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686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膜卷收放卷胀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可沿既定方向做往复位移动作的浮动辊以及用于限定浮动辊位移幅度的活塞缸,活塞缸上的活塞杆端部连接于浮动辊辊轴处,且活塞杆的动作方向与浮动辊的待浮动方向同向布置;活塞缸缸体与外部机架彼此固接;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还包括感应部,活塞杆具备感应段,所述感应部的感应区域位于活塞杆上感应段的位移路径且两者间构成行程开关式感应配合关系;所述感应部可沿活塞杆动作方向作往复位移动作。其结构简单而便于使用,实际使用时其对膜卷滑移现像产生了极大改善,明显的提升了收卷质量,膜卷收卷平整度高而不易起皱,工作效果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膜卷收放卷胀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本技术包括可沿既定方向做往复位移动作的浮动辊以及用于限定浮动辊位移幅度的活塞缸,活塞缸上的活塞杆端部连接于浮动辊辊轴处,且活塞杆的动作方向与浮动辊的待浮动方向同向布置;活塞缸缸体与外部机架彼此固接;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还包括感应部,活塞杆具备感应段,所述感应部的感应区域位于活塞杆上感应段的位移路径且两者间构成行程开关式感应配合关系;所述感应部可沿活塞杆动作方向作往复位移动作。其结构简单而便于使用,实际使用时其对膜卷滑移现像产生了极大改善,明显的提升了收卷质量,膜卷收卷平整度高而不易起皱,工作效果极佳。【专利说明】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膜卷收放卷胀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在制成成品后,仍需经过一系列的辊轮展平操作后最终收卷形成膜卷;其辊轮具体工作时,通常包括直接固定于收卷设备的机架上的浮动辊以及一系列的固定辊构成,其中浮动辊可作指定方向的浮动动作。目前构成浮动辊的往复动作的驱动源或者说是制动源,都是通过霍尔开关与气缸的协调作用来实现;其利用气缸的往复动作特性,气缸的活塞端固接于浮动辊上,且其活塞端的动作方向即为浮动辊的待浮动方向,当薄膜行进经由浮动辊处时,薄膜即在浮动辊的压迫作用下被胀紧展平并随之进行收卷机构内;气缸内部固接布置行程开关,以确定活塞杆自身的位移距离,确保浮动辊在浮动至最大行程后能适时的自行返回,随着薄膜膜卷的逐渐增厚,浮动辊则在气缸和行程开关的联合控制下自行根据当前薄膜膜卷状态进行浮动调整,以实现对于薄膜的适时胀紧展平目的。 上述结构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常发现以下问题:目前的气缸制动的浮动辊,由于行程开关是后期装设,因此行程开关在置入气缸缸体内即已经完全固定,这就导致在气缸安装完行程开关后,该气缸相对于浮动辊的可调程度就已经限定,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气缸组件乃至辊轮自身的磨损性,不可避免出现诸如行程开关当前可调范围内的行程已经无法满足浮动辊的工作需要等状况;甚至由于行程开关是后期置入气缸缸体内,由于安装误差等状况而出现如行程开关固定不牢和易走位现象时又无法适时调整,最终不但无法控制当前薄膜的收卷平整度,从而产生膜面起皱现象,更会因行程开关产生工作走位而出现对于浮动辊的调节能力降低,致使浮动辊的胀紧作用降低甚至消失,进而导致整个薄膜相对于辊轮产生滑移现象,最终极大的影响了其实际收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辊轮浮动胀紧装置,本机构是由物理部件和结构而连成的浮动胀紧控制构件,从而为辊轮的浮动胀紧控制构建了完善的硬件平台;其可有效确保辊轮在胀紧薄膜时的自身可调性,改善乃至杜绝膜卷收卷时的薄膜滑移和起皱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可沿既定方向做往复位移动作的浮动辊以及用于限定浮动辊位移幅度的活塞缸,活塞缸上的活塞杆端部连接于浮动辊辊轴处,且活塞杆的动作方向与浮动辊的待浮动方向同向布置;活塞缸缸体与外部机架彼此固接;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还包括感应部,活塞杆具备感应段,所述感应部的感应区域位于活塞杆上感应段的位移路径且两者间构成行程开关式感应配合关系;所述感应部可沿活塞杆动作方向作往复位移动作。 所述活塞缸为气缸,所述感应部位于活塞缸缸体外壁处且其感应方向垂直指向其缸体内腔布置。 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至少覆设于活塞缸缸体一侧壁处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贯穿其板体开设有条状孔槽部,孔槽部的孔长或槽长方向与活塞杆的动作方向同向布置;感应部包括感应端和连接于其感应端上的拨杆,所述滑板与活塞缸缸壁间存在用于容纳感应端的空腔或间隙,拨杆由感应端处穿过孔槽部向外顺延,且与孔槽部间构成可沿孔槽部布置方向往复动作的滑动配合关系。 所述滑板上的位于活塞缸缸壁一侧孔端处布置有滑槽或凸棱,所述滑槽或凸棱的长度方向与孔槽部的布置方向同向布置,所述感应部还包括滑块,滑块与拨杆间固接布置且与滑槽或凸棱间构成往复滑动配合关系,滑块上布置有限定其与滑槽或凸棱发生相对转动的止转部;所述拨杆为螺纹杆,拨杆的最外端处套设有螺母部且两者间构成螺纹配合。 所述滑块上的面朝滑板的一侧面处布置有凹槽部,该凹槽部与滑板上的凸棱间彼此嵌合布置以形成导轨式滑动配合。 所述滑块上的面朝滑板的一侧面处嵌设于滑板上的滑槽内且彼此形成导轨式滑动配合。 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至少覆设于活塞缸缸体一侧壁处的滑杆,滑杆的杆长方向与活塞杆的动作方向同向布置;感应部包括感应端和连接于其感应端上的拨块,所述滑杆与活塞缸缸壁间存在用于容纳感应端的空腔或间隙,拨块上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滑杆与贯穿孔间构成套接配合关系。 所述拨块上贯穿其块体开设有紧钉螺钉孔,该紧钉螺钉孔轴线垂直其上贯穿孔轴线布置,拨块与滑杆间构成紧钉螺钉式滑动配合关系。 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至少覆设于活塞缸缸体一侧壁处的滑杆,滑杆的杆长方向与活塞杆的动作方向同向布置;感应部包括感应端和连接于其感应端上的拨块,所述滑杆与活塞缸缸壁间存在用于容纳感应端的空腔或间隙,拨块外形呈“C”字状且其“C”字状开口部与滑杆间箍设布置,滑杆与贯穿孔间构成套接配合关系,“C”字状拨块上的相对其开口侧所在侧壁的外侧壁处固接感应端;拨块上贯穿其块体开设有紧钉螺钉孔,该紧钉螺钉孔轴线垂直滑杆长度方向布置,拨块与滑杆间构成紧钉螺钉式滑动配合关系。 活塞缸的缸体与外部机架间构成铰接配合;浮动辊于其两端辊轴处均布置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浮动辊辊轴间构成转动配合关系,且过渡板与外部机架间形成铰接配合,过渡板与外部机架间配合形成的铰接点轴线与浮动辊辊轴轴线偏心且平行布置;活塞缸上的活塞杆端部顺延并连接于过渡板上的上述交接点与浮动辊辊轴轴线之间的板体位置处,且该活塞杆端部与过渡板间构成铰接配合关系;活塞缸的缸体与外部机架间铰接部位轴线、活塞杆端部与过渡板间铰接处轴线与浮动辊辊轴轴线间彼此平行。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 I)、通过可往复动作的感应部,从而实现对于活塞缸控制范围也即浮动辊浮动范围的可调性目的;浮动辊具备了动作幅度可调性,也就确保了在长时间的对于薄膜的胀紧工作时,能够随时的根据其对薄膜的胀紧力度而进行适时的现场调控,从而改善乃至杜绝因感应部出现走位或浮动辊动作变形等状况发生时的薄膜滑移和起皱现象的发生;其结构简单而便于使用,实际操作时其对膜卷滑移现像产生了极大改善,明显的提升了收卷质量,膜卷收卷平整度高而不易起皱,工作效果极佳。 本技术中的上述机构仅仅是由物理部件通过线路构造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硬件平台。在使用时,本系统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的软件配合来实现浮动辊可控操作,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与本机构相配合的软件不是本技术的创新部分,也不是本技术的组成部分;本技术的保护仅延及到由物理部件而构成的硬件网络,而不涉及到对软件的改进和保护。 2)、此处以气缸作为活塞缸的具体选用种类,以确保其工作洁净度,以适应薄膜制作时的工作环境需求;考虑到目前感应部均可有效实现对于气缸缸壁的穿透能力,因此此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轮浮动胀紧装置,包括可沿既定方向做往复位移动作的浮动辊(10)以及用于限定浮动辊(10)位移幅度的活塞缸(20),活塞缸(20)上的活塞杆端部连接于浮动辊(10)辊轴处,且活塞杆的动作方向与浮动辊(10)的待浮动方向同向布置;活塞缸缸体与外部机架彼此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浮动胀紧装置还包括感应部,活塞杆具备感应段,所述感应部的感应区域位于活塞杆上感应段的位移路径且两者间构成行程开关式感应配合关系;所述感应部可沿活塞杆动作方向作往复位移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青松吴文武聂利平汪峻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