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反向的胎体帘线层反包结构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341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带活胎面的轮胎,包括安装在多层轮胎胎体的外部圆周表面上可拆卸活胎面组件。而嵌入的轮胎胎体具有包绕胎圈钢丝的帘线层反包端并从胎圈钢丝轴向向内延伸。第一和第二反包端的最外端径向向外位于等于胎圈钢丝直径的约2至3倍的距离处,这样当安装在轮胎轮辋上的轮胎胎体被偏转时反包端的端部由轮胎轮辋的凸缘支承。反包端也由绕各胎圈钢丝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角胶芯件支承。胎体帘线层的帘线层曲线也可遵循固有的帘线层曲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反向的胎体帘线层反包结构的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活胎面的充气轮胎,更具体说涉及一种带有改进的可拆卸活胎面的充气轮胎,由安装在一改进的径向加强的带胎圈的轮胎胎体上的可拆卸活胎面构成,一般用于土方工程车辆。专利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通常用于大型的土方工程车辆上并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承受很高的应力和载荷,例如在采石场,矿山,铸造厂,以及轮胎承受刺穿和磨损条件的其他工地。如美国US 4,351,380所讨论的,某些现有技术的活胎面组件包括一组绕支承结构的周边间隔开的与地面啮合的外胎。在外胎上的重负荷导致产生很大的应力,这些应力有时导致早期轮胎失效。4,351,380号专利涉及一种改进的活胎面组件,它包括一组外胎,绕一负荷支承结构的周边间隔开并固定在一加强带结构上,后者位于外胎的一侧,该侧与外胎啮合地面的一侧相反。通常用于土方工程车辆的大型充气轮胎有时因为它们工作的严酷环境条件所造成的高应力和负荷而失效。与其他失效根源相比,这些大型的现有技术轮胎在三个轮胎部位或者区域最可能失效。第一个有问题的区域是帘线层的反包端有时会通过轮胎的侧壁断裂。第二个有问题的区域是在胎圈区轮胎失效。第三个有问题的区域是在轮胎的胎冠区和/或胎肩区可能失效。在现有技术中,对这些问题的传统解决方案包括增加侧壁的厚度,以提高弯曲刚性,提高胎圈区的刚性和强度,并通过提高侧壁厚度减少负荷下轮胎的变形。为进一步改善轮胎的耐用性,轮胎的帘线层反包部分一般都得到加强。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共同的收让人的US 4,609,023中,在轮胎胎体内设置了侧壁嵌件,以允许在轮胎膨胀时帘线层结构符合其固有形状。随着改进土方工程机械的不断努力,迫切需要一种用于改善土方工程机械轮胎的耐用性的新方法和轮胎设计。本专利技术就是涉及一种改进的充气轮胎和活胎面组件,籍此明显减少了早期轮胎失效的频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提供一种改进的充气轮胎和活胎面组件,被设计成允许分几个部分运输大型轮胎并然后在建筑工地组装,以解决难以运输大型轮胎的问题,这些轮胎有时超过13英寸高并大约有8000到15000磅重。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充气轮胎和活胎面组件,籍此可更为经济地改变轮胎的驱动特性,并可减少通常需要的备用轮胎的存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方工程车辆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如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所限定的,并具有被构成为能实现其中一个或多个下述目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方工程车辆的改进的轮胎和活胎面组件,其中可明显减少早期轮胎失效的频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涉及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活胎面组件,它被设计为允许分几个部分运输大型轮胎,然后在送达地点组装。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活胎面组件,籍此可迅速和经济地改变轮胎的驱动特性。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活胎面组件,籍此可减少在库房储存的轮胎备件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带有独特活胎面的可拆卸活胎面组件,后者被限制径向向外扩张。本专利技术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可拆卸活胎面组件,其中轮胎胎面将保持更为平坦的胎面轮廓,这将改善轮胎寿命和耐用性。本专利技术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可拆卸活胎面组件,其中该活胎面构造成可提供刺穿保护。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其中带束层由一独特的胎体帘线层反包构成,以加强胎圈区的轮胎。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和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在该轮胎的胎体内带有一独特的反包帘线层结构,以减少因下列原因造成的轮胎失效的可能性:a)胎体帘线层的其中一个反包端通过轮胎的侧壁断裂;b)轮胎在胎圈区失效:c)轮胎在其中一个侧壁的上部胎肩区失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改进的带活胎面的轮胎包括一轮胎胎体,具有一组绕胎体外周边形成的环形凸台和凹槽。一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安装在轮胎胎体的外部圆周表面上,以形成带活胎面的轮-->胎。所述活胎面具有一组绕其内周边形成的环形凸台和凹槽。一组零角度钢丝在轮胎胎面的环形凸台内环绕轮胎活胎面的。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包括一在其外表面上的接地胎面部分。轮胎胎体具有一组周向延伸的凸台和凹槽,定向成与活胎面组件的内表面上的周向延伸的互补凸台和凹槽啮合。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一断面图,示出了一改进的轮胎,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的活胎面;图2是一放大的断面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称轮胎的一侧或一半。图2A是一放大的断面图,示出了图2所示轮胎的胎圈区。图3是一示出了其他实施例的断面图,其中胎体帘线层绕胎圈钢丝轴向向内反包;图4是一放大的断面图,示出了图3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对称轮胎的一侧或一半。图4A是一放大的断面图,示出了图4所示轮胎胎体的反包部分。定义“三角胶芯”指未加强的弹性体,绕胎圈芯径向定位。“轮胎断面高度与宽度比”指其断面高度(SH)和其断面宽度(SW)之比,乘以100%,用百分比表示。“轴向的”和“轴向地”指平行于轮胎转动轴线的直线或者方向。“胎圈”指的是轮胎的一部分,包括一环形抗张件,由胶层帘线包绕并成形为与轮辋设计配合,带或者不带其他加强件,例如钢丝圈外包布、胎跟加强层、三角胶芯、护趾胶和胎圈包布。“带束层或缓冲层加强结构”指的是至少两层织造或非织造的平行帘线层,设置在胎面下面,不固着在胎圈上,并且相对于轮胎的中心平面具有范围在17度至33度的左、右两个帘线角度。“斜交轮胎”指的是具有这样一种胎体的轮胎,在该胎体的骨架层中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中心平面从胎圈芯到胎圈芯以约25°-50°的角度斜向地越过轮胎延伸。帘线在交替的层中以相反的角度延伸。“周向的”指的是垂直于轴向方向沿环形胎面的表面的周边延伸的线或方向。-->“胎圈包布”指的是绕胎圈外侧设置的窄条材料,以防止因轮辋相对于轮胎的运动造成的帘线层老化和磨损。“胎跟加强层”指设置在轮胎的胎圈部分内的加强材料。“帘线”指一根加强线股,轮胎中的帘线层由其构成。“中心平面(EP)”指的是这样一个平面,该平面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并穿过其胎面的中心。“钢丝圈外包布”指的是绕胎圈芯和三角胶芯包绕的加强织物。“接地印痕”指的是轮胎胎面在载荷和压力下与一平坦表面的接地面积或接触面积。“内衬层”是指弹性体或者其他材料构成的层或数层,它形成了无内胎轮胎的内侧表面并包含轮胎内的充气气体或者流体。“有效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是指在接地印痕内时接触道路表面的轮胎胎面橡胶被接地印痕内胎面面积(包括槽之类的非接触面积)除所得的比值。“公称轮辋直径”是指轮胎的胎圈钢丝密封之处的轮辋基部的直径。“额定充气压力”是指适当的标准组织为轮胎的服务条件设定的特定载荷下的特定设计充气压力。“额定载荷”是指适当的标准组织为轮胎的服务条件设定的特定设计充气压力下的特定设计充气载荷。“帘线层”是指涂胶平行帘线构成的连续层。“径向的”和“径向地”是指朝向或者离开轮胎的转动轴线径向延伸的方向。“子午线轮胎”是指带束的或者周向约束的充气轮胎,其中从胎圈延伸到胎圈的帘线层相对于轮胎的中心平面是以65°-90°之间的帘线角度铺设的。“断面高度(SH)”是指在轮胎的中心平面从轮胎的公称轮辋直径到外径的径向距离。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一改进的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包括:一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安装在一可膨胀的多层轮胎胎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该轮胎胎体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线层,一对隔开的胎圈钢丝,和一对位于胎圈钢丝之间到所述轮胎胎体的外圆周表面的侧壁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 线层嵌在所述轮胎胎体内且完整地绕轮胎胎体的圆周延伸,并具有包绕胎圈钢丝且从所述胎圈钢丝轴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反包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包括:一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安装在一可膨胀的多层轮胎胎体的外圆周表面上;该轮胎胎体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线层,一对隔开的胎圈钢丝,和一对位于胎圈钢丝之间到所述轮胎胎体的外圆周表面的侧壁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线层嵌在所述轮胎胎体内且完整地绕轮胎胎体的圆周延伸,并具有包绕胎圈钢丝且从所述胎圈钢丝轴向向内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反包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还包括所述第一和第二反包端的最外端径向向外位于等于胎圈钢丝直径的约2至3倍的距离处,该距离是从一中心线和一直线的交点到另一直线测得的,其中所述中心线穿过胎圈钢丝的中心延伸,所述直线与胎体帘线层的最为径向向内的表面相切,此处胎体帘线层反包部分环绕胎圈钢丝,而所述另一直线则与所述中心线垂直并与帘线层的反包端的外端相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还包括绕各胎圈钢丝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三角胶芯件,三角胶芯件的第一个邻接各胎圈钢丝并从所述胎圈钢丝径向向外地设置,三角胶芯件的第二个邻接所述三角胶芯件的第一个并从其径向向外地设置,并在从轮胎胎体的圆周到胎圈钢丝延伸的第一胎体帘线层的一部分和胎体帘线层的第一和第二反包端的一部分之间,三角胶芯件的第三个靠着第一和第二反包端的轴向向外的侧面设置,并且三角胶芯件的第四个靠着第一胎体帘线层的第一和第二反包端的轴向向内的侧面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其中第一三角胶芯件由第一弹性体构成,所述第一弹性体比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三角胶芯件的第二弹性体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其中第一三角胶芯件由第一弹性体构成,所述第一弹性体比构成第二,第三和第四三角胶芯件的第二弹性体硬至少20%到约5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还包括一互锁结构,用以将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固定在轮胎胎体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其中互锁结构包括在-->可拆卸的活胎面组件的内表面上的互锁胎面结构,用以与可膨胀载荷支承结构的外部圆周表面上的互补的互锁支承结构啮合。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活胎面的充气轮胎,其中:互锁胎面结构包括一组周向延伸的凸台和凹槽;并且互锁支承结构包括一组周向延伸的凸台和凹槽,定向成与活胎面组件内表面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E雷曼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