主体复杂的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陶瓷管内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上按工艺前后依次分布有送料机构,设置于所述送料机构后方的移载机构,与所述移载机构相配合的检测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移载机构和所述检测机构后方的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一与所述送料机构相连接的承载导轨,所述承载导轨设置有一水平的槽形导轨(5),所述槽形导轨(5)上设置有两个垂直于该槽形导轨(5)的卡位,所述卡位分别包括与所述送料机构相配合的送料卡位(501)和与所述检测机构相配合的检测卡位(502),所述承载导轨上方设置有一与所述槽形导轨(5)相配合且包括两个同步运行的抓手(7)的移动臂(6),两个所述抓手(7)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送料卡位(501)和所述检测卡位(502)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移动臂(6)沿所述槽形导轨(5)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个相互联动并分别设置于所述槽形导轨(5)两侧的检测模块(10),所述检测模块(10)的联动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槽形导轨(5)的长度方向,且所述联动为两个所述检测模块(10)的插芯(1001)处于靠近所述检测卡位(502)以及远离所述检测卡位(502)两种状态的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比湖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