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巽专利>正文

一种局部意外破裂后仍能继续使用的多气室车轮内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148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局部意外破裂后仍能继续使用的多气室车轮内胎,是对现有内胎一旦破裂后就使之完全失去功能,不能暂时继续使用的不足而进行的一种结构改进,目的是妥善地解决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内胎意外破裂而造成中途抛锚难以现场修补的难堪局面。它的实际意义主要在于汽车车轮的内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局部意外破裂后仍能继续使用的多气室车轮内胎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汽车车轮内胎技术。世界上使用汽车的历史已过百年了,现今全球拥有汽车的数量相当庞大,发达国家已接近人均一辆小汽车的地步,然而,汽车的轮胎,特别是内胎的技术,除了在采用的材料上有所进步外,其基本的结构几乎尚未明显的变革。汽车内胎最大的不足是:一旦意外破裂(被外界尖物意外扎破或老化自行破裂),行驶中的汽车只得停下待修,若在荒山野外之地,就近无维修单位,所带来的不便程度就更可想而知了。然而,一辆汽车的使用期中,发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内胎意外破裂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发生概率较高的汽车车轮内胎意外破裂事故出现后,汽车驾驶员能感觉到,但仍然能够照常保持汽车准正常地运行,即:非全速的慢速行驶相当的路程(几十公里),这样,至少还能够将汽车开到最近的维修地点,完全避免了汽车中途抛锚时的难堪局面。显然,这是汽车的拥有者所希望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至少有二个独立的气室及各自的气门嘴,其独立气室是沿车轮圆周方向分隔的,或是沿车轮轴向分隔的,或是既沿圆周方向分隔又沿车轮轴向分隔的。所述内胎上的的气门嘴也可以并联接在一根总充气管上。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汽车车轮内胎发生意外破裂时,往往一个气室破裂的概率最高,这时,汽车还是能够低速行驶相当的路程,将它自行送到汽车维修地点修补内胎。二个气室同时破裂的概率极低,不难想象,当内胎中被分隔的独立气室足够多时,即便发生这个极低概率的情况,也是不会影响汽车继续低速运行的。图示意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由既有圆周向分隔又有圆轴向分隔成的独立气室构成的实施例。1:独立气室;2:气门嘴;3:圆周向分隔壁;4:圆轴向分隔壁。如图所示的内胎结构,一旦某个气室〖1〗意外破裂导致漏气,而其它各个气室〖1〗由于没有损坏,仍能够强行维持住整个内胎的最基本的工作状态,至少能让汽车将自己运往维修地点,不必在内胎损坏地点停车待援。本专利技术充气时可分别对着每个气室〖1〗的气门嘴〖2〗均压充气,也可以增设一根总充气管并通过它对所有并联的气门嘴〖2〗均压充气。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结构上是由多个气室〖1〗构成的,至少在材料上要比现有技术产品有所增加,因此,它的实施(制造)成本显然会高于现有的无分隔壁的车轮内胎。然而,现有汽车上使用的每个现有技术的内胎,在它报废停止使用时,几乎都有它意外破裂而被修补的记录。如果将现有内胎的价格加上修补内胎及其涉及的所有花费,很可能会超过本专利技术的市场价格。更值得一提的是,现有技术产品一旦在行驶中意外破裂,给车主带来的不方便程度,通常情况下会远大于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局部意外破裂后仍能继续使用的多气室车轮内胎,在结构上它至少有二个独立的气室〖1〗及其各自的气门嘴〖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局部意外破裂后仍能继续使用的多气室车轮内胎,在结构上它至少有二个独立的气室〖1〗及其各自的气门嘴〖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意外破裂后仍能继续使用的多气室车轮内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立气室〖1〗,是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巽
申请(专利权)人:周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