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333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本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反应池;任一个反应池的上部均设有溢水堰,溢水堰下侧的反应池体中设有微电解反应区,所述微电解反应区内满布有铁碳填料,微电解反应区的下侧设有承托隔板,隔板上均布有穿透板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固设有滤头;所述反应池在隔板的下侧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管身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反应池还在池底部设有通向相邻反应池中溢水堰的输水管;此多个反应池中的溢水堰的高度自本装置的进水端一侧至出水端一侧逐渐降低。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地解决填料板结和废水短流的问题,从而使微电解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本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反应池;任一个反应池的上部均设有溢水堰,溢水堰下侧的反应池体中设有微电解反应区,所述微电解反应区内满布有铁碳填料,微电解反应区的下侧设有承托隔板,隔板上均布有穿透板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固设有滤头;所述反应池在隔板的下侧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管身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反应池还在池底部设有通向相邻反应池中溢水堰的输水管;此多个反应池中的溢水堰的高度自本装置的进水端一侧至出水端一侧逐渐降低。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地解决填料板结和废水短流的问题,从而使微电解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专利说明】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是将传统的吸附过程与电化学过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微电解技术是利用铁-碳粒料作为微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形成的微电解过程来处理废水的一种电化学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废水经微电解反应后产生了大量的新生态和Fe2+,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某些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废水中某些不饱和发色基团的双键断裂,使发色基团破坏而去除色度;同时也使某些难生化降解的物质转变成易生化处理的物质,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电极反应产生的新生态Fe2+是一种吸附、包容和络合能力相当强的混凝剂,能够有效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适当的PH和O2存在下,会形成Fe (OH) 2和Fe (OH) 3絮凝沉淀。另外,在微原电池周围电场作用下,废水中以胶体状态存在的污染物质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电泳沉积过程。因此,铁屑微电解预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可起到吸附絮凝、氧化还原及络合等多种作用,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色度、SS及C0D。 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作为高浓度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广泛运用于染料、电镀、石油化工、制药、农药等行业废水的处理中。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微电解污水处理技术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I)、微电解处理装置处理一段时间后,表面沉积物易使填料(即铁屑)结块、钝化,致使微电解装置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2)、微电解处理装置中容易出现废水短流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有效地解决填料板结和废水短流的问题,从而使微电解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本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反应池;任一个反应池的上部均设有溢水堰,溢水堰下侧的反应池体中设有微电解反应区,所述微电解反应区内满布有铁碳填料,微电解反应区的下侧设有承托隔板,隔板上均布有穿透板体的通孔,所述通孔处固设有滤头;所述反应池在隔板的下侧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管身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反应池还在池底部设有通向相邻反应池中溢水堰的输水管;此多个反应池中的溢水堰的高度自本装置的进水端一侧至出水端一侧逐渐降低。 所述反应池和隔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装置中最后一级反应池的出水端与pH调节池相连通。 本装置中多个反应池的沿水流方向的池体总长度即为水力流程长度,单个反应池自微电解反应区的顶部至反应池池底之间的高度为单个池体的处理区域高度,所述水力流程长度与单个池体的处理区域高度之间的比值为3:1~4:1。 单个反应池中,微电解反应区中铁碳填料的总质量与此反应池中所处理的废水的质量之比为1:4。 所述隔板呈弯折状,弯折状的隔板上设有交错排列的波峰和波谷,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波峰的下侧,所述滤头设置在自波峰一侧倾斜向波谷一侧的坡面上,且滤头的头部斜向波谷的上方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装置在反应池的上部均设有溢水堰,并在反应池中微电解反应区的下侧铺设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工作时将空气压缩机与曝气管相连,不断进行曝气,气体通过隔板上的滤头进入微电解反应区,从而以曝气方式实现对微电解反应区中的铁碳填料进行搅拌,使得所述铁碳填料始终处于流动状态,本专利技术中的溢水堰和曝气管互相配合,避免了填料的板结和废水的短流问题。 2)、由于曝气管的曝气,本装置还大大地提高了池体中废水的溶解氧含量,从而可以促使微电解反应持续且稳定的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3)、相邻反应池之间,处于上游的反应池的池底部设有通向下游反应池中溢水堰的输水管,且多个反应池中的溢水堰的高度自本装置的进水端一侧至出水端一侧逐渐降低。这种结构方式,不但增加了进入本装置中的废水的总流程,延长了废水的微电解反应时间,提高了处理效果,而且废水的全流程均为在水体重力的作用自行下流,能耗较低,进一步体现了绿色环保的技术方案。 4)、本装置中的反应池和隔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易于现场浇筑,且耐腐蚀性能好,保证了本装置的长久稳定的运行。 5)、本装置中的结构设计为水力流程长度与单个池体的处理区域高度之间的比值为3:1~4:1,且单个反应池中,微电解反应区中铁碳填料的总质量与此反应池中所处理的废水的质量之比为1: 4。这种结构形式进一步增加了铁碳填料和废水的接触面积,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 6)、本装置中的隔板为弯折状,曝气管设置在波峰的下侧,所述滤头设置在自波峰一侧倾斜向波谷一侧的坡面上,且滤头的头部斜向波谷的上方区域。这种设计结构的好处在于:由于滤头的头部斜向波谷的上方区域,当滤头曝气时,波谷上方的铁碳填料将在气体的冲击和带动下向上方流动,而波峰处的铁碳填料将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至波谷处,从而形成一个稳定而持续的流动循环,不但避免了填料的板结和废水的短流问题,而且进一步增大了废水和填料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7)、本装置反应效率高,耗时短;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且色度、COD去除率高,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滤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4、5均为隔板和滤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 10—反应池 11一溢水堰 12—微电解反应区 13—输水管 121—隔板 122—通孔 123—滤头 20 — pH调节池 30—曝气管 A—波谷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具体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只是描述了处理制药化工废水的一部分实施例,没有包含所有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类型的化工废水也可以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处理,也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除与标记相连的箭头外,附图中的实线箭头指示为水流方向,虚线箭头为气流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本装置包括三个(即三级)依次串联的反应池10 ;每一个反应池10的上部均设有溢水堰11,溢水堰11下侧的反应池体中设有微电解反应区12,所述微电解反应区12内满布有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废水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反应池(10);任一个反应池(10)的上部均设有溢水堰(11),溢水堰(11)下侧的反应池体中设有微电解反应区(12),所述微电解反应区(12)内满布有铁碳填料,微电解反应区(12)的下侧设有承托隔板(121),隔板(121)上均布有穿透板体的通孔(122),所述通孔(122)处固设有滤头(123);所述反应池(10)在隔板(121)的下侧设有曝气管(30),所述曝气管(30)的管身上设有曝气孔;所述反应池(10)还在池底部设有通向相邻反应池(10)中溢水堰(11)的输水管(13);此多个反应池(10)中的溢水堰(11)的高度自本装置的进水端一侧至出水端一侧逐渐降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厚强陈秀娟朱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