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汞气敏响应的硫掺杂聚苯胺和二氧化钛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聚苯胺在二氧化钛纳米线上的原位聚合和水热硫化步骤。既具有聚苯胺良好的导电性,又具有二氧化钛半导体传感效应,科学合理,应用价值高等优点。【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膜材料
,是一种具有汞气敏响应的硫掺杂聚苯胺和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线气敏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聚苯胺(PANI)在导电高分子中是导电率较高的一种,同时聚苯胺具有易于合成、原料价廉、耐高温及电导率的环境可调、可氧化还原等特性,一直是导电高分子家族中研究的热点。目前合成方法主要有:水溶液化学氧化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然而单独的聚苯胺没有对汞蒸气的传感响应。二氧化钛(T12)纳米线具有一些其它金属氧化物难以比拟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制氢、气敏传感材料、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尤其近年来在气敏方向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现今研究的热点多是对无机或者有机气体的传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汞气敏响应的硫掺杂聚苯胺和二氧化钛纳米线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将苯胺、过硫酸铵、盐酸、钛箔、氢氧化钠和硫脲,按苯胺与过硫酸铵的摩尔比3.5:1,盐酸浓度为1mol/L,用于调节反应过程的pH值;钛箔的纯度为99.6%,尺寸为长2cm*宽1cm*厚度0.1cm,氢氧化钠的浓度为1mol/L,硫脲的浓度为0.13mol/L或0.195mol/L制成二氧化钛纳米线;2)聚苯胺在二氧化钛纳米线上的原位聚合首先将钛箔打磨抛光,置于由氢氟酸、硝酸和水,按体积比2:5:5配制的刻蚀液中,经过20s的刻蚀,然后,在纯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三次,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墨杰,刘晓萌,王冬,周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